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三)河北卷官方解析的知识圈

文摘   2024-12-20 22:41   山东  

河北卷官方解析很有特色。首先,试题解析是精选了个别题目,不是所有题目都有解析;其次,解析分为五个栏目:试卷原题、参考答案、考察目标、试题分析、试题亮点。其中“试题亮点”也是解析的亮点,这个模块用来说明题目出的有多靓。

1.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

A本土性和包容性     B多样性和连续性

C本土性和连续性     D多样性和包容性

知识圈:本题以浙江、河南等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创设情境,以“石凿”和“榫卯木结构建筑”等考古发掘成果,展现我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学生有必要去了解这三个史的关键节点,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本土起源与绵延不绝的顽强生命力。

5.元初,有诗描绘当时杭州情景:“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纸币)通行满市廛。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城依旧使铜钱。”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杭州(  )

A大体保留了原有社会秩序   B娱乐活动仍旧丰富多彩

C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兴盛   D通货膨胀依然较为严重

知识圈:本题“以诗证史”是河北卷高考亮点,但不是高考史的亮点。山东卷在“远古时期”——2007年就已经运用过该原则,可谓遥遥领先……诗中揭示出元初延续南宋经济政策对维持当时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也强调了南宋纸币的深远影响。教材中明确表述: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6.图1、图2为不同朝代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分布示意图。

1到图2的变化表明(  )

A地方行政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B部分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C闭关自守政策执行更为严格         

D改土归流实施范围有所扩展

知识圈:明朝在内陆边疆地区设置“张家口堡”“宣府镇” “山海卫”等军堡、军镇、卫所,主要是为了防御蒙古的威胁,这些城市的主体功能为军事职能。清朝前期版图在前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这些城市所在区域不再属于内陆边疆,其军事防御职能下降,由军镇、卫所、军堡改设为府、县()等地方行政机构,行政管理成为其主体功能可以此题对比江南地区城市的功能。但这种变化并未改变明清时期省、府、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政策主要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推行

9192312月,李大钊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劳动者不过是一个资本家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个劳动者不及一个资本家,那可加到千个,倘使能够再加到万个,终有平衡的可能了”,并展示了如下示意图(图3)。在此,李大钊主张(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改良现有社会制度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加强工人阶级团结

知识圈:1923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1924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展现了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积极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的场景……

10.图4所示年画描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一历史场景,并题有对联:“想当年,地主掌权,吃喝穷人血肉,苦害小户,缺吃缺用缺衣裳;到如今,农民翻身,清算粮户家底,砍倒大树,分地分房分财宝。”

该年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B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序幕

C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D配合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均实行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政策,1947年颁行《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土地私有制才基本被废除……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权政治上以“三三制”为原则,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各地国营粮食公司即开始在市场上积极开展收购工作。国家准备了充足资金和大量布匹向农民购粮、换粮,并将所收粮食及时运到各大城市。上述举措主要是为了(  )

A支持工业建设  B统一物资管理   

C稳定市场物价  D实施计划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经济上千疮百孔,投机商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圆,加剧物价飞速上涨。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如从各地调集大批粮食、棉纱等运往各大城市,统一向市场抛售,使暴涨的物价迅速下跌,稳定了市场物价。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政务院采取包括统一全国物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为实施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中国共产党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3.以下是对新航路开辟后某国家的描述:

①商人和水手正在全世界积极扩展它的经济领域;

②创立东印度公司,授予其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

③在北美洲建有殖民地,首府是新阿姆斯特丹。

符合上述全部描述的是(  )

A15世纪的葡萄牙      B17世纪的荷兰

C16世纪的西班牙      D18世纪的英国

知识圈:荷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其商船来往于世界各地,承揽了海上大部分运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并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17世纪初,荷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以荷兰的重要城市阿姆斯特丹为其首府命名。

16世纪初,人类才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15世纪的葡萄牙不具备在全世界扩展经济领域的条件,且尚未成立东印度公司;西班牙、英国虽在北美建有殖民地,但首府并非新阿姆斯特丹,且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

本题以近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设置情境,有机整合必修教材与选择性必修教材相关知识选必融合不仅是河北省命题原则,也是山东卷的特色,对1518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殖民掠夺过程进行比较和辨析,要求学生利用题干中的多条信息对所涉问题进行互证这个词很高级,对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过程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15.苏俄曾发布指令规定:“农业合作社……有权在国内出售和交换自己生产的以及本社社员生产的农产品,拥有必需的农具和材料,开办加工和销售农产品的作坊、工厂以及其他经济企业。”据此可知,当时苏俄正在推行(  )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新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圈:苏俄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些均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农业集体化”是指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补充了这个知识点教材空白,把概念性质说清楚了。可以对照农业合作化运动“‘新经济体制’改革”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的政策

161961年,美国为解决国际收支问题,迫使西德与之达成协议,由西德增加从美国购进武器的数量,并使用美国在西欧的供应线、仓库和维修设备,直到足以抵偿1961年和1962年美国驻军西德所需的美元费用。美国与其他北约国家也进行了类似的谈判。这主要反映出(  )

A美苏关系相对缓和     B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D美国竭力维护经济霸主地位

知识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扩张和复兴西欧经济的过程中,美元大量外流,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影响了美元信用体系。因此,美国亟须西欧盟国共同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上述举措可减少美元的外流,维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进而维护其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但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现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加强”一词不能滥用,它只能用在90年代以后。正如“民族危机”和“空前严重”的搭配,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谋求成为“政治大国”,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材料摘自193338日《红旗周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相关文章。

材料一

今年国际无产阶级纪念巴黎公社,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机中举行的……因此今年巴黎公社纪念的意义,是更加重大,而学习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以及苏联无产阶级的伟大的历史创造是更加迫切了。

材料二

动员党、团、工会及一切群众组织到广大的群众中,经过各种集会、演讲和刊物宣传巴黎公社的意义与教训,并使这一宣传与拥护中国苏维埃,揭穿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谈谈对“特殊的历史时机”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活动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意义。(6分)

知识圈: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教材中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时间标志,于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使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革命形势。



封面图片:
山海关

高中历史话船
长期专注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研究,主要分享研究心得,偶尔写写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