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潮汐图》林棹:支离破碎的蜃景浮光

文化   文化   2023-12-26 10:17   浙江  

这是一首浩渺氤氲的长诗,
只是它不属于我。

作者 林棹



首先须得承认,这部作品我没看懂。

这或许是我读过的最晦涩的作品,没有之一,甚至比维特根斯坦还难懂:语言很难懂,难懂到我希望有一个普通话翻译版本;意象很难懂,难懂到我希望出一个由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和博物学家联合撰写的笺注版本;情节描写也很难懂,难懂到我希望来个周公替我解解梦。

读罢,我收获的困惑比了然多、阻滞比畅快多、迷茫比愉悦多。

读前几十页时,我还是隐隐抱有期待的。

期待当我适应这粤语白话式的语言,便能明晰它背后保藏的好故事。期待随着故事时间向着当下靠拢,我便能在其中定位到更加熟悉的历史坐标。期待书中穿插着的几个远离主线、不明所以的短小章节各有其归属,减轻我的迷茫。还期待在后文中作者能赋予整个故事一副笔挺的脊骨,使我贯通其中内涵。

然而,这些期待皆落空。

以至于读到最后,我竟然忍不住有些生气

生气为什么一位普通话说得极好的八零后现代作家,偏偏要用这般晦涩到不近人情的文字书写。生气为什么本书宣传中称它是“南方写作”,却让身为闽地南方人的我仿佛被开除了“南方籍”。生气为什么我的豆瓣友邻们打出一水的五星好评,其中都是言之凿凿的美誉,而无一丝困惑,我自诩不差的阅读理解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嘲讽。当然还生气我用了两天时间读这十五万字,除了一滩支离破碎的蜃景浮光,不知还看到了些什么。



其实,单论故事情节,本书绝对称不上复杂:一只虚构之巨蛙诞生于十九世纪的珠江水上人家,从珠江走向广州、澳门以及大洋彼岸,以虚构之身游历中西方动荡的真实百年。

在我看来,本书的晦涩由三重障碍造成。

一是语言。

首先是粤语词和生僻字的人为阻碍。后记中,林棹明言1824年的粤英词典《通商字汇》是她写作本书的依凭之一。可以想见,书中用语与现代汉语有诸多差异。

其次是林棹文艺而诗化的文字风格。她惯用跳脱的短句、抽象的比喻、像雨点般密集的并列意象,以及突然转换的视角。这些对于不习惯读现代诗的读者来说,无疑也拔高了阅读门槛。

二是历史背景。

从书中偶尔出现的“一八XX年”的年代提示中,读者勉强可以明白这是个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故事。但作者以蛙的视角写作,因此刻意隐去了符合人类叙事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经过,代之以意味不明的词汇和描述。若是读这对近代历史不够熟悉,则往往容易跌入茫然境地。

例如第22章《大透明》中的“玄秘宫”,我是在豆瓣看到书友评论后,才知道它指的是英国的水晶宫,而整个章节说的是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想必书中还有许多令我困惑之处,都需要一份类似的注释才好理解。


三是广而散的思考。

我读本书时,常常被某句话或某个段落打动,盼望作者就此深谈,却发现后文中不再探讨此事。

例如,巨蛙生来不辨雌雄,却终在见到雌性生物的标本后,觉醒了自己作为雌性的本能,林棹写作了一场如天崩地裂般充满力量的蛙的排卵。我以为性别觉醒和女性身份认同会是本书主旨,却发现后文鲜少再次谈及此事。

又如,巨蛙在它的一生中经历了数次亲近之人的猝然长逝,每次死亡的发生都短促有力,令我动容。我以为死如何与生对峙,抑或死是真实、生才是虚构之类的话题将被讨论,却发现作者似乎并无此意。

再如,作者借冯喜之口与蛙探讨「海那边是什么」,令蛙思索「牢笼,有没有好的」,描述蛙渐渐「和一条锁链建立起关系……允许一条锁链对我的生活发号施令」。我以为对人生、对自由、对何为良好生活的思索该被提上日程,却发现它们只是转瞬即逝的思维片段,作者无意深入它们。

读作者的后记,有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一起行过真实和虚构的珠江、它流经的真实和虚构的土地、它汇入的真实和虚构的大洋。」以及「一种被称为“自然”的巨大整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逝,短促的我们只来得及取一瓢尝。」作者试图写的应是珠三角的百年历史、虚与实的游戏以及自然与现代化的对垒吧。我在读完后记后,承认这些确实也被书写。

十五万字中,好像囊括了太多太多东西,但这些东西每一个又都太泛泛、太轻飘飘,一抓就消散,凝不成稳固的内核。

或许正如林棹在获得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后的采访中所说:「我就是在写我的体验,我,这个物理实体,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东西。」这种对生命体验的广泛的书写,便是她的本意。而这种特殊的书写,也必将吸引一批欣赏它、喜爱它的读者。

或许应该这样评价这部作品才算公平:这是一首浩渺氤氲的长诗,只是它不属于我。




. The End .

沙之书中的阿莱夫
书是美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