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高考试题预测的得与失

文摘   2024-06-19 23:06   山东  

   2024年的山东卷,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整体而言,山东特色继续淡化,争议性选择题不减反增引起比以往广泛的讨论(前文评论区瞬间成为吐槽大会)。有老师打了一个比喻:新高考试卷犹如“三无产品”,无官方答案、无官方试卷、无官方评价,我感觉挺有意思。尽管选择题有争议,但u1s1,部分材料题含金量几乎不容置疑,其构思精妙,选材灵活,属于是“此题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港真,看到评论区,此时此刻我无比怀念前自主命题时代(2007-2015年)的山东卷,这九年可谓是黄金时期,短短九年就走过了其他试卷到现在还没有走完的路。那个时期的试题是真能打,无题不精妙,毫不夸张的说试题做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我看到的是老一辈命题者的大手,他们的苦心孤诣和“工匠精神”。

   之前笔者说到2022年历史试题是完全建立在新教材和新课标基础上的一次命题,也就是转折之年。现在回想,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出现了争议题目,部分题目向着一个难以捉摸的道路走去。就在前一年——21年,其试卷还带有老山东卷的味道(原文表述为: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和以往山东高考试题在命题传统上继续一脉相承,这种命题特色的传承经久不衰,令人叹为观止)。是时候来一波回忆杀了!后续笔者将着手总结前自主命题时代山东卷的十大高光试题,一起体味经典,忆甜思苦。

  言归正传,按照往年惯例本文主要围绕笔者考前猜想(点击查看)进行简评,属于个人总结性质的文字,对试题不做过多展开,具体试题的评价以及学复习的展望将在后续发出。

1.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历史(本身法国就是山东卷常考国家)

评价:考了,但没考到大部分人的心里面。第6题法国大革命,第13题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胜利之父”再次出现),第19题法国在非军事行动。三道题,均与法国有关,成为整个山东卷史上绝无仅有的表现。60周年中法建交太热了,“戴高乐”(笔者相信很多90后初次认识可能源于小品《拜年》)呼之欲出,考则有撞题危险且概率极大,不考情有可原。当然也并非没有“虎山行”的勇士,比如湖北卷第18题直面“热点”,虽然题目中规中矩,但小标题起的妙啊——“大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大国”给足了法国面子,“对外政策”又考察到了知识点,属于是“名利双收”了。

2.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100周年)

评价:考了,本身“国民革命”经常出现在山东卷,今年恰逢100周年,又有何理由不考呢?第6题以延安五老吴玉章(第18题论文标题为“上海·缩影”,其实吴老的一生也是中国革命史的缩影)答词作为题目背景。前文笔者怀疑此题是命题人对国民革命100年的致敬。

3.日内瓦会议(涉及法国+70周年)

评价:没考。

其他猜想点评:

1.儒家思想或将回归?

如果继续考察原始社会,山东地区作为海岱文明发源地,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明遗存作为丰富的命题资料。但考点可能不会像模拟题那样集中押宝“多元一体”。23年第1题即是例证。

评价:考察了奴隶社会的货币使用和商品交换情况,属于选必二内容,题目比较精妙,是15个题里面质量较高者。

2.抗日战争(太重要了,没有理由不考察。根据地建设?)

评价:尽管背景板作用,尽管没有直接考察,尽管考了洛川会议,但真考了。

3.宋明经济的特点

三件套:商品经济、农业发展、海外贸易

评价:关键词触发——“农业发展”,尽管选项是经济发展,但实质是农业,懂的都懂。宋朝、明朝出现,元朝再次出现(上次是21年选项“宋元时期”),这回仍然宋元时期,只是放到了题干。

4.工业革命(隐藏考点,不一定直接考,但会涉及相关知识点,属于必备知识)

评价:几乎没有考,小规律没了。

5.一战及凡华体系(众所周知,一战也是必备知识,重点是战后影响)

评价:第13题,果然,“一战”还是来了,并且和英国史直接相关,考的几乎就是战后矛盾。这道题和2020山东省二模第14题有异曲同工。山东卷为什么喜欢考一战?“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是否真实出自顾维钧之口不得而知,但一战和山东的渊源是有详细经纬的。一战,您可以永远重点讲(学),展开讲(学),反复讲(学)。

6.材料题:

18题:按惯例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史其中之一,本次倾向于新中国史(农业)

评价:新中国史(工业),对了一半。

25年:???

24年:新中国初期

23年:改革开放史

22年:新中国初期

7.可能涉及的选必知识:

①村落、集镇和城市

评价:

第5题四个城市,强行联系略显牵强(手动划掉);

第16题整个材料围绕古代城市和经济区考察。甚至材料来源自《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②文官制度

评价:没考

③选官制度

评价:关键词触发——“选官方式”。考察宋朝选官情况。

8.秦汉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从趋势和课标中得出,去年预测时谈到23年可能会延续这一趋势)

评价:小规律打破,有汉无秦。

9.经济全球化

评价:关键词触发——“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注意,选项直接照搬了《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22课第二子目标题。

10.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即便出现也是中等以下难度)

评价:不仅考了,考的很彻底。难度中等以上,低估了山东卷的创造力。非洲的考察可追溯到20年山东省二模第18题。又是省二模,巧合?关注真题,关注真题,关注真题。“李超们”出路,非洲真正的解放,山东卷,你真的,我哭死。把张载先生的四句送给您。

11.冷战

评价:第14题。长盛不衰的考点。

12.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民族工业)

评价:没考。

13.史书体裁与史料(隐藏的考点)

评价:新高考以来,山东卷从来没有在选择题里面直接考察过史观、史学常识、史料价值,这回是一种突破。

关键词触发:事件纪年(编年体、史学体裁)

14.大运河的变迁(真不考吗?)

评价:第16题图中运河可作为趋势说明的答题点。

15.欧洲思想解放运动(3+1)

评价:挺意外,想到会考3+1,但没想把空想社会主义和启蒙运动对比。

16.英国史,考察角度很多,比如奴隶贸易、世界贸易、绥靖政策等等,无需多言。

评价:参加山东新高考历史如果没有足够的英国史知识储备是对命题人的不尊重,这句话笔者重复了不止一次,快成“祥林嫂”了。

一次三道选择题,上一次还是在2015年,真“量贩式”:

第5题在华英国建筑师

第13题英国杂志

第15题英国商品进口额

2024年值得期待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山东特色的存续,17题中国近代史、18题历史短文的考察范围,19题世界史的考察脉络,古代史的两个出现问题(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少数民族政权的考察)。

评价:

1、继续没有山东特色,笔者表示遗憾;

2、17题鸦片战争印证了继去年近代史考察范围确实来到了1840年,近代史复习难度没变;

3、18题: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二选一;历史短文;

4、三国两晋南北朝:遥遥无期?少数民族政权的考察还是元朝,且属于背景板。这两块要彻底放手。


高中历史话船
长期专注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研究,主要分享研究心得,偶尔写写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