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这才是心理学》斯坦诺维奇: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文化   文化   2022-10-15 06:30   浙江  

当今科学最令人激动的尝试和努力,

就是寻求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

掌握这本书中的观念

将使你能够跟上追寻的脚步,

或许还能真正成为追寻过程中的一员。


作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1950.12.13 -)



一句话概括这本书就是:心理学是科学。

拆分成两句话就是:科学是什么;科学的现代心理学是怎样区别于伪心理学的。

定义科学的三大特征是:(1)系统实证主义的运用;(2)公共知识的产生;(3)对可解决问题的细查。

科学进步通常遵循这样的流程:理论→预测→检验→理论修正。

科学的目标就是对理论的修正和更新,这需要通过对可解决的问题的细查来实现,这也要求了科学理论应当具有可证伪性,而操作主义是保证该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系统实证主义是对理论进行预测和检验的方式。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安慰剂效应设置控制组、对样本进行随机分配,还需要注意区分变量间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是否具有多重原因。由于问题的多因性和复杂性,很多时候,结论的产生需要依靠聚合性证据,并且要确保新理论与旧理论具备关联性。

通过系统的实证主义得出的结论,还需要成为公共知识,以供同行评审,只有当这个结论具有可重复性时,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共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的最终成果往往是概率性的理论,并不能百分百准确预测每个个体的情况,不能忽略偶然性的影响。




本书共十二个章节,作者在第一章简述了心理学和科学的特征,而上文粗体的十个关键词则对应了第二章至第十一章的内容,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则分别从外界公众和学科内部两个角度总结了心理学的负面形象产生的原因,并强调了真正的心理学所应具备的科学属性。

也许可证伪性、操作主义、聚合性证据等专有名词乍看有些唬人,但在书中作者完全没有掉书袋,而是用最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翔实有趣的例子解释了每个例子。

这本书没有任何阅读门槛,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本书面向的不只是即将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人,而是一个更大的读者群——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任何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很舒服、畅快地读懂这本书。

没有任何阅读门槛,反过来说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浅显,如果是受过理工科训练的读者,大概率会觉得这本书里没有太多新东西。

就我而言,当我知道“心理学是科学”这个核心后,就没有遇到什么特别颠覆认知的知识点了。尤其是我之前读过作者的另一本书《超越智商》,在其中作者更系统、更详尽地谈论了人类的两种理性障碍,即认知吝啬鬼和心智程序缺陷,正是它们使人的直觉违背理性,在本书中,也正是它们使人本能地具有相信“伪心理学”的倾向。




不过,在第十一章中,我还是看到了一个十分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作者举了一个“红灯蓝灯实验”的例子,向读者解释概率统计的重要性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者需要预测眼前会出现红灯还是蓝灯,而他们不会被告知灯始终以70%红、30%蓝的概率出现。大部分被试者在实验中段就会发现红灯亮的次数比较多,并就此调整他们的预测。他们会在红灯与蓝灯之间换来换去,但保持约70%的次数预测红灯会亮,约30%预测蓝灯会亮。

乍看之下,这种预测方式没有什么问题,但若计算概率,就会发现,当红灯出现的概率明显大于蓝灯,且出现顺序随机时,一定是全部预测红灯的准确率最高。在此例中,全部预测红灯时准确率是70%,而以70%红、30%蓝的方式进行预测,准确率就只有58%。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率题,但却是反直觉的。

它说明即使一个人能够明显地感知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他进行预测的准确率却依旧不高。因为人天生有追求准确可能性的渴望,当人发现蓝灯有可能出现时,就不愿意完全放弃预测蓝灯,也就是说,人本能地不肯承认必须的错误。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基于概率性理论的统计预测,往往优于基于个体判断的临床预测。

这也让我想到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争。现代医学是基于统计的学科,接受任何医疗措施都不可能达到百分百的治愈率。而传统医学注重的恰恰是对于个体的临床预测,而没有统计学和概率论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医生就像是“红蓝灯实验”中的被试者,即使他真的医术高超,从经验中感知到病患确诊的可能概率,也容易因为人性的弱点而使误诊率变高。

就此,作者提出了「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这个颇具辩证性的口号,令我获益匪浅。




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作者对于心理学目前的处境忿忿不平,尤其是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较时,真可谓是怨念满满了。

首先,相比其他学科,同样作为科学的心理学要承受不必要的误解和非分的要求。

譬如,没有人要求物理学一步到位地给出时空的本质,否则就斥之为“伪科学”。但对心理学,人们就不断追问心智是什么、性格是什么之类的本质问题,并且对阶段性的心理学进展视而不见,转头相信星座、血型等等伪心理学对人的性格做出的解释。

又如,大家普遍接受医学知识是概率性的,不会在它对某个人给出的预测不够准确时,就怀疑它的价值。而一旦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心理治疗效果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人们往往就对整个心理学感到不屑。

作者的另一个怨念是,心理学的进展经常被其他学科抢了功劳。目前的科学研究往往是跨领域进行的,当这种跨学科问题的研究成果发表时,心理学家的贡献往往会被归功于其他学科。

比如,生理心理学家的成果被归入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家的成果被归入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工业心理学家的成果被归入工程学和商学,等等。

又如,许多心理学著作事实上被归入认知科学等其他领域,《思考快与慢》这个心理学研究成果获得的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

虽然我理解作者对自己行业的护犊子,不过这一点在我这个读者看来其实并不重要。都是科学知识,划分为哪个领域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包含心理学在内的科学整体的进步。

所以让我们复述本书的核心内容:心理学是科学,一门年轻的、正在进步的科学。





. The End .


沙之书中的阿莱夫
书是美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