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饱受诟病的硬伤就是无法描述“气、脉”的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多人就不会相信。本系列就是探讨借助声学物理、AI声纹识别等技术,让中医的“气、脉”能够呈现在我们面前,建立起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这是我这十多年耿耿于怀的课题。现在分18期详述出来,供有志于此者进一步研究,也是为了方便交流。
(点击题目可打开链接,查看详情)
01
让别人相信中医,先得把人说服了,认可中医的基本理论才行。自己没有讲明白,硬生生地要求别人相信中医,是徒劳的。
我们希望用共振的原理,用当代“科学”的方法,让“气脉、经络”不再玄虚,不信请往下看。
02
我们为什么喜欢音乐?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身体中的每个角落里,一直在回荡着一部“生命交响曲”,这不是比喻,是真的声频。好的音乐能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受到我们的喜欢。这个发现与中医的气脉、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03
"万物皆共振",我们岂能独善吾身?所谓的脉诊,其实就是在用手指“听”脉搏的频率。通过大脑的“频谱分析”,与某种疾病状态对应。
04
血流的流动,并非靠压力,而是血管内部的共振能量。这股共振能量 就是中医“气”的本质。
人有五脏、十二条经络,每个八度音有“五音十二律”,分别与“五脏”和十二条经络分应。不多也不少。
05
说了半天人体内部有共振能量,是个和谐的共振体,那么这个共振能量是哪里来的呢?其实是从膻中穴发出来的。
这一期的点击量近9万,可见这个观点得到了N多人的认同。
06
通过研究“脉”的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知道古人对脉的认识真是太深刻了。古人早就知道人体四周有一圈圈的“等频线”,这就是经络的本质。
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这个共振状态,死了就烟消云散了。怪不得当代“科学家”们在尸体解剖上找不到经络的证据呢!
07
知道了经络的这个原理,就很容易掌握针灸的秘密。就知道为什么同样扎一个穴位,有的人有效,有的人就没有效了。
08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气场,却讲不出来“气场”是咋回事。其实,气场也是由人体的共振决定的。
09
这一期列举了8个用西医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 但可以通过用共振理论来解释,捎带着讲解了气滞血瘀的原理。
也不知为什么,这一期竟然有30万的点击量。而且广东人关注的比山东人还多。
10
好多信奉佛学的人通过诵读六字真言,身心得到了疗愈,却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一期就解开其中的秘密。
11
古人看来,音乐本来就是用来治病的,“乐”和“药”的繁体很相似。其实用现代理论来解释音乐疗法的生理基础,也是讲得通的。
12
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音乐界的BUG,那就是当前国际通用的音乐体系,其音高并不标准,需要做一个轻微的校正才行。
13
我们并没有“光说不练”。几年前,我们采集了部分患者的脉搏声音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病人,其频谱特点是不一样的。因为疫情,就没有继续。期待下一步有更大的数据支持。
14
如果通过物理设备,把古人脉诊的结果呈现出来,就可以让“扁鹊,华佗”再现了。
这需要流体力学、声学、中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希望能凝聚一批有志于此者,潜心攻关,“争取更大胜利”。
15
我推测,经络是古人在极其安静的状态下,通过 “内观”,体验到了自己身体的经络循行。
而现代人,被花花世界扰乱了心神,惦记着孩子上学朋友圈,业绩考核忙加班,哪有心思“内观”?反过来还说古人不科学。
16
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笑声,也隐藏着身体共振的秘密。
17
还不信中医-17补:为啥会耳鸣?(重发)
这个例子正说明“气脉”的本质就是共振,人体经络就是“等频线”。
18
还不信中医-18:举例说明, 用事实说话
通过生活中的几个事例,再次证明中医治病,真实不虚。
19
这和信不信中医关系不大,算是中医考古的内容,为中医研究增加点趣味性而已。
20
通过亲身经历的事例,说明中医是如何“接地气”的。
21
你咋还不信中医-续3:何谓中药?
没有中医理念,就没有中药。可见某些人提出的“废医存药”的观点是多么的无知。
总结:
当前发展中医药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领导人强调:“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天时、地利皆备,只待中医人的努力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4.6.16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可回看本系列的内容:
还不信中医-17补:为啥会耳鸣?(重发)
还不信中医-18:举例说明, 用事实说话
你咋还不信中医-续3:何谓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