《欧华文艺》第193期

文摘   2024-11-02 01:00   法国  




为海外游子创业抒情
为欧中文化交流讴歌








散文

















唐金华:旅法作家,资深媒体人。

















福州的茉莉花




唐金华(法国)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海外华文作家福建采风。从法国来到福州,第一项活动就是夜访福州最著名的三坊七巷。

我们走进位于福建福州市中心的鼓楼区,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城中心历史文化街区。辗转于古老的牌楼小巷、观赏保留完好的深宅大院,瞻仰名人故里、聆听古圣先贤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往事……一时令我恍如隔世。感叹福州真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啊。
当身穿黄马褂的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从我们身边从容躲闪而过,小贩的叫卖声越来越清晰时,我的思绪才回到眼前热闹的街市。时装店、画廊、书店、当地的特色小吃以及琳琅满目的纪念品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对于古稀之年的我,还是更乐于走马观花陶醉在这古巷新市的福州风情之中。

阵阵飘来的茉莉花香把我们几个人吸引到茉莉花的摊位旁。这是我第一次在茉莉花的故乡闻到刚刚采摘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它源自古罗马,两千年前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我国,首先在福州落地生根开花,经过福州人民两千多年的精心培育和传播,现已成为我国多省市种植的经济植物。

宋代福建籍诗人江奎曾为茉莉花留下过著名诗句: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做人间第一香。

如今人们通常把茉莉花视为友谊、爱情、纯洁和高雅的象征,也用它来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祝福。它的花语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幸福的生活。茉莉与莫离是谐音,因此,在福州人们送茉莉花给正在吵架闹别扭的小夫妻,有劝他们莫离的寓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异花同功,送人茉莉花祈福家和万事兴!
我回到酒店,夜不能寐,回味着茉莉花的芳香,情不自禁地写出赞美它的诗句。

福州的市花——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芳名满天下。

悠远两千载,

源自古罗马。

一带海上丝绸路,

福州人民培育它。

花开万里传友谊,

香飘寻常百姓家。

好一朵纯洁的茉莉花,

高洁贞无暇。

人间第一香,

花语传佳话。

千里姻缘花为媒,

春意盎然美如画。

送君茉莉劝莫离

青丝暮雪惜白发。

千朵万朵茉莉花,

福州茉莉香天下。

请到榕城游福地,

与君喜度嘉年华。

说到茉莉花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儿时哼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也听到过以它的曲调演出的器乐合奏、独奏;独唱、合唱和各种版本的舞蹈。《茉莉花》早已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也因此,许许多多国人都以为茉莉花产自江苏,不得不说这是福州的一大遗憾!

记得多年前走出国门,我第一次在巴黎歌剧院看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当音乐中响起《茉莉花》的旋律时,身在异国他乡的我心头一暖,乡音乡情油然而生。

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这部著名歌剧一直是世界各大歌剧院最常上演的剧目之一,历经百年不衰。剧情可以说是由西方人讲述的中国传奇故事,本身并无太多可考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但它的音乐价值和在歌剧领域的地位却是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剧中采用了东方色彩的韵律。普契尼巧妙地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融入剧中作为这部歌剧重要的音乐主题,给西方听众带来许多对中国的遐想。

还想起2005528日由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闪亮登场的情景。我当时作为摄像师拍摄了彩排和演出。

伴随着剧中女主角图兰朵公主出场,音乐中响起童声合唱《茉莉花》的旋律,让观众耳目一新。当剧情进入高潮时,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响起成为主题音乐,感人至深震撼全场。

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版的歌剧《图兰朵》为剧中人扮上了中国古代华美的服饰、精美的饰品;舞台布景展示出壮观宏大的中国殿堂。那一晚法兰西体育场熠熠生辉,充分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艺术融合。在法国观众中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普契尼的这部最后的杰作让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又一次在西方世界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

古罗马的茉莉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福州落地生根开花;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通过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西方广为传唱。茉莉花已经是一朵美丽的、地球村的茉莉花;中国民歌《茉莉花》也成为地球村村民耳熟能详的旋律。它们给人类带来视觉上的纯洁美丽、嗅觉的上的清心芳香、听觉上的愉悦美妙。茉莉花永远象征着友谊、爱情、美好、善良……

朋友们!当你闻到茉莉花的芳香时,当你哼唱民歌《茉莉花》时,当你看歌剧《图兰朵》演出时,请别忘记:中国的茉莉花是福州人民培育了两千年的花朵。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艺展




















章毅:法籍华人画家。1967年出生中国浙江青田。自幼酷爱书画、篆刻、摄影。1983年旅居法国巴黎,在经商的同时,经常出入在博物馆及画廊,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潜心研究油画色彩,融入中西方绘画,形成独特的油画艺术语言,成就编入法国华人寻踪300年,法国大皇宫独立沙龙会员,法国泰勒基金会会员,颁获法国全球公益联盟银质勋章,法国巴黎大皇宫独立沙龙会员,并举办和参加过国内外个展及联展,其作品多次获邀参加巴黎大皇宫独立沙龙展、巴黎秋季沙龙展。2018年,法国著名艺术出版社SOMOGY出版个人画集,法国、瑞士、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家书店均有出售,深受莉迪亚哈兰布尔(LYDIA HARAMBOURAG)和热拉尔絮利盖拉(GERARD XURIGUERA)等法国艺术史学家,艺术评论家的赞赏,画作被多国收藏者青睐和收藏、拍卖,被誉称为21世纪画坛上有作为的艺术家。

















元点|首届大画幅摄影艺术展

章毅(法国)


2024北京国际摄影周“元点”——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首届大画幅摄影艺术展于10月19日隆重开幕。旅法华人画家章毅参展作品“玻璃干板系列”引人瞩目。



玻璃干板系列


作品阐述:

本次展示的均为玻璃干版作品,玻璃干版是基于湿法火棉胶工艺的复杂性来尝试的新的解决方案,核心是希望减少曝光时间,同时受益于具有永久灵敏度的负板,这样导致了明胶―― 溴化银工艺的发明。英国医生理查德·利奇·马多克斯 (Richard Leach Maddox) 1871 年在玻璃板上涂上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液,将其干燥,然而它还不够敏感。1878 年,查尔斯·哈珀·贝内特 (Charles Harper Bennett) 建议先将乳液加热,再将其涂在玻璃上,这次观察到灵敏度有所提高,允许以 1/25 秒的速度拍摄照片,从而为快照铺平了道路。


◎玻璃干板系列 2010―2017年 玻璃干版  9×12cm







诗歌




















芷泠又名止聆。诗人,作家,哲学博士。2000年参加诗刊社第16届青春诗会。曾出版诗集《芷泠诗选》。诗歌、散文诗等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散文诗》等刊物,并入选多种年度最佳诗歌选本。现正从事长篇童话写作。
















回家


芷泠(法国 )



从今 我要把大海抛弃

因为我知道 我的广阔更为广阔


把影子留在鸟群的飞行中

因为从生到死没有距离


把痛苦还给巨山

既然身体是我想象出来的一个感叹号


把梦幻打上一个结

像一个知情的孩子快乐地游戏



玉兰从不离家

一直住在泛白的香气之中


月亮停留在它永久的故乡

光明或昏暗不是它忧愁的事


茉莉正在尽情地枯萎

它大笑着林妹妹的泪水


黑暗来袭 婴儿也会出生

云朵变白变亮 老人照常死去


你以为家远得仰望不到了

其实是你从来不低下你的目光



门的一生穿墙而过

它的家 是打开呢 还是关闭?


是那呯的一声响动?

或开锁的那一个瞬间!


是它体内渐渐流动的腐朽?

或它与门框之间的摩擦!


是它凝视过的千万张脸?

或各种手推动过它的力量


门的家 在它静悄悄的站立中

在它不动声色的迎接或告别


四 


有一个家 是用不着回去的

就像有一条路 把眼睛睁开就能形成


有一座城 不需要住人

时光是它的臣民 也是上帝


有一种思想 注定要被自己打败

死了方能复生


有一群神明 拜的是凡人

求他们烦恼中的那一点光明



大家都回的家 是用皱纹写字的母亲

和在尘土中摇滚的婴儿


是被一张张旧钞票折叠过的辛劳

和挤牙膏一般的春节火车


很少人回去的 是狂奔中的一个空隙

是行走时的静止不动


是喊叫中的一声宁静

是哭泣里面的笑声


是忏悔中的颤抖

是被童年游戏过的心



家 不是异域到故乡的那一条路

而是行走时对每个步伐的聆听


也不是婴孩的出生

而是他一直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不是灯的光明

而是它照见的每一个瞬间和它熄灭的每一寸黑暗


不是水注入大海的片刻

而是它在河床上缓缓的流动



一个完整的家

是玫瑰 和被它刺中的疼痛


是它芬芳的渐渐化零

是它色彩的逐步淡去


从它的含苞欲放

到它被落地时的缄默


一个家 只包含玫瑰这两个字

或者无字 因为人们的命名与它无关


八 


我的家不是祖国

我不要新愁和旧恨


也不是爱情

我不想狂喜或痛哭


也不在水乡

唐诗宋词只是酒前醉后的梦话


也不在老庄

他们不过是我家乡的一道矮墙


不在有灵魂的天堂

哪怕有光阴的眷顾与微笑


不在行者的静坐中

或拈花佛陀的影子之下


不在任何圣贤的光明与巨大

不在他们的召唤与斥责


不在他们低头看我时的慈悲

不在他们眼神的永恒不变


我的家在我自己

从肉体到内心的那一段距离


甚至也不在那里

只在我走走停停的态度中


回家是我聆听的力量

当所有的赞美和咒骂变得有如天籁


回家在于我渺小而真实的盛开

我在耀眼和明亮中保留自己的光芒















简讯



【沉痛悼念中法电影交流植树人纪可梅女士】


中国电影人熟悉的纪可梅老师 Marie-Claire Kuo-Quiquemelle,于2024年10月28日晚10点15分在巴黎医院安详逝世,享年87岁。

1980年纪可梅与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导演特伟(右)和中国第一位动画片女导演、《大闹天宫》执导之一唐澄(左)合影


汉学家纪可梅老师 Marie-Claire Quiquemelle-Kuo德高望重,她的一生为介绍中国电影给法国的观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早年学习历史和汉学,1970年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从此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她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中国电影展。她是中国动画电影专家,以毕生精力,全力推动其在法国的传播。她热情帮助过来法国进行电影文化交流的许多中国电影导演,并招待他们在她家阁楼居住。

纪可梅与巴黎中国电影节创办主席高醇芳、中国电影专家路易莎(左)、法国记者布尔歇在2012年第7届巴黎中国电影节闭幕式后合影


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办了“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CDCCParis”,保存和抢救了许多珍贵的华语老电影胶片,包括孤本《假凤虚凰》和珍本《铁扇公主》。
自2004年以来,纪可梅老师为我们“巴黎中国电影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负责了动画片单元,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动画片和经典影片,并精心撰写了介绍文章,提供剧照。电影节也放映了她亲自拍摄制作的纪录片,一部有关执导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特伟先生的非常珍贵的纪录片。她也帮忙参加了影片的字幕翻译,并且是电影节中法电影高峰论坛的主讲嘉宾。
2021年6月26日,中国动漫博物馆隆重推出“致敬经典中国动画——纪可梅动画文献资料展”作为开馆大展。

2005年,纪可梅老师(左二)在北京应邀参加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


纪可梅老师为中国动画片、为中国电影走进法国,介绍给广大的法国观众,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几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默默耕耘,慷慨地奉献了她的青春,奉献了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纪可梅老师还致力于挖掘和保护中国贵州苗族传统文化,拍摄记录片,收集非遗艺术珍品,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等处举办展览,让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法国绽放异彩。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和先生郭钧亮老师一起,年年汇款资助贵州大山里的小学,前些年还亲自翻山越岭到那里看望师生们。
我非常敬佩纪可梅老师,她的音容笑貌,犹历历在目。纪可梅老师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愿纪可梅老师一路走好,在天堂安息。

巴黎中国电影节”创办主席 高醇芳

2024年10月28日



本期责任编辑 晓鸥



《欧华文艺》第192期
《欧华文艺》第190期
《欧华文艺》第180期
《欧华文艺》第159期
《欧华文艺》第158期
《欧华文艺》第155期
《欧华文艺》第154期
《欧华文艺》第150期
《欧华文艺》第141期
《欧华文艺》第140期
《欧华文艺》第130期


欧华文艺
“法华作家协会”官方公众号。 为海外游子创业抒情,为法中文化交流讴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