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感冒记

文摘   2024-12-22 23:58   山东  

医生也是肉体凡胎,当然也会感冒,和普通人一样,感冒后也会难受,并没有区别。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医生知道为什么会难受,就会少走弯路,也少了焦虑。

就在两周前,看了一天门诊,到了晚上,在室外接触了凉水,当时就感觉寒凉刺骨,一小时后,就开始肌肉酸痛,拉开了感冒的序幕。

在感冒病毒刚刚登场,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先普及一下感冒的小知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呼吸道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病毒,只要我们抵抗力正常,就会和我们和平共处。

我看了一天的门诊,自然也少不了这些病毒、细菌。这些病毒中有流感、副流感、鼻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还有冠状病毒,这些都是我们的老朋友,朝夕相伴,相安无事。

如果其中出现了生面孔,如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的身体免疫力就不认识了,就会打我们个措手不及,这就是三年疫情的由来。

随着新冠病毒的毒力越来越弱,人体的抗体水平越来越高,新冠病毒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了,这个所谓的“新冠”,就会逐渐变成“老冠”、“旧冠”。现在感染了新冠,基本就是个普通感冒了。

在没有全新病毒株出现的情况,只要机体的免疫力正常,我们是不会惧怕这些老面孔的。

所以,接触了病毒,并不一定会发病。但是那天晚上我因为接触了凉水,受了寒气,这就为病毒的趁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古人不知道有病毒、细菌,所以中医认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寒邪的助攻,即使有病毒,也不会发病。感觉中国古人的理论更有道理。当然,如果遇到变异的全新病毒株,人群普遍缺少免疫力,就有可能会导致不可阻挡的瘟疫大流行。

最近感冒正大面积流行,只要是公共场合,就少不了各种病毒。“风为百病之长”,只要别受风邪、寒邪,接触再多的病毒,也不一定会发病。

这种因受风邪、寒邪导致的感冒, 一般属于风寒感冒,治疗的时候要用温热的药,如荆防颗粒、风寒感冒颗粒等,喝霍香正气水、姜汤水也行。而某莲花清瘟,是清热泻火,针对热邪的,如有牙龈肿痛、扁桃体化脓,或许有用。

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热,我也没有测量体温,估计有39度左右,呼出气感觉都是热的,全身酸痛,和两年前新冠大流行时的感觉一模一样,凭感觉,这次做妖的应该就是新冠病毒。

虽然很难受,但觉得别人感冒了不舒服,咱也不舒服;别人三天好,咱也三天好,那就是正常人,这方面真走不了后门,搞不了特殊。我也没有吃感冒药,也没有吃抗病毒药,只是吃了半片睡觉的药左匹克隆,就休息了。

我一直认为,休息是最好的抗感冒药,那么安定一类的促进睡眠的药,也就是最好的抗感冒药了。

不管是新冠还是流感 ,最终打败它们的是我们的淋巴细胞,即我们的免疫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的恢复离不开睡眠 ,人的睡眠免疫细胞最好的恢复方式 。

这几年淋巴瘤的发病率在上升 ,这与人们的熬夜有很大的关系 ,就是因为这些人晚上不睡, 白天不醒,扰乱了淋巴细胞的节律 ,最终崩溃,导致淋巴瘤。

不管是什么感冒 ,只要我们把淋巴细胞伺候好 ,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就完全不用担心病毒会反了天 。

所以在病毒猖狂的初期,休息是最好的防御。敌进我退,慎重用退热药,因为发热是人体清除病毒,产生抗 体的过程,能不用就不用。实在太难受,就用点退热药,甚至短期应用少量激素都是可以的。

第二天,症状大大缓解,中午打车到单位,下车的时候,不小心又受点风。到了科里,又开始肌肉酸痛,我更加确信,这次发病的应该就是新冠病毒感冒。因为新冠病毒的特点就是短期内不容易清除掉,只要一受凉,就会加重。

现在新冠病毒导致的感冒全年都有散发,最近也没有异常增多。这次流行的还是以甲流为主,尤其是南方,主要是甲流,北方地区却是新冠和甲流交替。看近期的报道,全球都是新冠和流感同时流行:

我国还有个流感中心,每周都在像模像样地发布流行概要,上周全国报了114起疫情。总觉得与现实不符,漏报严重。

第三天,还是有低热,出汗,乏力。有同事打电话咨询感冒的事情。也是周一开始发热的,发病时间、症状和我基本一样。他问我是吃头孢好还是阿奇好?要不要做CT检查?回家要不要戴口罩?

虽说医生感冒后会少走弯路,也不是所有的医生对感冒都有清醒的认识。这位医生就是外科系统的医生,这些问题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疑问。

这两天咨询感冒的人明显增多,看来“流感季”真的来了,这也是我赶紧写这篇公众号的驱动力。

他是在周一发病的,到了周二,自觉有好转,但约好了有两台手术,在手术室里穿得衣服少,温度又低,结果下了手术症状就明显加重了。

我觉得这应该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如果是高危人群,如高龄、肿瘤化疗、血液病等情况,可以应用抗新冠病毒的药物,因为这类药不便宜,一般人也没有必要服用。如果考虑是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者观察也未尝不可。

至于抗细菌的阿奇霉素,或者头孢霉素,实际上是不对症的,后期如果合并了支气管炎,有黄痰的时候,再用也不晚。

我们一般认为,感冒后过了三天左右,到了该好的时候不见好,该减轻的时候,不见减轻,就应该进一步做检查了。开始就做CT,实在没有必要。好多人只要做了CT,肺上多少会些问题,未必需要处理,但对于某些心理脆弱的人来说,却深深地加重了焦虑。人不能活得太仔细,如果总担心地震,担心车祸,那啥也不用干了。

感冒早期最好还是少接触别人,尤其抵抗力差的老年人。

又过了一天,虽没有发热,但夜间老是出汗,肌肉酸痛,总觉得背部发冷。这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特点。

通过近两年对新冠病例的观察发现 这都是新冠后最常见后遗症,皆是阳虚的表现。如果不好好休息 就会留下阳气破散的各种后遗症 

对于西医或某些科学家来讲 说这个有点玄虚,其实人体就是一个臭皮囊 ,就像一个篮球,里面充满了你的先天元气和后天元气 ,新冠病毒相当于在这个篮球上扎了一个小针眼 ,不停的流失你的元气 ,结果就是不停的出汗,人也变得 没有精神 ,好多陈年老病也表现出来了。

那位同事又打来电话,他做了一个肺部CT,我看了一下,肺上也没有问题,他还测了新冠抗原,果然是阳性。治疗还是以休息,别受寒为主,做了这些检查,治疗原则还是如此而已。

对感冒有充分了解的话,就有这点好处,知道感冒后为什么难受,大约持续几天会好,这样就不会焦虑。门诊上经常有感冒后出现症状不到一天就来看病的,他们总担心“万一加重怎么办?”,“万一肺炎了怎么办?”,有的症状还没有我的严重呢,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

感冒后,除了别受寒,多休息,我一般会嘱咐病人要少进食,也就是少吃饭。我给病人的建议就是“多睡觉,少吃饭”。这和好多人的做法正相反,他们总觉得生病了要多吃饭才行。

其实感冒发热后人们食欲下降,这是正常人的表现。因为胃肠道黏膜也受到了破坏,吸收能力下降,这时吃下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就会胀肚子,反酸烧心,咳嗽也不容易好。尤其是喝稀饭 ,吃面条,更容易产胃酸,反流咳嗽。

这时吃饭还是以干的为主,饭前饮水,水饭分离,宁少勿多。水也不要喝太多,只要比平时略多,别缺了水就行,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了胃的吸收能力,同样会导致反流性咳嗽,夜间躺不下。

随后几天,症状逐渐减轻,夜间也不再出汗了。但咳嗽有加重,开始有痰了,即老百姓说的开始“发痰”了,是感冒快好了的阶段。这其实是支气管炎的表现,病程超过一周的时候,一般就开始合并细菌感染了。这时就需要应用抗细菌的药物了,我于是吃了四天的左氧氟沙星。

又过了几天,我到供应室送器械,穿得衣服比较单薄,中间要穿过一个长廊,当时就感觉有点冷,结果当天下午,就开始声音嘶哑,低热乏力,感冒 症状又加重了。

我就很奇怪,虽然新冠病毒短期内不容易清除,都快十天了,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反复吧!

后来想了想,觉得这次可能不是新冠病毒,很可能是感染甲流了。

 新冠病毒和甲流病毒是截然不同的两类病毒,互相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也就是说产生的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对甲流没有作用,一旦有机会,甲流病毒就会伺机发病。

这天顺便找我们科的刘主任摸脉,右脉偏大,阳明状态,于是买了桂肢汤,利用周未,喝了三天。

据刘主任讲,我平时就有阳明体质,只是在目前病态下表现得更明显了,此时正是纠正的好时机,平时敌人不露头,还不好消灭呢!

怪不得新冠后,好多人的陈年老病都开始又有感觉 了。有的人年轻时受过的腿伤,得了新冠后,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现在这次感冒 终于好了,也没有做什么检查,也没有吃抗病毒药,只是时间拖得有点长。

总结 一下:

1:这次的感冒,新冠,流感都有可能。除了高危人群, 一般人只要做到多睡觉,少吃饭,别受寒”,就是应对感冒的最佳捷径。适当饮水,比平时略多即可,不是越多越好。

2:一般感冒后都会影响食欲,但这批感冒对食欲的影响不大。但即使没有影响,也要少吃饭,毕竟病毒对胃肠道黏膜也有破坏作用,吸收能力大不如以前。

3:其实感冒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免疫力的加强离不开各种病毒的刺激,一个人长时间不感冒也不好,老百姓说的“小病不断,大病不犯”,就是这个意思,从来不生病的人,一旦得病往往就是严重的。所以发热的时候,只要还能坚持,尽量别用退热药,要珍惜这次锻炼免疫力的机会,别浪费了。

4:个人做法,仅供参考。我也尊重阁下多吃饭,狂喝水,用退热药,抗生素,做检查,甚至挂吊瓶的权利。行医多年,自知法力有限,只能影响一部分人,即“只度有缘人”而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4.12.22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身边的中医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