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外游子创业抒情
为欧中文化交流讴歌
唐金华(法国)
没有秋风、没有冬季;
没有台风、没有地震;
没有热浪、没有海啸;
没有天災、没有人禍;
没有饥荒、没有乞丐;
没有示威、没有动乱;
汶莱有的是摸不到、看不到的和平,安宁,快乐,幸福……
汶莱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孙德安先生
这是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12届代表大会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第13届研究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主席、汶莱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孙德安先生于2024年4月20日,在汶莱首都斯蒂巴斯湾的一所礼堂里举行的欢迎来自五大洲海外华人作家的致词。这一连串介绍汶莱的排比句赢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晚宴席间新朋相识老友重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到此情此景我也忘记了前一天因天气原因误机,被困在机场12小时的煎熬,开始品尝汶莱的美食。汶莱菜肴中汶及东南亚各国风味混搭别具一格,但我总觉得宴席上少了点什么,突然,发现桌上没有酒!万里而来席无酒,本想弹侠无鱼言语欲出又止,差点忘了汶莱是伊斯兰国家,真是一时昏了头,但为此,我向孙先生建议,以后再致辞时一定添上一句:汶莱“宴席没有酒!”他点点头笑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会、也没有写过微型小说,所以不敢妄言,听听研讨学习学习。此文仅写我在汶莱几天里的感言。孙先生所言汶莱的“有”,我切身感触良多,汶莱不仅仅“有和平,安寜,快乐,幸福……” 在此,我必须补充几句汶莱的“还有”!
参加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12届代表大会的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汶莱还有一位老骥伏枥的孙德安相识孙先生是在去年广州暨南大学一次海外华文文学的会议上。说来也巧,我们都属马,他已步入耄耋,我离古稀还差一岁之遥,他整整大我一轮。我们之间的友谊就从都属马结缘了!孙先生出生在汶莱,祖籍是中国厦门。他有着南方人的身材,平头短发,衣着得体,腰板挺直,看上去干净利落;他脸色黑里微红,不留胡须,额头上留有岁月雕刻的痕迹,81岁的他眼神淡定深邃,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精力充沛极具个人魅力。他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群体中是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汶莱国仅有4万华人能够举办这种世界级的大型文学活动,足以证明汶莱华人作家协会的实力和孙老先生在海外华文作家中的影响力。大会的召开恰逢该会成立20年。20年风雨兼程、并肩携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喜可贺。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出生在汶莱的华人,他们的作品记述了祖辈创业的艰辛历程,他们出生在异国他乡却仍用祖籍国的文字撰写文学作品,这一点难能可贵。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海外华文作家的群体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些人的作品也获得过各类奖项……
中国驻汶莱大使肖建国与海外作家交谈
中国驻汶莱大使肖建国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带来了祖(籍)国对海外作家们的亲切问候,对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汶莱华人作家协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会后他与文友亲切交谈还挥毫题字助兴。他的题词“中华文艺”正可谓浓墨重彩情意绵长。该校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学校的规模令人羡慕,听孙老先生介绍,百年校庆时汶莱苏丹出席了庆祝活动,迎来了该校的高光时刻!这次大会的开幕式就是在中华中学体育馆举行。该校董事长杨德振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的讲话。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孙先生正是杨董事长当年的老师。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在汶莱的传承脉络。
这所学校成立已有近80年的历史,大会的闭幕式就是在这所学校的礼堂里召开的。我们一进校园看到华人学生人人身着校服,各个彬彬有礼,一瞬间时空穿越如同回到北京自己的母校。学校有许多当地的汶莱人、印度裔和穆斯林的少年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穆斯林女生头上包着围巾、一块面纱遮挡住口鼻,露出来一双双美丽清纯、略带羞涩的大眼睛……这一刻让我们与会的每个人都感到汶莱各族群的人们学习华语的趋势方兴未艾,祖(籍)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马来奕中华中学学生演出剧照1
舞台上突然传出震耳欲聋的中国鼓声。抬头望去,翩翩少年正舞动着鼓锤,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大鼓小鼓和谐交响。光听鼓声,仿佛是一群西北汉子在黄土高坡上敲打着欢庆锣鼓热闹狂欢;又仿佛是一支劲旅由远而近踏着整齐的步伐奔赴远方的战场。鼓的声浪让在场的所有人精神亢奋,身体下意识地跟着鼓点舞动。动如脱兔静如处子。鼓声刚刚远去,千手观音舞蹈呈现在眼前。让人们欣赏舞蹈的美丽与辉煌。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能表演轻快活泼柔美的苗族舞蹈,真是后生可畏!
马来奕中华中学学生演出剧照2
在闭幕的仪式上,我发现会场的每把椅子背后都写着捐赠人的名字。我顿感到,面前的每一把椅子既凝聚着前辈的心血;又寄托着对后人的殷切期盼。触景生情怎能不让我发出感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老一辈华人的心血之作啊!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这两所华校,培养出生生不息的几代莘莘学子。华人前辈功德无量功莫大焉!汶莱“还有”:欢迎宴会上的江西姑娘演奏古琴,远在异国他乡仍有中华古乐悠悠,我却下意识地耽忧起来,知音能有几多?没想到她的几位少年学生登场与之合奏,仿佛在谈古论今,伯牙子期自有后来人;汶莱当地淳朴轻盈优美的民族歌舞令人耳目一新;大巴车上一位导游大姐讲述她一个人抚养4个子女成人的艰辛经历和如今的幸福生活;告别晚会上汶莱凤姐的舞姿让人们享受着祖母级如醉如痴、丰满圆润之美;巴西代表跳起来桑巴舞;马来西亚代表团的歌声;泰国华人的舞蹈;夫妻双双的重唱……中国与汶莱往来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首都斯蒂巴斯湾高楼林立的市中心有一座关帝庙百年香火绵延不息……汶莱还有许许多多的“还有”,我期待不久的将来重回汶莱,再次享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之美……
请孙先生、汶莱华人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不要忘记我们这些不辞辛苦、不远万里来自五大洲参会的海外作家朋友!朋友们,相聚咫尺交谈言志光阴似箭;分别天涯留下诗和远方地久天长!
施文英:台北及巴黎美术、文史 双硕士,曾任法国《华报》副总编,翻译法文小说、出版散文集、诗画集、学术著作等。作品见《厦门文艺》《散文》《野草》《天池小小说》《羊城晚报》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香港文学》等,水墨及油画作品入选巴黎秋季沙龙,个人画展多次。近年获《首届国际生态文学奖》散文诗金奖全球华文文学二十多个奖项。2024年获东京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大赏展银奖,又被香港《国际华文诗报》授予国际华文桂冠诗人荣誉。
施文英(法国 )
我捡起我的外衣 如同
捡起我的影子
挥手告别昔日脚印
那深深陷入泥层的情感
纹丝不动
你持赠一把当令的蔬菜
失手散落了满地青叶
那是琐碎的人间事啊
无法掇拾
连同我仓皇的心绪
你如果清扫
那夜间降临的霜雪
只一摇头
星星就纷纷跌落下来
旗帜也一样可以自由飘扬
诗心把我们汇聚成一弯清流 绵绵长长
张健勇,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太极老师,知名摄像、编导 。梅尧臣字圣俞,又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开拓宋诗独特境界。《宋史·梅尧臣传》:“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刘克庄《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魏庆之《诗人玉屑》一七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其诗文中不乏美食的妙笔。
梅尧臣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和钱塘江流域,水系发达,是江南鱼米之乡。梅尧臣对水产有特殊的情感,认为鱼鲜之味才能体现出饮食的乐趣,对家乡的琴鱼更是一往情深。梅尧臣《宣州杂诗》:“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梅尧臣《琴高鱼和公仪》:“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鳞来按觞。吾物吾乡不须念,太官常膳有肥羊。”琴鱼产自泾县琴溪,相传汉处士琴高公曾隐居炼丹于此,炼丹后的药渣倒入琴溪后,遂化为琴鱼。长不盈寸,龙鳍银鳞,味道鲜美。梅尧臣在京,常将琴鱼馈赠亲友。琴溪独有的琴鱼,以其珍稀味美而成为宋代贡品。每到清明前后,琴溪河上便呈现出捕捞琴鱼的繁忙景象,鲜活琴鱼经传统配方加工制成鱼干后,色泽金黄、细嫩酥脆、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可佐餐,可烹茶。置数尾琴鱼于茶杯中,其鳍乍尾翘、睁眼口张,宛若鱼在水中畅游,栩栩如生,堪称奇观。琴鱼干制作技艺2017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梅尧臣一生嗜茶。他做地方官时曾深入茶区考察茶叶的生产,自称“采茶官”。琴鱼干作为茶饮,既满足了梅尧臣美味的需求,又让其过足了茶瘾,梅尧臣成了家乡琴鱼的拥趸。梅尧臣有梅河豚之称。景祐五年(1038)梅尧臣将在建德县卸任,范仲淹时知饶州,约他同游庐山。在仲淹席上,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这种美味,引起尧臣兴趣。写成《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详细介绍了河豚的特点:“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芦荻发芽恰是河豚欲上时。“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相貌奇怪,太丑罢了,还自带剧毒。因这首诗,梅尧臣成了河豚代言人。宋李颀《宋诗话辑佚·古今诗话》云:“刘原甫戏曰:‘郑都官有《鹧鸪》诗,谓之郑鹧鸪。圣俞有《河豚》诗,当呼有梅河豚也。’”诗人一说河豚,必然要提起梅尧臣。至于子瞻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那都是后话。关于如何解毒,宋张耒《张太史明道杂志》载:“河豚鱼,水族之奇味也,而世传以为有毒,能杀人,中毒则觉胀,亟取不洁食,乃可解,不尔必死。馀时守丹阳及宣城,见土人户食之,其烹煮亦无法,但用蒌蒿、荻笋、菘菜三物,云最相宜,用菘以渗其膏耳,而未尝见死者。或云土人习之,故不伤,是大不然。”又载:“在仲春间,吴人此时会客,无此鱼则非盛会。其美尤宜再温,吴人多晨烹之,羹成,候客至,率再温以进。或云:其子不可食,其子如一太栗,而浸之经宿,大如弹丸也。或云:中其毒者亦不必食不洁,水调炒槐花末及龙脑水皆可解。馀见人有说中此毒急服至宝丹亦解,橄榄最解鱼毒,其羹中多用之。”人代表大地万物,鸟代表天空和太阳。鸟崇拜的实质是太阳及太阳神崇拜。古人认为,多食用鸟类,人便具有鸟的精气和灵魂的升华,这是天人合一的饮食诠释,梅尧臣深谙此道。黄雀鲊是宋代的江南名菜,与鹅掌鲊齐名,味道极佳。权贵人家要屯黄雀鲊,以供自己慢慢享用。宋徽宗的宰相王黼曾屯了满屋的黄雀鲊,被抄家时,家里的黄雀鲊积了三间房。对黄雀鲊的赞许也少不了梅尧臣的妙笔,《答祖择之惠黄雀鮓》:“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雀》称其“体绝肥,背有脂如披绵”,“可以炙食,作鲊甚美。”所以黄雀鲊又称“披绵鲊”。宋《吴氏中馈录》中记载了黄雀鲊的家传秘籍:“每只治净,用酒洗,拭干,不犯水。用麦黄、红曲、盐、椒、葱丝,尝味和为止。却将雀入匾坛内;铺一层,上料一层,装实。以箬盖篾片扦定。候卤出,倾去,加酒浸,密封久用。”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三中也有黄雀鲊的制法:“用黄雀鲜肥者,薄酒涤洁,软帛抹干;背刳之腹间,置小麦数粒,葱屑、花椒碎颗少许,以头尾颠倒相覆;毎二十头叠一小罐,调香熟油、酒浆、炒盐、花椒、葱屑浇没一寸;取竹篾闗实封固,收藏甚久。”今许多鸟类为国家保护动物,其美味也只能在历史的回忆中。梅尧臣《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梅尧臣爱竹,对竹鸡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写有《禽言四首》之四《竹鸡》:“泥滑滑,苦竹冈。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风卷飞花自入帷,一樽遥想破愁眉。泥深厌听鸡头鹘,(注:蜀人谓泥滑滑为鸡头鹘)酒浅欣尝牛尾狸。”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竹鸡》载:唐陈藏器曰:“山菌子生江东山林间。状如小鸡,无尾。”李时珍曰:“菌子,言味美如菌也。蜀人呼为鸡头鹘,南人呼为泥滑滑,因其声也。”《唐小说》云:“崔魏公暴亡。太医梁新诊之,曰:中食毒也。仆曰:好食竹鸡。新曰:竹鸡多食半夏苗也。命捣姜汁折齿灌之,遂苏。”竹鸡喜食半夏,且半夏有小毒,所以在食用时,可多放生姜,生姜可解其毒。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十详载了此事:“唐崔魏公铉镇渚宫,有富商船居,中夜暴亡,迨晓气犹未绝。邻房有武陵医士梁新闻之,乃与诊视,曰:‘此乃食毒也,三两日得非外食耶?’仆夫曰:‘主公少出船,亦不食于他人。’梁新曰:‘寻常嗜食何物。’仆夫曰:‘好食竹鸡,每年不下数百只,近买竹鸡并将充馔。’梁新曰:‘竹鸡吃半夏,必是半夏毒也。’命捣姜捩汁,折齿而灌之,由是方苏。崔魏公闻而异之,召到衙安慰称奖,资以仆马钱帛,入京致书朝士,声名大振,仕至尚医奉御。”清缺名《调鼎集》四记述了竹鸡的烹法:“竹鸡、鸽子、黄雀、鹌鹑,俱用五香炒。凡炒野鸡、麻雀及一切山禽,皆用茶油为主。如无茶油,则用芝麻油,切不可用脂油。先将油同熟饭数颗慢火略滚,捞去饭粒,下姜丝炙赤,将禽肉配甜酱瓜、姜丝同炒数遍,取起用甜酒、菜油和匀,再炒煮熟。若麻雀,取起时,少停一刻,下去再炒。”素食得到赞美和推崇,与宋代的生产发展及经济繁荣是密切相关的,食之美与隐者高洁精神相联系,食素之风与士大夫志洁行高之风自然契合。清淡而不寡味的菜蔬与梅尧臣平淡诗风相匹配,蔬食大量出现在其诗文中。庆历七年(1047),梅尧臣在《食荠》诗中对荠菜有着生动的描绘:“芯羞食荠贫,食荠我所甘。适见采荠人,自出国门南。土蠹瘦铁刀,霜乱青竹篮。携持入冻池,挑以根叶参。手龟不自饱,食此尚可惭。肥羔朱尾鱼,腥膻徒尔贪。”古人将荠菜作为“甘”的代表,《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苏轼自创以荠菜为原料之一的“东坡羹”,在给朋友徐十二的信中介绍了制作方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晁说之有一次得到朋友赠送的荠菜馄饨,品尝后觉得非常好吃,并有感而发,写下《谢蕴文荠菜馄饨》一诗:“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王孙旧肥羜,汤饼亦多惭。”洪咨夔也有《荠馄饨》诗:“嫩斸苔边绿,甘包雪裹春。萧家汤是祖,束叟饼为邻。混沌函三极,冲和贮一真。日斜摩腹睡,自谓葛天民。”同时,还出现了与荠菜有关的民俗。“三月三,荠菜赛金丹。”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各地还有“农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食俗,三月初三这一天,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束,放入鸡蛋、红枣等,再配上生姜,煮上一大锅汤,全家同食,可祛风清火,防治头痛头昏;又因荠菜的谐音“聚财”,民间认为食之可交财运。韭菜也是梅尧臣的最爱,特别是韭黄,梅尧臣《闻卖韭黄蓼甲》:“百物冻未活,初逢卖菜人。乃知粪土暖,能发萌芽春。柔美已先荐,阳和非不均。芹根守天性,憔悴涧之滨。”韭之美在黄,早在西汉就有雏形。《盐铁论·散不足》中,桓宽在记录冬季蔬菜的时候,提到了“冬葵温韭”,《前汉书·召信臣传》中也有印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九引《食次》有葱韭羹法。苏轼《送范德孺》中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陆游《蔬食戏书》也提到:“新津韭芽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关于做法《与村邻聚饮》中有描述:“豚肩杂韭黄。”用豚肩的肉切丝来烹韭黄,口感妙不可言。元王祯《农书》载:“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元耶律楚材《十七日驿中作穷春》:“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北人至冬移根于土窖中,培以马屎,暖则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豪贵皆珍之。韭之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又“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明张澜之在《不二杂集》中提到了韭黄的多种菜肴。清袁枚《随园食单·杂素菜单》:“韭,荤物也。专取韭白,加虾米炒之便佳。或用鲜蚬亦可,肉亦可。”《随园食单·点心单》:“韭合,韭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君尝谓我性嗜酒。”“相逢莫作两般眼,一饮不辞三百杯。”“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又复谓我耽于诗。”梅尧臣诗中也有其心仪的下酒菜。《欧华文艺》第179期
《欧华文艺》第178期
《欧华文艺》第177期
《欧华文艺》第176期
《欧华文艺》第175期
《欧华文艺》第174期
《欧华文艺》第173期
《欧华文艺》第172期
《欧华文艺》第171期
《欧华文艺》第1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