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旁话健康-8:饥饿会损害健康吗?

文摘   2025-01-16 20:28   山东  

前面说了好多饮食过度的危害,建议节制饮食。《黄帝内经》中开篇即讲“食饮有节”,好多人就开始担心了,会不会饿坏了身体?这个度如何掌握呢?

其实适度的饥饿,不仅不会损害健康,还会有诸多好处。适当的饥饿会调动人体的好多潜能,反应会灵敏,免疫功能加强,意志力坚强。

如果一个人想多吃,能找出100个理由来,但如果能从内心里认识到饥饿的益处,就会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即“知行合一”

网上这样的文章很多,搜一下“饿治百病”,就会跳出一大串文章来。这一篇就提到禁食两天,可重启免疫系统。

当从内心里真正认识到饥饿的益处时,就不会急着填饱肚子了。饥饿是不舒服,但并不代表着不健康。

当然有人会举出一大堆减肥导致 营养不良,甚至丧命的例子。我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话说二战时,有个美国大兵在德国战俘营里饿得皮包骨头,最后只有32公斤,但人还是乐观的。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美国,当了邮差,后来当了邮政局长,直到2020年,94岁时才去世。

这位老先生瘦成32公斤的时候,还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是他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也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不经过这段磨难,他还不一定能活到94岁呢!

那些减肥导致死亡的个例,很可能是心态先崩溃了。所以,只要保持好心态,即使瘦成30多公斤,也没有影响到寿命,那饿得难受有什么好担心 的?

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平时一天少吃一顿饭,甚至经常练练辟谷,离这个程度还差老远呢!当你下次感到饿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这会激发自己的免疫功能,也不会影响寿命,至少会把体内过多的垃圾消耗一下,心里就会坦然面对了。

“饥一顿饱一顿”未必是坏事。我们的祖先在进化的过程中,经常是有猎物的时候吃得饱,没有猎物的时候,可能几天都要饿肚子。许多动物也是如此,北极熊更是吃饱了,能坚持数个月不吃。

有的人为了查体,早上空腹到了医院,忙活一上午,也没有觉得饿,但一旦吃开了头,就会吃很多。所以“饿”其实是一种感觉如同吸烟,身体不缺少这顿饭的能量。只要不产生条件反射,就不会饿,这是减肥的一个诀窍。这和“饥” 不一样,“饥”是真的缺能量了。所以我们说“饥荒年代”,而不是“饿荒年代”。

我们没有机会去经历饥荒的年代,如果能坚持一两天不吃饭,这也是对意志力的一种极好锻炼方式,也不用担心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就有一位成功人士到成都练习辟谷,两周后回到北京,从机场首先到了医院,检查了一遍身体,没有发现新的异常,以前不正常的指标也有了明显好转,这才放心地回家了。

这位先生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少吃了好几公斤的面食,好几公斤鱼肉,少参加了好几个酒局,少产生了一大堆的代谢垃圾,身体却比以前健康了。在省了饭钱的同时,也省了药钱。

当下经济不景气,好多人生了病,也不舍得去医院。那么平时做到“食饮有节”,省了饭钱也省药钱,不是挺划算吗?

莫言说,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如果没有饥饿,也就没有今天的莫言。

当然,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

在以瘦为美的时代,有的人并不胖,还在节食减肥,有的甚至丢了性命,这就是一种病态了,谓之“神经性厌食症”,是需要治疗的。这也是时代病,是“梅以曲为美”的扭曲心理的体现。如果有人喜欢,我只能用“同气相求”来解释了。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还包括过度的节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3.9.6

2025.1.16日整理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身边的中医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