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方分析中看如何解决山东高考历史材料题

文摘   2024-11-12 11:54   山东  


深度解读《2024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官方分析》(四)


16题:

【参考答案】

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答案的逻辑为整体到细节,行文结构为趋势——信息)    

1)从汉代江南经济区指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唐代主要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与南方其他经济区并立(经济发展格局的多元化)等变化,体现出南方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角度作答;(整体角度)

2)从汉代江南经济区“商业中心城”数量少,唐代“经济中心城”数量多并呈多中心、多层次分布等变化(信息),体现出南方经济日趋繁荣角度作答;(趋势)

3)从汉代江南经济区交通干道较少、水路欠发达,唐代主次干道增多并与大运河、海路通道构成水陆交通网等变化(信息),体现出南北、中外经济联系加强角度作答。23是从部分的角度)

(若能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与汉唐经济发展趋势建立起联系,可酌情给分)

层次划分 :(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作答进行评价)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准确,只能与经济发展趋势建立起简单联系 ;

层次2:提取信息准确、完整,并能与经济发展趋势建立起密切联系。

【考查目标】

试题以汉唐两代“江南经济区”的变化来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区域特征和演进脉络。要求考生具有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强化历史整体感知,突出考察考生对大尺度时空概念变化的感知能力),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局部与整体(答案中已经体现)及其意义;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通过这三个“能够”可以真切感受到新高考历史材料题难度的提升)试题还考查了考生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具体的知识(必备基础知识)和学科方法,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信息诠释,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

试题以“江南经济区”为中心,以“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为线索,考查中国古代从汉代到唐代经济的嬗变。作答本题时,要求考生以“变”为核心,着重从三个维度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考生要认真梳理官方答案的思路)

第一个维度是有效获取材料信息(信息的维度,即材料的维度),知道材料中的哪些信息反映了“江南经济区”的“变”,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整合。依据两幅示意图及其图例(注意图例),这些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域范围的变化(整体),二是交通的变化(局部),三是城市的变化(局部)(交通和城市是图片中的主要历史事物,也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二个维度是能熟练掌握所学的“南方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南北经济联系加强”等高中历史课程的必备知识(课本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南方经济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中地位的发展与嬗变。(相关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第三个维度,是在“信息”维度和“知识”维度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并将其作为证据(把信息即材料和知识进行融合的维度),得出结论——对从汉代到唐代“江南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阐释,也就是从南方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南方经济日趋繁荣、南方与其他地区经济联系加强等三个角度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必备知识的储备、材料信息的提取、知识和材料的分析、科学的历史书写,共同构成了新题型的关键能力。笔者在2024年山东历史试题分析(三)》中对此题有过分析,文中强调了“信息说明至少包含两个维度,即地图信息也就是材料和知识即所学知识”,并给出了逻辑思维导图,与此题解析不谋而合)


高中历史话船
长期专注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研究,主要分享研究心得,偶尔写写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