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元素”

文摘   2025-01-01 08:56   山东  

又一年过去了,

又一年开始了。

我把五年前的一篇公众号重发一次。

关于元旦。百度里的解释是: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

这个解释我有佐意。

事实上“元”和“首”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元首”一词,“元”相当于“0”,“首”相当于“1”,由“0”到“1”,也就是由“无”到“有”,是道家“从无到有”,“无中生有”思想的体现。数字“0”本身就是圆的,发音同“元”。而“首”加一偏旁,就是“道”,从“1”开始走,指总的方向路线,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精髓就在这里。

一元尹始,万象更新。“元旦”就是一年最开始的时候,从无到有的这个点。

我们经常说“元素”,却很少考虑 “元素”的含义是什么。

“素”的含义来源于道家的基本宇宙观,即“无中生有”。道家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最开始的无形的气所化生。期间经历了“易、初、始、素”四个阶段。

“易”是指世界最开始的状态,“未见气也”,连气也还没有产生,这时候充满了不可确定性,可以制订不同的“演变方案”。所以“易”在甲骨文的形状是一只小鸟,不停地跳跃变动,并非指“日月”。

“初”是开始有“气”了,“气之始也”,产生了一个推动力。

“始”则是指在原始的推动力下,开始成形了,所以“始”和“胎”在最初是一个字。

“素”相当于“素质”,形成了一定的物质了。有了构成各种物质的最小的单位。

以肝脏为例

易:就是干细胞;

:开始分化成为肝细胞;

:有了肝的形状;

素:好肝还是硬化的肝、脂肪肝。

  这里干细胞相当于“先天的元气”,不可再生,用完就没有了。补充干细胞,似乎有点道理,但未必有用。

小孩子生下来,是“易”的状态, 将来充满不确定性;

上学后,接受教育,有了自己的性格,就是“初”的状态;

毕业后,是工人、民工,还是科学家,这就是“始”的状态;

是个好工人,还是差工人,这就是“素”了,即具有的“素质”。

所以,“元素”的意思就是构成物质最原始的单位。

中国古代也没有“元旦”和“元素”这个概念,都是近代中国人才开始过“阳历年”。当初命名“元素”这个词的人一定对中国的古典文字非常有研究。

“元旦”这天并不是上帝从无到有新创造了一个世界,太阳还是昨天的太阳,地球还是昨天那个地球,只是从内心深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这条小蛇太着急,

金龙还没下班呢!

立春之后才能轮到你!

新年快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20.1.1.

2025.1.1日整理重发

齐鲁呼吸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身边的中医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