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外游子创业抒情
为欧中文化交流讴歌
张汉钧:旅法学者,资深媒体人,一战华工史专家,中法文化双向推介讲演人,法华作家。
张汉钧(法国)
202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正式建交的一甲子纪念年。中法两国自建交后,不断拓展各领域的合作,期间不因波折而弃大局,坚持深耕而臻深刻,如今已发展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路长兮漫漫,其中的浪潮或涟漪,在我们这一两代平常百姓身上,也能或多或少有所感受。六十年前中法建交的深远意义,今日依然值得我们重笔浓书;中法两国成功建交的一些重要历史片断,依然不失为值得借鉴汲取的政治营养。
两国之间正式建交,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法建交,更是铺垫冗长,跌宕起伏。
笔者通过解读史料,有幸洞窥到法中建交前十年内的秘事与序曲。在西方世界普遍排斥新中国的国际气候下,法国政坛宿将埃德加 ∙ 富尔坚持他的国务活动家的现实主义立场,率先公开提出应该承认北京政权,而且为了促成法中关系正常化,两度赴华与中国最高层晤谈交换看法,从而成为世界外交史上这一盛大事件最重要的推手。
法国国务活动家埃德加 ∙ 富尔(Edgar Faure, 1908-1988)是法中建交的首倡者与积极推手。(晚年照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封锁人民中国
中法1964年建交的缘起,还需追溯到五十年代中期。中国遭到西方的封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回顾五十年代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处境,对理解这一点是有益的。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一直希望中国将苏联当作唯一的依靠,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从中共成立起到新中国成立,一直领受莫斯科的指导,成功有苏联的依靠,失败也与指导失误相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已通过多种渠道公开表态,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如49年3月举行的中共七届全会上,毛泽东明确表达了准备向苏联“一边倒”的态度(参阅《中苏关系史纲》第142页,沈志华主编)。
1950年6月金日成兵指南韩,南韩向联合国告急,美国在联合国交出提案组织“联合国军”进入朝岛干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苏联却籍故因病缺席,没有行使一票否决权。就效果而言,弃权等于默认支持,“因病”则是搪塞北京之辞,此举实为斯大林在苏美博奕中的某种战略考虑。于是,决议获通过,美国得以纠集21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开赴朝岛。
中国在不得已的形势下,派出志愿军以“抗美援朝”的名义,进入北朝鲜帮助金日成政权,金当时仅有七万兵力,中国以六、七十万之军力入朝岛必然在战场上反客为主;志愿军面对的,是背后有联合国决议撑腰的联合国军,当然主力是美军。苏联不出地面部队兵力而有偿提供武器支持,后期出动空军驻在中朝边境的中国一方,以保护中国入朝部队的运输线。这一战终以1953年7月回到北纬三八线签订停战协议告终。但中国从入朝作战起就被西方报纸指为“好战”,被西方主宰的国际社会孤立,从而与西方各国接触的大门被彻底关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了封锁。
这是无须回避的事实。当然,中国人历来不信邪,“坚冰”一定要破开。 中华民族讲骨气,与西方建交决不乞求,应该、也只能积极争取。埃德加・富尔是中国被封锁后受邀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西方政治家,因而他的秘密访华之举非同寻常。
在总理府接见中国青年代表团
巴黎的马提翁宫是法国的总理府。1954年,新中国正处在被西方世界封锁之中,却有一个中国青年代表团造访法国。有这么一位法国政治活动家,在马提翁宫接见了他们并对他们说了一席话。这个人就是埃德加・富尔。当时富尔并非马提翁宫的主人,难不是总统或政府首脑派他的任务吗?都不是。那富尔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让我们先来盘点一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政坛,从1946年11月开始到1958年12月寿终的法国第四共和国,12年期间共出现过21个内阁,足见法国政局之混乱与动荡,它们不是执政没多久被总统解散,就是干不下去而被迫辞职。富尔在这12年中担任过两任部长理事会主席(此职自1959年第五共和国起改称总理-作者注)及预算、司法、金融与经济等六任部长。
1954年那个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法时,富尔是他自己主动向内阁首脑提出,要求见一见中国代表团,态度颇为坚持。1954年1月刚当上总统的勒内・科蒂,看在富尔1952年当过46天内阁首脑现在又是金融与经济部长的老资格,同意他在马提翁宫接见这个没有外交关系国家来的青年代表团。 富尔的资格确实老,1945年二战结束后,他曾代表法国出任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副总检察长。
法国第四共和国的政坛上曾提出过中国问题的人廖若晨星,富尔在马提翁宫对中国青年代表团讲的一番话,引起了中国当局的注意。
1955年2月23日,富尔被总统勒内・科蒂任命为部长理事会主席,又一次成为内阁首脑。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终于有资格重新发挥创见,55年7月18日在瑞士举行的、旨在解决一系列国际问题的美、苏、英、法日内瓦峰会,就是富尔倡议的。富尔以法国政府首脑的身份在会议上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英国首相艾登共同讨论几大国际问题。富尔提出能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其他三强声言为时过早,因而不了了之。
受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
北京方面得到以上两条信息,1955年10月,“民间组织”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出面向埃德加 ∙富尔发出了访华邀请。富尔接到邀请信函,彼时的他正坐在内阁首脑的交椅上,公务繁忙,他回信表示只能放到来年春季考虑,可能他已估计到这届政府长不了。果然,翌年2月1日法国这届政府中止职能。富尔一算可以腾出时间,决定接下这件事。就在他正式卸去部长理事会主席的前夕,利用假期前往伯尔尼,第一次踏进从司法角度讲已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目的就是商妥赴华事宜。1956年2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向他重申了邀请。
1956年5月13日,他偕夫人吕莤启程搭乘法航,先飞卡拉奇作第一站停留。在卡拉奇受到巴基斯坦总统 米尔扎的接见,他还与巴国总理侯赛因 ∙ 苏拉瓦底会晤长谈,后者去过北京,与毛泽东周恩来都会过面,又在本国接待过周恩来的来访。富尔知道苏瓦拉底立场反共,但觉得他具有现实主义的视野,是一位严肃的观察家。富尔向他了解中国领导人的交流方式和对西方及法国的看法。交谈中苏拉瓦底表示,他看到中国已经获得的成就,唯有北京现政权才可能做到。
第二站是当时的英国租借地香港,他们必须从香港进入中国大陆。法国在香港设有总领事馆,富尔需要向驻跸大陆门口的本国外交官咨询。法国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因此没有护照本。海关设在罗湖,南侧属港方,对岸便是大陆的深圳口岸。跨过香港一侧,富尔夫妇两人手持活页签证,没走几步,便进入大陆这边的深圳海关。
笔者1986年由单位派赴香港,参加香港中国旅行社主办的各省旅游资源展览,在深圳过海关,所见的罗湖出入境口岸八成还是老样子,仅七、八米宽的一条小河相隔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富尔也许是跨入中国边界的第一位西方的国家级政要。富尔夫妇一出深圳海关,就见两人迎上前来,一位李先生和一位姓董(音译)的翻译,他们是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派来的。随后,一行四人乘上时速25公里的小火车前往广州,到站后两台小轎车接上他们直驶白云机场,转乘飞机飞往北京。
隆重的欢迎晚宴
富尔夫妇乘机抵达北京西苑机场,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及其一批政界要人与社会名流已在停机坪迎候。富尔来华前作过调研,知道外交学会作为中国当局的一个半官方机构,专门负责与非共产党国家的知名人士联系交流;张奚若二十多岁就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英语流利,法语也讲得不错;富尔还知道张是中国著名的无党派人士,按西方标准堪称一位出色的国务活动家,很受周恩来总理的器重。总之是一位可以在两种不同制度中搭桥沟通的不二人选。
机场上,会长张奚若是这支欢迎队伍的头号人物,富尔自然对他格外留意,握手介绍之际,富尔觉得张奚若举止简洁优雅,富有教养。
说到张奚若,他是陕西大荔县人,1889年出生在一个开中药铺的家庭,他在青年时期就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彰显勇往直前和不畏强暴的性格。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曾在教育行政机构任职,后到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知名学府执教,张奚若以教育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学政治不要为了做官”等的信条,使他获得中国教育界知识界的尊重。
抗战中期1941年某日,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参政会举行二届一次会议,张奚若发言,尖锐抨击当局的腐败与独裁政治。在场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一脸愠色斥道:“你批评可以,但说话不要太刻薄!” 张奚若见状愤激,发完言便拂袖离场,从此再不出席国民参政会议。后来,国民参政会还将开会通知和往返路费寄给他,却收到他的回复:“无政可议,路费退回。”
张奚若作为一名政治学学者,说话直指要害的风格,早在四十年代已为新闻报界关注。1946年张奚若受邀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的大草坪上演讲,面对数百人,抨击执政的国民党当局,言辞极为犀利:“现在中国害的政治病是,政权为一些毫无知识的、非常愚蠢的、极端贪污的、极端反动和非常专制的政治集团所垄断。”
1947年张奚若受邀为《清华周刊》36周年校庆题词,他挥笔写下:“学问要从大处着眼,不然就是精深也是雕虫小技”,他的教育与研究理念受到学界的赞同。
张奚若身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关心国体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关于用什么新国名,曾有几个方案。张奚若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并说明理由,被1949年6月21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采纳后正式使用。他是国名的奠基者。
新中国成立后,张奚若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教育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等六七个职务。他的政治态度与教育理念,使他备受各界敬佩。从1949年起他开始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一直当到1973年逝世。长达24年,说明他的为人做事,得到上下左右的一致认可,他为国家外交所做的众多贡献中,尽力推动中法建交,无疑更是一篇华章。
张奚若(1889-1973),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毕生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留芳史册,值得后代铭记与学习。(照片来自网络)
拉回话题,富尔这对法国来宾被安排下榻于市中心的北京饭店。翌日,外交学会在北京饭店侧楼为富尔夫妇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晚宴。
来宾约四、五十位,其中有一批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主宾席上,富尔的座位被安排在张奚若与一位外交部副部长之间,后者是中共党内人。 坐在富尔对面的交通部长章伯钧因块头大而被他记住,不言而喻,座位体现知名度和重要性。不过富尔无法预料,章不久会“陷入整风反右的危机中”。
来宾中有两名女部长,一为司法部长史良,史女士乃中国女权运动先驱,著名的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另一位是卫生部长李德全,冯玉祥的夫人,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人物之一,富尔并不了解她们的过去。只觉得司法部长是一位东方美人,仪态高雅,可惜她只说中文,相伴的丈夫却会说多种外语;卫生部长李德全戴着眼镜,清秀端庄;富尔一听说她会说英语和俄语,便马上用俄语与她交谈起来。富尔毕业于法国东方语言和文化学院,主修俄语。交谈中觉得这位女部长才思不凡,只是说俄语不会抖动大舌音。有人介绍出席者中有一位自然与森林工业部长罗隆基,富尔身为法国汝拉省的国民议会议员,由于汝拉省盛产木材,与罗隆基也有话可聊。
当时,正是中国的“整风”运动达到高潮之际,但西方人尚未听到潮水汹涌之声,富尔也不例外。
欢迎晚宴上,张奚若会长致欢迎辞。他准确地回顾了富尔对于中国的所有的首创举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言论,如一年前他以部长理事会主席的身份在参议院演讲时强调,“认为台北是中国当局的观点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通过互派通讯社代表,重建法国和人民中国之间的媒体关系”。
张奚若会长在这种场合回顾富尔在中国问题上的态度,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他想让更多的中国各界人士知晓,虽然西方封锁我们新中国,但不可能铁板一块。实际情况是,当时在法国政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多为随大流,除了富尔,几乎没有谁敢于公开提出应重新审视法国与人民中国的关系。
富尔强烈地感到,西方有些人总是说中国人对国外的事情少有兴趣,可实际上别国发生的事,凡牵扯到中国,中国人就特别关注也非常敏感。1954年他坚持要求在马提翁宫接见中国青年代表团的事,之前好多位中国人对他说起,今天又一次在欢迎宴会上被提到。
富尔心里明白,自己受到北京的邀请,就是因为被中国人认为,他对国际政治有清醒的认识。作为政府首脑,他自问为何不去首倡承认北京政权呢?显然,承认北京就会涉及福摩斯(即台湾-作者注,保留富尔原话中的称谓,或许便于读者感受昔日之时局)和联合国席位两个问题,但两件事通盘考虑,比只考虑一件应更利于达到目标。他认为法国凭借在国际上的地位有资格对此施加影响。
富尔在答谢辞中正大光明地作了回应,说他多次强调过,西方对中国的政策是不现实的,目前双方的外交局面不合常理。富尔从与会者的脸部表情看出,“他们感谢我坦率地接触这个难题;或许,也感谢我理解了他们政策的某些悖论。”
富尔认为1955年日内瓦峰会以后,形势变了,由于苏联莫洛托夫的不让步,第二次日内瓦峰会失败;因为法国政策的巅倒,以及其他国际原因,本该为推动伟大的事业和世界福祉做出贡献,却让这两年白白 流逝了。现在应该花费成本去重新研究这件事。富尔此时清醒地意识到:
“ 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他们中国人究竟要什么?”
“ 我们也必须明白,“我们西方人”,“我们法国人”,能够和应该做什么?”
而关于第一点,欢迎晚宴的次日,周恩来总理设午宴邀请富尔会晤,很快使他明白了大半。 (未完待续)
施文英:台北及巴黎美术、文史 双硕士,曾任法国《华报》副总编,翻译法文小说、出版散文集、诗画集、学术著作等。作品见《厦门文艺》《散文》《野草》《天池小小说》《羊城晚报》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香港文学》等,水墨及油画作品入选巴黎秋季沙龙,个人画展多次。近年获《首届国际生态文学奖》散文诗金奖全球华文文学二十多个奖项。2024年获东京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大赏展银奖,又被香港《国际华文诗报》授予国际华文桂冠诗人荣誉。
施文英(法国 )
冷风在屋外游荡
夜色混进来
听我的骨节咯咯声响
轻唱歳月的歌
任时光老去
我拒绝它带走
年轻的阳光雨露
飘落的雪花
我感觉犹如夏日微雨
任颈椎僵硬
我依旧数星星
不再用力抬头
潇洒躺成大字
仰卧在青草地上
春夏的花果 属于认真
描绘前景的人 不问年岁
拥有梦想 是美的殿堂
唯一的通关密码
野菜葱油茭白
主料:新鲜茭白200克
调辅料:新鲜荠菜50克,葱油10克,盐2克,鸡粉3克。
制作步骤:
1.茭白剥去外皮,洗净用清水煮熟,再放入冰水中降温,切片备用。
2.新鲜荠菜清洗干净,焯水后过凉水,切碎。
3.取一容器,放入茭白、荠菜,再加葱油、盐、鸡粉调味,装盘点缀即可。
海派熏鲑鱼
主料:鲑鱼一条(约600克)
调辅料:葱10克,姜5克,白糖10克,鸡粉5克,淀粉10克,老抽10克,盐2克,食用油250克。
制作步骤:
1.鲑鱼洗净切件,表面蘸少量干淀粉备用。
2.起锅烧热油至180摄氏度,放入鲑鱼炸干。
3.锅中留少量油,放入葱姜煸炒出香味,放入炸好的鱼,再加白糖、鸡粉、老抽、盐和适量水,烧开后转小火炖10分钟,收汁晾凉后摆盘即可。
杏香脆皮小棠菜
主料:鲜虾仁30克,油菜30克。
调辅料:腐皮1张,生粉5克,杏片20克,蟹籽20克,盐3克。
制作步骤:
1.鲜虾仁洗净,用刀拍碎,打成虾胶。
2.油菜洗净焯水切丝,与虾肉搅拌均匀,加盐调味。
3.把做好的虾肉茸均匀地抹平在腐皮,表面沾上杏片。
4.起锅烧热油至150摄氏度,放入沾上杏片和虾茸的腐皮,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切件装盘,表面撒上蟹籽即可。
罗勒酱焗钻石蓝鲍鱼
主料:钻石蓝鲍鱼两只
调辅料:罗勒酱30克,蒜子20克,干葱20克,鸡粉5克,蚝油8克。
制作步骤:
1.鲍鱼去除内脏,清洗干净,用95摄氏度的热水浸泡5分钟。
2.起锅烧热油,煸香蒜子和干葱,加入罗勒酱、鸡粉、蚝油和鲍鱼一起烧好,装盘点缀即可。
《欧华文艺》第177期
《欧华文艺》第176期
《欧华文艺》第159期
《欧华文艺》第158期
《欧华文艺》第155期
《欧华文艺》第154期
《欧华文艺》第150期
《欧华文艺》第141期
《欧华文艺》第140期
《欧华文艺》第1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