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系列4
【如果一天下来,轻松地做到就吃一顿饭,何愁减肥不成功?】
【先说早餐:】
上一篇讲了早餐可以不吃,还把Dr Kealey拿出来帮腔说话,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再说午餐和晚餐
其实很多人也意识到了,晚餐要少吃,或者干脆像道家讲究“过午不食”,这样我们一天就吃一顿饭,我们的胃和胰腺也会有20个小时的时间处在休息状态,你的胃会多感谢你呀!积攒的消化酶和胰岛素足够消化这些食物,即使有糖尿病也会自然转为正常。我有一个同学就是按我说的,不吃早餐,也再也不用吃降糖药了。不过现在的人夜生活和古人不一样,“过午不食”难度增大。
网上搜一下“禁食两天”“禁食72小时”,会跳出一大堆的文章,内容大致是:“人体就会发出信号让干细胞重生”,“重建整个免疫系统”。“能再长一个全新的免疫系统出来”。这和手机重启是一样的道理。
免疫机能好转,肿瘤细胞也会害怕。有个极端的例子,有人因肿瘤骨转移,疼痛难忍,不想再继续受罪,于是开始绝食,但是坚持了20天,虽然疼痛依旧,但复查肺上的肿瘤有所变小。见下图:
这也不奇怪,最近很热的免疫疗法(PD-1)就是通过免疫重建对抗肿瘤细胞的。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饥饿感”、“寻找食物”是强大的进化驱动力,能激发出无尽的聪明才智,动物的“觅食”行为是每天的生活目标。我们现在食物获得太容易,这在人类进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变化,身体的免疫力、激情和斗志自然就弱化了。
“饱食过度,百病由生!”,而“饥饿”却“饿治百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要拎得清。想想这些,当饥饿来袭的时候,心里就泰然了。、
一天就给一顿?那会不会饿?
当然会饿了,减肥其实就是和“饥饿”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过程。
其实掌握了窍门,也未必会饿。
首先不用担心会营养不良,或者饿坏身体,了解一下辟谷或者斋月的过程就可放心了。只要没有重体力活动,每天吃一餐,其中的营养也够了,比以前生产队年代的三餐摄入的营养都多。
“饥一顿饱一顿”未必是坏事。我们的祖先在进化的过程中,经常是有猎物的时候吃得饱,没有猎物的时候,可能几天都要饿肚子。许多动物也是如此,北极熊更是吃饱了,能坚持数个月不吃。“天算不如人算”,没有必要到了吃饭的点,就产生吃饭的冲动。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不吃不饿,越吃越饿”,网上这样的疑问也很多,Kealey博士也也提到不吃早餐反而不饿。
有的人为了查体,早上空腹到了医院,忙活一上午,也没有觉得饿,但一旦吃开了头,就会吃很多。所以“饿”其实是一种感觉,如同吸烟,身体不缺少这顿饭的能量。只要不产生条件反射,就不会饿,这是减肥的一个诀窍。这和“饿” 不一样,“饥”是真的缺能量了。
假如有四个人走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又饿又渴,精疲力竭,他们突然捡到了一包饼干,每个人分了几片,其中A君没有吃,最后只有A君走出了沙漠。A君是有知有觉的人。
A君是本能地觉得不该吃,要么吃饱,要么不吃。也的确是这样,当一个人又累又饿的时候,吃一点食物,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就会升高,各种的消化酶也跟着分泌,但是又没有大量的食物跟进,相当于把胃肠道欺骗了一下,必然出现更加的饥饿感,以至于低血糖,严重的就会丧命。
有一天在下班时,匆匆来了一位患者,他有糖尿病,经常在餐前出现低血糖,每次低血糖都会让他很恐惧,却防不胜防。我发现这位患者因为胃不好,经常在餐前要喝一碗“暖胃粥“,一般是玉米或小米稀饭。接下来吃一些蔬菜、肉类,最后再少吃点主食。我分析是这碗“暖胃粥”,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又没有及时的吃主食,导致了低血糖。雪上加霜的是,患者一直在用一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更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种昂贵的药物没有改善他的病情,带来的却是痛苦的体验。后来停了这种药物,餐前不再先喝粥,先吃主食,再也没有发生过餐前低血糖。
所以只要不吃零食,及含糖分的饮料,但可以喝水、喝茶,就不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升高,即使有饿的感觉,坚持一段时间就适应了。这样就可以轻松做到一天减掉两顿饭,减肥则指日可待。就是减掉一顿也是成绩呀!
“要么不吃,要么吃饱”, 我们未必要象溥仪那样饿到偷东西吃,也没有必要“晚上吃的像乞丐”那么可怜,这样很难坚持下去。我们一天吃一顿饭,尽情地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愉悦。其它时间,就不要把食欲激发起来,不要看见食物,闻见食物的味道,即使墙上画的,也不要有食物。这种减肥不会很辛苦,也容易坚持。
“你吃饭,饭也在吃你”,当你在自助餐厅吃撑了的时候,觉得很赚,实际上可能失去的更多。“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理论上讲,在够用的前提下,省一顿饭,能延长三分之一的寿命。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乃尽力陈清道理,并非灌输某个结论。有共同感悟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亦有“下士闻道,大笑之”者,也不奇怪。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3.15
2025.1.14整理
不一样的医学观点
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