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的阿勒泰》李娟:我的阿勒泰为什么成了大家的诗与远方?
文化
2024-07-30 12:08
浙江
前段时间,剧版《我的阿勒泰》上线,在豆瓣斩获8.9的高分,炒热了今夏的北疆旅游业,让阿勒泰成为无数人梦中的诗与远方,也带着这本2010年便已出版的原著散文集一度冲上了微信读书和豆瓣的实时热门榜单。我没来得及看剧,也暂时无缘北疆,却还是被影视截图中那雪山、森林、草甸、奔马和少女的笑容所吸引,翻开了这本书。老实说,读完全书,我是有些许失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不好,而更可能是因为我对它抱有不恰当的期望。我不恰当地期盼一些更加完整、更加深邃的东西——期望看到本书豆瓣简介中说的「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期望看到作为“当地的异乡人”的作者一家与牧民之间微妙而复杂的羁绊,期望看到神秘的阿勒泰在她面前如何褪去面纱抑或如何保持神秘,期望看到作者对于这片美丽又危险的荒野以及身在此间的人类的独特思考。然而这些终归是我不恰当的期待,这本书则更像是一篇篇朴素的少女日记的合集,记录回家路途的艰辛,抒发对家人的深情,藏匿一些点到即止的情窦初开,耗散一些云朵、树木和辽阔大地引发的遐思。她的许多字句都闪着灵光——水是一汪清澈的空气、暴雨停歇后是第二场天亮、森林中的光线是深水中的鱼闪闪烁烁、绿色浓烈仿佛有着液体的质地,但更多时候却让我觉得她在努力地把事儿写得生动有趣,努力地把人和生活写得积极美好。就像在写命题作文,写《一次难忘的旅行》就必须让每个细节都显得非常难忘,写《我的朋友》就必须讲述我和朋友之间的三个友好互助的故事,写《我的生活》就必须在日常琐事后的结尾段落来一个升华。这些文字当然并非虚假,但其中的真挚却带着一种硬憋出来的劲儿,仿佛把复杂的生活挤进一根细长的管道,再整整齐齐地出来,而非让生活呈现出从稳定的内核向四面八方自由辐射的样子。青春期的我们或许也曾写出类似这样的文字。那或许是一生中感知最为敏锐细腻的时间段,那时的灵光乍现是之后再难寻觅的,却也因为被阅历的匮乏、思想的浅薄和自我内核的不稳固所局限,而无力触及生活和他人更复杂的面向,只能竭尽全力地抓住那些无比细腻的感受,化作无比美丽的字句。很巧的是,《我的阿勒泰》剧版的英文名译作《To the Wonder》,而书的英文名则是直译的《My Altay》,可以说,我不恰当地期待了一场充满拷问也充满惊奇的旅程,收获的却是一位少女对阿勒泰的私人回忆。
一个是,假如抛却阿勒泰的背景,这本书中还有什么吸引我的东西吗?另一个则是,为什么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成为了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诗与远方的完美代表(我也必须承认自己被这个阿勒泰所吸引)?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简单的美好。避开了自我的挣扎、辩证的反思和没有答案的追问,避开了与他者之间幽微的、灰色的、晦暗的部分,避开了一切太过复杂、深邃、庞大的话题,于是书中的阿勒泰被剥去了一部分真实,留下了另一部分真实。在这样的阿勒泰,天高地远,可以恣意地躺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哈萨克女孩飒爽扬鞭骑马飞奔,帅气的男孩随手弹奏美妙旋律,孩童亲昵地打闹玩笑,人们从夜半舞蹈到天明;开商店的“我”想去森林里玩耍多久就去玩耍多久,顾客会老老实实等待在柜台边毫无抱怨。这种抛却了人际社交、利益往来、生计糊口等等一切都市人日常必须面对的压力的生活,自然而然地透出一种美好来,用当下热词来形容,就是松弛感满满。所谓诗,所谓远方,不正是这样的没有现实压力的美好所在吗?李娟的阿勒泰,透过少女的眼睛和少女的笔力,消解了生活复杂的一面,提纯了生活真挚美好的一面,从而成为了大家的诗与远方。本书唯一打动我的一篇是书末的《木耳》。森林中的木耳,仿佛是欲望的象征,引来金钱和热闹,也引发争端、暴行和自然的反噬,它危险如苔藓上的蛇。这则故事被李娟写得像一个寓言,起承转合之间,人性的贪婪和无奈彰显无遗。假如只读这篇故事,绝不会有人向往故事里那个封了山后疫病肆虐、凶人横行的阿勒泰,但我想,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另一个面向的阿勒泰,这才是真实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