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人吃饭特别快,别人还没有坐下,他就已经吃完了。尤其是当过兵的人,在部队里养成了这种习惯。
他们还以为这是办事利索,工作效率高的表现,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也不值得炫耀。
一:
首先,吃饭快,是心情急躁的反映。以这种沉不住气的心情做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高效率。只有心平气和,有条不紊,才“事缓则圆”。
二:
其次,我们急火火地吃完饭,为了多干活,多挣钱,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是连一顿饭都没有耐心吃好,挣了一堆钱,就会享受生活了?我很怀疑。所以,把眼前这顿饭吃好,本身就是享受生活了。如果没有急事,吃饭也急火火地,那就更不值得了。
有的人,急火火地吃完饭,为了赶紧去练气功,练瑜珈。其实气功、瑜珈本身练的是一个心情,如果吃饭时都没有耐心,这些都是在作秀。
有的人到了周未,急火火地开车去郊外的别墅,为的是过一种慢生活,你相信吗?
三:
匆匆地吃饭,对胃的伤害极大。当人心情放松的时候,胃也放松,胃的粘膜红润,消化食物很卖力。如果是心情紧张,心不在焉,则内脏血液减少,粘膜苍白,几乎不蠕动。
你的心思不在饭上,吃什么也记不得;心思不在胃上,过后胃就疼痛以示抗议。
胃有个特点,那就是“容受性扩张”,慢慢塞满了,不难受,如果很快塞满了,就会收缩紊乱,导致反流,甚至 呕吐。并且吃饭快的时候,食物呈现团块状通过食管,导致食管松驰,更容易反流。
吃饭快,必然咀嚼时间少,没有充分磨碎,唾液分泌也少,吃下去的食物缺少了唾液淀粉酶的帮助,不容易消化。
我在门诊上,经常要做肺CT,往往会把胃的形状包括在内,我经常在CT上发现,有的人的胃撑得大大的,里面的食物还呈块状,根本没有嚼烂就咽下去了。
这位吃的是馄饨,馄饨皮没来得及嚼就咽了下去。做饭的人不管多么用心用意地制作美食,到他这里,都是一个味:
这位吃的是煮玉米,胃里的玉米粒还粒粒可数:
下面这位吃的是面条,胃里的面条形状还是长长的形状,跟蚯蚓似的,我怀疑他是不是端起碗来直接倒进了胃里。
下面这孩子才14岁,吃饭相当快,早早地就把胃撑得没有了弹性,胃壁薄薄的,胃里的食物都没有嚼碎。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现在就把胃搞坏了,还谈什么幸福人生?每个人可就一个胃,到现在也没有听说有移植胃的,坏了就坏了,可没得换了。
事缓则圆
回头再强调一下“事缓则圆”的道理,意思是想把事办好,就要慢慢来。
为了”科学“地说明这个道理,特引用一篇《细胞》杂志的文章:Repressive Gene Regulation Synchronizes Development with Cellular Metabolism,
《CELL》杂志很权威,很科学,大致意思是:
“将果蝇的代谢率降低50%,原本发育缺陷的基因突变,居然消失了!
这个发现有望最终应用于人类身上。如果能放慢癌细胞的代谢速率,或许我们就可以让它们变回正常,不再发生恶性增长。”
这篇论文很复杂,很高大上,其实就说了一个“事缓则圆”“大器慢成”的道理。
在一个快节奏的状态下,人的心态就会燥和烦,新陈代谢加快,细胞更新快,基因也会忙中出乱,最致命的是,基因出现的错误来不及修正,于是,肿瘤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既然节奏慢下来,不听话的基因也会变得温顺可爱,由此也可以说,当前肿瘤高发的诱因,我们不要总关注空气污染、食品添加剂等,很可能最主要的诱因就是”节奏太快“!
气功练习就是通过呼吸吐纳,放慢呼吸,放松身心;同理,放慢吃饭速度,亦可修心养性。
有人吃饭的时候,能吃出今天做饭的厨师的心情是高兴还是压抑,这种人的心态是何等的安静、细腻!会品味饭菜,才会品味生活。吃饭狼吞虎咽,却声称自己生活品味高,谁信呢!
心平气和,把每一餐饭吃好,慢慢体会饭的滋味,别枉费了厨师的一番心意,这本身就是在修行,不一定非得到山里、庙里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5.26
2025.1.21整理.
“齐鲁呼吸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