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系列5
前面讲了大半天饮食过度的危害,那么饥饿会有什么影响呢?
道法自然,先来看一下大自然的规律:
一群狮子,吃饱后懒洋洋地躺在树下,不思进取。直到一星期后,感觉饿了,才想起来捕猎。越饿,越有动力。
饥一顿饱一顿,起伏波动越大,越是健康。可以说,饥饿,是健康的革命伴侣。
如果是动物园里的狮子,没有饥饿的相伴,也谈不上什么健康。不仅是跑几步就喘,捕猎能力下降,还会有三高、肥胖、甚至有骨质疏松症。
马戏团的老板正是利用饥饿,把狮子训练得服服帖帖。
所以,我上学的时候,越是家庭条件差,吃不上饭的孩子,越是学习好。饥饿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实,饥饿才是最伟大的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化到了今天,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的驱动力。在吃喝不愁的时代,人们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所以好多人就躺平了。那些所谓“啃老族”,如果扔在荒郊野外,饿得两眼冒绿光的时候,一定会变得比谁都勤快。
还是回来说饥饿与健康,这相当于磁铁的正负极,符合阴阳互根的道家理论,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饥饿,就没有健康。阴有多大,阳就有多大;越是饥饿,越是健康。山有多高,水有多深。
或许会有人断章取义走极端,“都饿死了,还谈什么健康?” 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可能信奉“宁当撑死鬼,不当饿死鬼”。所以在当下,大多数的生病和死亡事件,都与吃多了有关联。其实撑死的感觉,比饿死的感觉要难受多了。
饥饿会让体内的免疫系统重启,让免疫系统运行流畅;
饥饿会让体内的氧自由基燃烧殆尽,把代谢垃圾打扫干净;
饥饿会让心衰者减轻心脏的负担;会让呼吸衰竭者减少氧气的消耗;饥饿会让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饥饿会让体内基因突变几率大大减少;
饥饿会让胃粘膜得到充分的修复,会让消化功能蓄积力量,元气满满。饥饿会让饭菜更加美味,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所以会有“饿治百病”的说法,也有辟谷的疗法。
当然,饥饿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如同冬泳者跳入冰水中,短暂的寒凉,会换来一天的舒爽。
总结:
我们现在提倡吃饭要规律,一天三顿,到点吃饭,不饿也吃。这是人类聪明过头的表现。老天爷给了我们饿和渴的感觉,就是提醒我们吃喝的。那些“等到饿了再吃就晚了,渴了再喝就迟了”的说法,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是最害人的。
而“饥一顿饱一顿”可能是最有利于健康的。因为我们的先人就是这么进化来的。打着猎物就吃个饱,打不着就饿上几天。
想做野外的狮子,还是动物园里的狮子,这几乎是每个人每天面临的选择。既想过动物园里的狮子的优越生活,又想拥有野外狮子的强健体魄。
理论上讲,想吃肉的时候,未必会有肉,自己掌控不了;但守着肉不吃,却完全是自己说了算的。但又好像自己说了不算,如同戒烟,明知道有危害,就是忍不住,做不到。日子就在这一天天的矛盾中度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22.10.19
2025.1.15重发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