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
进而接纳、包容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异,
是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心得,
也是这段旅程中最富兴味之处。」
我想每一个不合群的孩子都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为什么我和他们不一样?」亦即,「我何以不同?」
正如本书作者在书名中问出「我们何以不同」后,分别在本书的三个部分中探讨「人格特质:我是谁」、「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和「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回顾我自己的生命历程,在与「我何以不同」这个问题的纠缠挣扎中逐渐长大的我,似乎也走过了同样的三个阶段。
在童年,我一直生活在被同龄人孤立的状态中,老师对我的期末评语中总有一条是不合群,我内心中也总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到了青春期,自我开始萌芽、膨胀,我变得更加标新立异。当别人都喜欢周杰伦和五月天的时候,我就要听Slipknot和Lacrimosa;当别人读韩寒和郭敬明的时候,我就要逼自己读麦尔维尔和托马斯·曼;当别人都乐于结伴同行的时候,我告诉自己等待他人就是浪费生命、浪费生命就是慢性自杀,于是成为独行侠。
我意识到自己的古怪,然后主动地将它作为自我的标志不断放大,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优越感:别人越是觉得我古怪,我作为我,就越是自豪。在内心深处,或许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逻辑:是我主动选择了孤立他人,而并非我的个性不讨人喜欢。
在寄宿制高中的宿舍里,我遇到了非常包容热情的一群室友。她们的存在将我拉入了一个名为友谊的令我感到陌生的关系网,就像是始终被一根蛛丝悬挂在世界边缘摇摇欲坠的我,身边突然织罗起了一张密实的网。
还记得室友T对我说,你不是古怪,你是特别。那或许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开始正视「我是谁」的时刻。从古怪到特别、从贬义到褒义的小小翻转,就令我突然之间开始接纳自己。我可以是内向的,但不必刻意显得孤僻;我可以是向往深刻的,但不必刻意贬低日常;我可以是理性的,但不必回避友谊。
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年,我与同学W在北卡罗莱纳一座中国人不太多的小城“相依为命”。我们的友谊从吃吃喝喝,进化到彻夜长谈。一个个通宵,我们相互进行自我表露,从童年创伤到内心渴望,从最奇怪的歪理偏见到最暗黑的卑劣想法。
这段关系中,最令我感激的部分就是,我与她如此不同,但我们愿意听对方讲述。在一次次漫长的剖白和激辩中,我们或是如同从两个不同入口进入了同一座迷宫,最终在核心处的重点相遇,或是继续在各自的迷宫中徘徊,但至少因为不同视角的照亮而扩大了可见的地图范围。在讲述中我厘清了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在倾听中我则理解了她为什么会那么想。「我从哪里来」的答案,似乎也在这迂回往复的迷宫行走中,变得有迹可循。
在16年入职时,我曾做过一个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我拥有一种叫做“INTJ”的人格。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测试就是会在几年后风靡社交网络的“四字箴言”MBTI。
19年前后,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说INTJ是16种人格中最稀有的之一,人口占比仅2%。这个描述一下子戳中了我的优越感按钮,吸引我继续阅读对于INTJ的描述,结果令我频频点头、格外熨贴,原来我是这样珍贵又优秀的人啊。但当读完全文,我对于“独特”的向往却又驱使我开始质疑:虽然INTJ占比只有2%,但全世界有80亿人,那难道有1.2亿人都和我一样吗?不,我不相信,即使在这2%里,我也必是与众不同的。但既然如此,2%这个独特性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比例不也没有意义吗,他们难道不也拥有独特性吗?
正是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我开始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废寝忘食地研究MBTI理论。我研究它的来历、发展和目前不同的派别,包括卡尔·荣格的心理类型、MBTI创始人迈尔斯母女的原始理论、大卫·凯尔西的气质理论、约翰·毕比的毕比模型、琳达·贝伦斯的认知棱镜理论、Dario Nardi的人格神经科学理论等,因为要找出一个理论的漏洞,就必须首先理解它。
在从各大网站和书籍中汲取了纷杂的养分之后,我渐渐意识到,于我有用的信息或许只有三点:
1. 人与人有时候在认知偏好和行为偏好上可以有着几乎完全相反的极大差异,这些差异需要被尊重。打个比方,以前我或许会觉得从情感角度做判断是毫无道理的,但我现在承认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维度。
2. 尽管有偏好,但每个人都不是极端的,每一种认知过程和行为方式都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例如一个内向的人,也并非完全不需要从外部获得乐趣;一个更偏好用抽象理论理解世界的人,也并非毫不关注具体的现实生活。
3. 人的自我完善,就是要让自己身上的特质更有效地、协同地、平衡地发挥作用,让自己与自己不打架内耗,也让自己与世界、与他人关系同样保持健康。
这就是目前为止我对「我要到哪里去」的一些思考。当我意识到这些时,我看到的世界图景为之一变,从一堵高墙分割两侧,隔开无法理解的你们和孤立的我,变成一方没有围栏的花园,五彩的我们各自向阳生长。对「我何以不同」的纠结,也变为了对「我们何以不同」的好奇。
室友T、同学W和MBTI可以说是让我反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三个重要契机,但等候和迎来这三个契机,不但需要运气,还需要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长年挣扎。
我有时会想,假如我在十多岁时就有一个心理学上的导师或引路人,那会不会少走很多弯路,少跌很多跟头?
我无法真正代入这个假设,因为我知道踏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我,就不会是我了。
但我同时也真心认为,《我们何以不同》是一本足够成为让人开始自我探寻的契机的书。
跟随作者,在第一部分「人格特质:我是谁」中,了解大五人格和暗黑人格这两个经得起科学考验的人格特质模型,从不同的维度认识自己;在第二部分「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中,剖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在人格特质形成上的作用,接纳自己,也看到改变的可能;在第三部分「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中,遍览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弗洛姆、马斯洛、罗杰斯、凯利、德伟克等诸位心理学大师对于自我驱动力的思考,以大师们的思想之光驱散前路迷雾。
我认为这本书适合作为契机的优点有三。
一是结构完整。自我三问清晰地构成了本书的框架,而每一部分中小章节的排布也有着完整而顺畅的逻辑链条。例如第二部分对人格成因的阐释,就是先提出先天还是教养这个争论点,然后分别解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后提出「遗传提供可能性,环境锁定现实性」的综合结论。
二是与时俱进。本书出版于2023年7月,书中纳入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避免被已经推翻的理论所误导。例如,在阐述收入与幸福的关系时,目前市面上的著名心理学大都引用的是2010年一项研究的结论,即当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时,幸福感不再随收入增长而上升,但本书则增加引用了一个2021年的新研究,其结论是幸福感不再有一个“金钱饱腹点”,其原因则需要更多的探讨。
三是流畅易读。本书的核心内容改编自“看理想”App的音频节目《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在语言风格上也保留了音频节目所需要的适当的活泼和接地气,还使用了许多中国情境下的例子,因此非常适合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来阅读,久读不累。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如果被问到“学心理学有什么收获”,我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进而接纳、包容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异,是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心得,也是这段旅程中最富兴味之处。」
我想,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一定也会拥有这样的收获,也一定可以在从「我何以不同」的挣扎转向「我们何以不同」的包容中,收获一个更加可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