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旁话健康-16:新时期的“病从口入” -

文摘   2025-01-25 20:14   山东  

很多人都有感触,现在的人生病的比以前多了,而且稀奇的病也多了。吃得多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以前“病从口入”是指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得病。其实,即使再干净的食物,吃得太多,就会得病。

我们身体本来是非常精密的,进化来各种机制,如遇寒冷、饥饿、惊吓时,自有一套机制来应对,唯有面对“吃得太多”这个问题,身体的指挥官迷失了方向,因为在进化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提倡的是一日三餐,到点就吃,不管是否饥饿。明明不缺能量,仍然要吃很多。我们的消化系统要为分解、消耗、代谢、排泄这些食物而疲于奔命。

以前生活艰难的时候,身体把吃进来的能量细心地收集起来,葡萄糖转化成热量,蛋白质打碎后,分解成氨基酸,再做为原料合成自己的蛋白质,一点都不会浪费。

现在这种勤俭的作风仍然没有变,但是形势却大不一样了,异常丰富的营养品源源不断地运送进来,葡萄糖用不了就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大量氨基酸堆积如山,怎么也用不完,却不能任意地倒掉,一旦有机会,就很可能用来合成肿瘤了。

例如:假如正常人的气管黏膜细胞10天更新一遍,一个月更新三次,而吸烟的人,三天就更新一遍,一个月就更新10次,那么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就会增加三倍,这时,如果有大量多余的氨基酸,就会趁机合成肿瘤,所以,吸烟的人,正好吃肉也多,得肺癌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从远古时代开始,身体在饥饿的时候,才会产生进食的欲望,没有象现在这样享受过一日三餐,到点就吃的过程。想想草原上的狮子就行了,不饿的时候,不会去捕猎的。

想象中我们的祖先早上出去打猎,也许到晚上才能得到一顿饱饭,也许饿着肚子到第二天。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饥一顿饥饱一顿”过程中进化来的,到现在也没有多少变化。老百姓早就有“饿治百病”的说法。

饥饿状态是对消化系统最好的锻炼,我们现在习惯了一日三餐,到点就吃。由于条件反射,到点不吃就饿,这种饥饿不是真正的饥饿,而是条件反射形成的“食品依赖症”。就象尼古丁依赖者,见了烟就想抽一样,其实不抽也一样活,而且活得会更好。

所以现代版的病从口入,是指由于管不住自己的嘴,吃得太多而易得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11.16 .

2025.1.25日重发

齐鲁呼吸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身边的中医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