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是修行的功力之一,利用吃饭是非常好的锻炼这种功力的形式。郦波老师讲过一段佛家公案:
有一次,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吗?”禅师说:“当然用功。”
问:“怎样用功?”大珠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所有人都是这样,这与您用功有何不同?”禅师答道:“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说的是佛家理,道的是世间事。放下万般心头事,安心吃饭和睡觉,真不是件容易事,是需要修行才能练就的能力。
训练这个能力,讲道理和下决心是没有用的,要找个抓手才行,专心吃饭就是最好的抓手。
如何通过吃饭训练专注力呢?
前面说过了吃饭太快,反映了心情急躁,有的人吃饭并不快,但也不知道吃的啥就结束了。
因为现在的人吃饭多了一道菜,那就是“就着手机吃饭”,或者看着电视,甚至玩着游戏。饭菜里多了俄乌战争的硝烟,明星八卦的鸡毛。
现在吃饭时远离这些,竟成了一种奢望。心神关注哪里,哪里就工作。神不放在手上,就写不出好字来;打台球、练射箭,稍有分神就偏了;走路不专心还容易崴脚呢,甚至有人走路时听耳机,撞到车上,丢了性命。所以,吃饭时心神不在胃上,胃也不工作。
如果你能放下手机,关掉电视,通过饭菜的味道,体会到厨师做饭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还是急燥的,你的生活品质就很高级了。
一口分为三小口,就是“品”,“一大口”就是“吞”。有“品味”的人,和“狼吞虎咽”的人的区别就这么简单。
专心致志地吃饭,是一种能力,也就是“专注力”。
其实一个人生下来,都具有这个能力,“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说婴儿的专心劲是最强的。只是后来在生活的磨砺下,逐渐被打散了。现在没有艰苦生活的磨难,但是现在的孩子却用其它的方法破坏这种“专注力”:如,走路时戴着耳机;写作业的时候,听着音乐;一点小事就纠结没完,心神不宁;上个卫生间也要拿着本书。
等年龄大了,再来锻炼收神的能力,修复这颗破碎的心。站桩,静坐、书法、瑜伽,太极,无非都是在炼一种专注的能力。“积精全神”就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
这种专注是有回报的,几乎所有的成就,都是专注的结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少专注 于吃饭,胃的蠕动会加强。
有一本书《正念的奇迹》,说的就是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情,就会产生好多匪夷所思的奇迹。想让一个孩子有出息,有成就,专注力是最基本的素养。
专注,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胃。
专注,本身就具有动人之处。
专注,是幸福的来源。
专注也是有所成就的前提。、
有人反馈说,自从吃饭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后,肚子不再那么胀了。
既然专注力是有所成就的前提,那么通过吃饭练就这个能力,即养了胃,又容易考试得第一,工作后轻松就能做出杰出贡献,真正实现“功成身贵”,而不是“功成身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23.10.4
2025.1.19日整理
齐鲁呼吸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