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2023 | 2024年 | |
1 | 百家争鸣之儒法结合 | 文明起源 | 奴隶社会的商品交换 |
2 | 秦汉的政治面貌 | 秦汉政治面貌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政治秩序变动) |
3 | 宋代社会经济新变化 (经济重心的南移) | 西汉至隋经济重心的东移 | 宋代社会变化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4 | 明朝监察制度的目的 | 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明清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政治根源于经济,反作用于经济) |
5 | 晚清外交观念的演变 | 洋务运动至大革命前夕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历程 | 晚清民族危机 |
6 |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共同点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潮 |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
7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土地政策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时代特征 |
8 | 二战后(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任务 |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体制 | 新时期工作重心的转移 |
9 |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目的 | 现代外交思想理论的内涵 |
10 | 西欧法兰西的王权加强 | 文明之间的文艺交融(通过战争等方式) | 史学研究的方法 |
11 | 世界物种交流 | 国际法 | 中世纪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12 |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流派 | 殖民国家的兴衰 | 空想社会主义和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 |
13 | 一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 | 《物种起源》和《资本论》的共同点 |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14 | 一战后英国的绥靖政策 | 二战后非洲的联合思想 | 经济危机后到冷战初期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
15 | 二战后欧洲的一体化 |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 二战后英国经济竞争力的衰退 |
16 | 隋代政区改革 | 清朝基层治理 | 汉唐“江南经济区”的变迁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7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解放与女权运动 | 晚清的救亡图存 | 鸦片战争 |
18 |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面貌 | 改革开放 | 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工业发展情况 |
19 | 早期文明的特点; 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差异 | 一战前后英国应对危机与挑战的策略和心态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
三年都考察涉及的点:
①抗日战争
②一战前到二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③英国史
④二战后的西方世界:法、德、美。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
⑥晚清的救亡图存
⑦近现代外交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