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抓落叶》汤米·巴特勒:读这本书就像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同类

文化   2024-08-29 21:53   浙江  

生不过一趟旅途,
在体验它的跌宕起伏时,
也勿忘了选择它时的“初心”,
这样便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就去体验吧,赞美吧,享受吧!




半夜里读完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去豆瓣标注了五星。

老实说,这本书或许没有那么好,可是它给我一种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同类的感动。

本书有三条故事线交织并行,分别对应章节名《之前/之后》《在未来》和《艾略特》。

《之前/之后》是一个具有科幻色彩的寓言故事。人类其实是外星旅行者,身体是他们来地球旅行时暂时栖居的“船舱”。旅行者们自己挑选想要体验的人生,并在出发前被抹去记忆,回来后则需要提交一份关于旅行的抱怨和赞美的表格。然而,“船舱”的设计师担心旅行者们被美丽的地球吸引,永远不想离开,于是在心口开了一个洞,让旅行者们在感到空虚时想起回家。没想到这个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填满的洞,让旅行者万分痛苦……

《在未来》是一系列推想小说,以未来为舞台,讨论某种技术发明了之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比如我们发明了与死者对话的机器,比如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可以随时无痛自杀的按钮,比如我们可以把剩余的生命像器官一样移植给别人,比如我们发明了可以消除一切负面情绪的药丸……

《艾略特》是本书的主线故事,描绘了艾略特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的几个人生切片,以此勾勒出他一生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还会惊喜地发现两个充满幻想的支线故事与艾略特的两位挚友的关联,而它们亦是艾略特一生都在思考的主题。




有一种小孩,他们有着过于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以至于在童年时无法彻底地区分幻想与现实。他们面对世界时,就像是戴着一副AR眼镜一样,世界成为了一个充满神秘魔法的游乐场。

艾略特就是这种小孩。

他觉得庭院里的树会活动,他能从阴影中看到全身漆黑但友好的怪物,他相信林间空地上的一个木桩是通往“永恒之境”的门,而一块规整的无烟煤是钥匙。这些幻想对他来说就是真实,但他的家人和朋友却无一人能够理解,甚至用了一种近乎残酷的手段逼迫他变得“正常”。

我也是这种小孩。

七、八岁时,有一次,我在半夜家人熟睡时,拿着五色的弹珠去阳台,按照正五边形的规则埋进最大的花盆里,以这种我自己发明的咒术召唤去世的爷爷的鬼魂。或许是更深露重、月色迷蒙,或许是真实发生的,总之那时的我确信自己见到了鬼魂。我把这件事告诉了院子里的小伙伴,他们在第二天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爸爸。回到家,爸爸一脸凝重地问我为什么要用这种事情骗人,他没有过分苛责,只是从前提就默认了我在骗人。

我每天晚上在星际旅行的幻想中入睡,要么是躺进一艘向遥远星系进发的宇宙飞船的睡眠舱,要么是被凶徒击伤后偷偷躲在陨石的阴暗凹槽处入睡养伤。我的泰迪熊有自己的名字和人生故事,他们是我重要的朋友和星际旅行的伙伴,每个熊在飞船上都有自己的职责,我受伤时他们守护着我不让凶徒发现。当我的泰迪熊被家人未经同意送给亲戚家的小孩,我痛得撕心裂肺,家人只觉得小题大做,我却不知该从何解释。我同样无法解释为什么我睡觉时总是把柜子里所有的被褥都拿出来,在床上摆成某种奇怪的形状,那是我的宇宙飞船呐。

陪伴我二十多年、
一起去过无数星系的好homie兰可

这种小孩的童年孤独而痛苦,因为他们的快乐往往来自于那些亦真亦幻的体验,但却无人能理解,无人能分享。他们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平行的时空里,与其他人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空气墙。他们对其他人聊的话题和参与的活动兴致缺缺,而当他们提起自己的幻想世界,收获的总是不解和不屑。

于是逐渐地,每个这样的孩子都被贴上了孤僻内向的标签,他们也相信自己就是这样,完全无法想象长大之后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侃侃而谈的样子。他们还会变得自卑,为人际交往感到焦虑,常常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拒绝。他们从很小就开始思考死亡,因此看起来愈发地阴郁低沉,也愈发地不讨人喜欢。

艾略特的应对措施,是主动地封上自己的窗,强迫自己融入主流的生活方式,回避自己的幻想和“永恒之境”。他还试图尽力讨好身边的人,让他们能喜欢自己。

我想我比艾略特幸运的是,我的幻想世界尽管没有被理解和鼓励,但至少没有被硬生生地砸碎,甚至在写作文上意外地找到了一个存活的空间。记得一年级时,我写了一篇在茉莉花田里看见星星的作文,老师和爸爸都大加赞美,当然他们默认我写的是萤火虫,而不知道我真的进入了星群。后来,初中时,我把一切命题作文都写成幻想故事,中考前妈妈找语文老师聊我的作文问题,老师保护了我,她说我写得很好,没什么要改的。我直到今天都非常非常地感谢这位老师。

尽管如此,我依旧是个孤僻、内向、自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一个人际关系的低能儿。读到艾略特高中、大学和工作后的三段亲密关系时,我心有戚戚焉。我们都是在还没弄懂什么是友情的时候,就一头雾水地闯进了爱情的地盘,在年轻的荷尔蒙和被文化塑造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建立起底盘空虚的亲密关系。

直到有一天,一个同类闯入了这个人际低能儿的世界,他发现原来有人也是这样想的,原来有人可以接住自己对死亡、对永恒、对那些抽象事物的想法,就像萨莎邀请艾略特顺着安全梯爬上公寓顶楼彻夜长谈时那样。他们彼此接纳,彼此救赎,彼此铸造一段关系,让这段关系成为由幻想爬上现实河岸的梯子。

我在二十代后半段时,才遇到了第一架梯子,之后又遇到几架,借由它们,花了几年时间,渐渐明白了现实是怎么回事,也渐渐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渐渐能够从外界获得乐趣。虽然我依旧喜爱幻想,但我已不再排斥现实。打个比方,我最钟爱的作家依旧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科塔萨尔,是勒古恩、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但我也能够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大江健三郎了。

就在慢慢爬上现实的河岸的过程中,会在某一个时间点,突然像开悟了一样,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的爱,那些我多年来视而不见的爱,如今却如潮水般汹涌地冲击河岸。作者借书中人物说:「如果你运气好,人们会以自己知道的方式爱你;如果你真的非常幸运,人们爱你的方式刚好是你所期望的。」艾略特和我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突然发现自己虽然不是非常幸运,但也已足够幸运。

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惊讶地发现,艾略特的人生节点,与我的人生节点一致得令人惊叹:孤独而不被理解的童年、按部就班但深受死亡困扰的青春期、与同类相遇并相互拯救的二十代、突然觉察了爱的三十代……

故事的结尾,八十二岁的艾略特在萨莎死后,带着手枪独自坐船驶向了大海,在美得像钻石冰雹、又像舞蹈着的星星一样的海水中迷醉。这个结尾亦是现在的我非常喜爱的。

我可以想象有人或许会质疑,为什么一把年纪又早已与家人和解的艾略特最终还是自杀了?我的理解是,死亡并不是什么绝对丑恶、需要避讳的东西,死亡是一种自由,是踏上归途。人在满足地度过此生,在这个世界了无羁绊时,有自由地选择离开的权利。这样的死亡,甚至可以如那汪琉璃海一般美好、纯粹、动人。

我不知道作者写作本书时年岁几何,或许也同我一样尚未老去吧?或许在几十年后,我们的想法也会变化,但我不认为当下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是错误或不真诚的。作者把故事停在了在艾略特扣动扳机之前,或许也是故意为生死之思留出了空间吧。




成长轨迹与艾略特相似的人,或许都曾有过或正处于一种外界看来非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在一种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中加重这种“不健康的状态”。

但我现在逐渐开始怀疑这大约就是福柯笔下的“权力/知识”,意即权力不仅通过暴力或直接控制来施加,更是通过知识体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渗透和规训,从而塑造个体行为和思想。某些心理学知识或者主流认知就是这种“权力/知识”。当医生断言艾略特希望去“永恒之境”就是想自杀,当我的父母指责我写的作文太过阴郁,当艾略特感到不快时他的妈妈说:「非洲有孩子们在挨饿,你应该心存感激」,当我的妈妈说:“你不能老是说你很难受,你有什么好难受的”,都是成长经历不同的大人(并非故意地)在滥用他们从主流认知中获得的权力,但孩子无力反抗。

于是,成长中极为波折的心理历程,也就成为了我们这种人在这个实用主义至上的世界里长大的必经之路。但事实上,谁规定的逃离这个世界就等于死亡呢,谁规定的思考死亡就等于精神阴郁和心理不健康呢,又是谁规定的孩子就要天真无邪、快快乐乐,而不是时常感到难过呢?

但这终究是一个多数人用自以为是的“权力/知识”霸凌少数人的世界,是一个人少数人不得不面对更加艰难的处境的世界。

《之前/之后》的故事中有一个细节非常打动我。当旅行者在选择自己即将要赴的旅程时,他们并不是一味地选择那些顺利平稳的人生,反而是一些看起来充满波折和苦难的人生被旅行者们争相竞价,因为这样的旅途看起更加丰富有趣。

是啊,超脱出生死的维度看,人生不过一趟旅途,在体验它的跌宕起伏时,也勿忘了选择它时的“初心”,这样便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就去体验吧,赞美吧,享受吧!




. The End .


沙之书中的阿莱夫
书是美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