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说中医-26:有一种养生是“疱丁解牛”

文摘   2024-11-01 13:11   山东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篇课文,中学时学过,时过三十多年,今日重读,却别有一番感触。

庄子把这篇文章归到养生主,一定是养生的法宝,而庄子是千古圣人,一定是话里有话,文惠君最后听懂了,我们是不是也能理解呢?

话说庖丁以娴熟的技法,瓦解了一头牛后,文惠君十分惊讶,庖丁曰:别人一年甚至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而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和新的一样,是因为掌握了游刃有余的要领。

百度上搜一下“庖丁解牛”的词条,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却是“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果这么理解的话,那完全就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被庖丁醇熟的解牛技法所吸引,哈哈一乐,拂袖而去。如同看耍猴的并无二致,这很符合当前人们的快餐文化。

稍有用心者,体会到“游刃有余”的重要,以为挖到了宝,在官场上、生意场上世故圆滑、多方应酬,在不同的场合之间,大展“游刃有余‘之能事。

古人微言大义,庄子又是千古圣贤,这篇传世名篇,绝不是逗乐,更不是叫人老于世故,如果仅限于这个层面,那就太小看庄子了。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被收入了《养生主》呢?和养生有什么关系呢?

文章中的点睛之笔是“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庄子的本意是,人体就是一把刀,如果不断地和周围的事物对抗,逆于阴阳,冬天做夏天的事,夏天干冬天的事,不是“割”就是“折”,不是用力砍,就是用力掰,很快就会坏掉。牛的结构就是天地自然,“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如果顺应自然,不和天地对抗,即使用了十九年的刀,也会“若新发于硎”,和刚磨过一样。

文惠君听懂了,“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你是不是也领会了?是不是夏天还在吹空调,冬天还在洗桑拿?晚上不睡,早上不醒?

庄子要是看到百度上的解释,实在是无语,更有人游刃有余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实在是有悖于其“顺应天地、自然”的初衷。还有人把庖丁用的刀列为了古代十大名刀。实在是搞笑。

比文惠君所领悟的养生真谛更有意义的是,在这篇《庖丁解牛》的开篇有一段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是说我们可以做好事,但不要到出名的地步;我们也可以做点坏事,但不要触犯刑法。督脉是人体正中间的一条经脉,虽然在好坏之间漂移,只要不离开中间太远,是最为根本的宝典。

这是庄子道家思想的体现。现在的人,潜意识里,就想自己的名声大一些,不停的刷微博、发微信,甚至雇用水军,炒作自己的草根博客。“人怕出名猪怕壮”,有人却一心要做那头壮硕的猪;更有人铤而走险,不惜触犯刑法获取利益。图名图利,无非好与坏,适可而止,够用就行,才是“正经”,即“缘督以为经。”

故庄子开篇就郑重提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很多人什么都想得到,好东西都要吃遍,各地的名胜都要走遍,以有限的生命做无限的事情,身体最后会“殆已!”

故《庖丁解牛》是养生的名篇,绝不是叫人游刃有余地奔波在官场、情场中消耗生命,而是在顺应自然,在天地间游刃有余。如果能领会庄子的这番苦心,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让我们沐浴更衣,数息三次,以谦卑的心态,诵读《庄子·养生主》之《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朝代:先秦     作者:庄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7.24.

2024.11.1日 整理

齐鲁呼吸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咬文嚼字说中医》系列:(点击可打开链接)

-1:“咳”和“嗽”,大不同

-2:“消”和“化”,不一样

-3:“运”和“动”,正相反

-4:“心”和“意”,别打架

-5:“名”和“字”,有讲究

-6:“身”和“体”,两回事

-7:“道”和“术”,别弄混

-8:“和”与“同”,要分清

-9:“呼”和“吸”,藏玄机

10:“健壮”不等于“健康”

11:“艾”与“爱”的温暖

12:肿瘤治疗中的“疏”和“堵”

13:“思”和“想”,不一样

14:“医师”与“医匠”

15:有一种境界是“恬不知耻”

16:有一种情绪会“无中生有”

17:有一种行为是“居安思危”

18有一种智慧是“愚不可及”

19:有一个笑话是“剪矢留镞”

20:有一个世界乃“相由心生”

21:有一种旅游叫“境由心转”

22:有一类人仍在“郑人买履”

23:有一种效率会“事缓则圆”

24:有一个故事是“鸥鹭忘机”

25:有一类高人是“轮扁斫轮”。

26:有一种养生是“疱丁解牛” 

27:有一种提醒是“曲突徙薪”’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身边的中医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