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水饭分离对健康的重要性,具体是如何操作呢?
我的作法是:
饭前先喝水,白开水或茶水都行,但不要喝鸡汤,鱼汤,蛋花汤等含有食物成分的汤。
过几分钟后再开始吃饭,以馒头、大米干饭、面包等固体食物为主,不要喝稀饭、面条、馄饨、拉面、麦片、八宝粥及牛奶、豆浆、奶茶、咖啡等稀的食物,也不要吃地瓜、土豆,芋头等容易产胃酸的食物。更不能边吃边饮水,或吃汤泡饭,这和稀饭就没有区别了。
当胃里空的时候,单纯的水很快就会到小肠中吸收,但如果混合了食物,胃下端的幽门就会闭紧,导致胃排空变慢。
这样就能做到饭前吸收水,饭后吸收饭,水和饭不会在胃里混合,即:“水饭分离”。
这样做的好处是:
1、不会把胃撑大
饭前喝水,水很快就进入小肠,接下来就不要喝水了,这时候即使吃两三个馒头,在胃里也不会占太大的地方。如果是稀饭、馄饨这些汤水混合的食物,就很容易把胃撑大,导致胃壁变薄,收缩乏力。这是当前好多人的一种状态。
2、排空变快、
不好意思,先普及 一点中医知识:
懂了:
要想长生,腹中要空;
要想不死,肠中无屎。
因为我们的胃是腑,吃下去的食物,要尽快排空,让胃休息,是最有利于健康的,也是养生、长寿的法宝。
而“水饭分离”就是让胃尽快排空最好地法宝。当胃的体积不大的时候,胃壁收缩有力,容易排空。并且胃内容物稠的时候,幽门也容易裏住食糜,挤到小肠中去。如果是胃里汤水混合在一起,呈水囊状,就很难排空了。时间一长,胃里的食物酸腐味重,一系列症状就出来了,腹胀,嗳气,咽干,口苦,胸闷,背痛,脾气大,不一而足。
这就是食物在胃里排空的模拟图:
3、不会反流
现在因食管反流,食管炎导致的症状太多了,好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是饮食习惯不良带来的。如果能做到“水饭分离”,就会大大减少食管反流的的发生。
4、不再“湿气重”
所谓的“湿气重”,就是饮食过度,消化不良,导致积食的表现。我们的胃是装食物的,脾是运食物的,吃得多,运不走,就会积在胃中,即“脾胃不和”,表现就是舌头肥大,水汪汪的,一圈齿痕,甚至地图舌,整天咽部粘粘的,痒痒的,有咳不净的白粘痰。
这就是地图舌,肥大舌:
当前似乎人人都是“湿气重”,如果做到水饭分离,胃里的食物很快到小肠中,胃清净了,胃黏膜有充分的时间修复 ,不水肿了,你的舌头也就不再肥大了,咽部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分泌物了。
人是一个整体,你的舌头,咽部,胃部的黏膜是同步的,里面什么样,外面就会是什么样。
搜索时发现有一本书,《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也在提倡这种饮食方法。看来早就有人认识到水饭分离的重要性。
我大致看了一下简介,也算是一家之言,感觉把一个简单的饮食方法,渲染得很复杂。这本书中提到一种做法是严格 饭后两小时再喝水,我认为这并不妥。
我在门诊上,经常需要做肺部CT,往往会把一部分胃也包括在内,这样胃内的食物状态也能看到。我很留意这个问题,经常看到有的人,饭后三四个小时了,胃里还有满满的食物,这种人如果还教条地饭后两小时喝水,水和饭又会混合到一块,胀鼓鼓的,半天排不下去,很不舒服。
请看下面这个胃,这位老兄吃饭狼吞虎咽,吃得饱,饭后两个小时,胃里还是满满的,这时再喝水,显然不舒适。
我以前也是告诉病人饭后两小时再喝水,后来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干脆让病人饭前饮水,这样相对保险一些。
如果饭前也没有饥饿感,说明 胃里还有食物,那就干脆空一顿,吃饭是为了不饿,既然不饿,为什么要吃呢?
老百姓还有一种说法,“饭前先喝一碗汤,不用大夫开药方”, 这其实是对“水饭分离”的另一种说法,下期再就进一步分析这种做法,以期加深印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5.1.9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