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思想在批判与继承中前行
文化
文化
2024-02-27 00:11
浙江
幸运的是,第一次读到的《西方哲学史》就是一本上佳的作品。与前面五本书相比,本书除了更厚、更深、更系统之外,还有三个不同之处。此三处不同,或许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西方哲学史》(如罗素、梯利、斯通普夫等人的著作)的特色所在,亦是让我更加喜爱本书的精华所在。自然科学理论颇受作者重视:有一节内容专门呈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某些核心的科学分支的建立和发展;哥白尼和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以及爱因斯坦都有自己的独立章节;不止一次论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狭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康德的思想基础是牛顿的机械世界观,爱因斯坦的现代物理学引发了认识论从“把自然看作技术”到“用技术来看待自然”的改变,由是导致了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分家。三次科学范式转移导致的哲学转向书写得尤为精彩:天文学中由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范式转换使哲学思想从人类中心走向非人类中心;力学中由亚里士多德力学到牛顿力学的范式转换使目的论渐渐被机械论取代;光学中由视觉科学到关于光线、折射和透镜的科学的范式转换,使事物成了对象,而人类成了主体,主体性哲学正式诞生。本书还包含了各种人文社科的思想:对不同政治思想的探讨在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例如经济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极权主义等等;文本诠释学、历史编撰学、历史主义等人文学科的出现作为承上启下的节点,连接了康德的纯粹理性和黑格尔的辩证理性;孔德、托克维尔、西美尔、涂尔干、韦伯等一众社会学大佬,则为现代性写下注脚,也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打开了大门。此外,本书在西方思想的巨木之森中,还穿插进了几株古代中国、印度、阿拉伯的哲学之树,虽然涉及的篇幅短小,但毕竟占据了一席之地。根据译者后记,本书的挪威语原版名为Filosofihistorie(《哲学史》),英译本则把书名改为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西方思想史》)。当我注意到书封上的英译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个译名更佳,因为本书囊括的思想超越了我原本认为的哲学的边界。但细想之后,我却认为还是“哲学史”这个名字更加准确,因为本书是以哲学的视角看待这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理论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是对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冲击和洗刷,政治学、社会学及其他人文社科的发展则在不断修正着伦理学与认识论。这些学科的思想撼动着所谓的哲学思想,甚至成为许多哲学思想发展的根基,因此它们应当成为哲学史的一部分。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作者对于女性哲学家和女性主义的重视。波伏娃和阿伦特在书中分别有独立的章节。在大部分别的哲学史著作中,阿伦特的名字鲜少被提及,而波伏娃则往往是萨特的附庸。然而,她们的思想分明是独立且熠熠生辉的。波伏娃从女性作为“第二性”的视角,讨论了关于认同和承认的命题,此二者不仅是女性主义的根基,还是后现代哲学讨论的核心主题。阿伦特关于区别于劳动和生产的“行动”的定义令人耳目一新。行动就是自发地和不可预测地在世界上创造出新事物,而政治就是参与到公共领域中去的一种行动,此为“积极生活”。在古代哲学的末尾,作者为希帕蒂亚留出了位置。她是一位生活在古罗马时期的精通数学和天文学的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在暴乱时期去图书馆的路上糟人杀害。历史没有为她留下更多记载,因为妇女在古代被排除在哲学和科学活动之外;但历史也未能彻底淹没她的声音,因为她的学识,也因为她的幸运。此外,作者并不讳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大哲学家对女性的偏狭看法。柏拉图虽提倡男女平等,但这平等的基础在于其哲学思想中贬低生理存在的精神至上主义,因此他也对女性在私人领域中享有的生育孩子和抚养未成年人的能力表现出恐惧。亚里士多德的性别观是更为显见的女性歧视,他认为女性的智力和理性能力不如男性,因此妇女适合家庭工作,男性适合城邦工作,而家庭比城邦低级。康德尽管在哲学上坚持基于原则的普遍立场,却并未在政治上一以贯之,妇女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而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论证。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依旧受限于他们的时代,而点明这种时代局限性是必要的,以避免其拥趸的盲从。我感谢并支持本书作者没有忽视女性为哲学做出的贡献,也没有回避大哲学家对女性认知的偏狭。在哲学史中加入更多女性哲学家的声音,加入对女性主义的讨论,并非“政治正确”,而就是正确本身。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哲学思想的脉络。哲学就像从远古中走来的生物一般,在批判与继承中不断演化、前行。正如哈贝马斯所说:「他(希尔贝克)写的不仅仅是一部观念史,而是把每个观念都呈现为一系列相互交织的解题过程之产物。」以第一章第一节为例,说明这种「相互交织的解题过程」:以泰勒斯为首的第一代希腊哲学家以“发生着变化”为前置条件开始了哲学思考;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芝诺等第二代希腊哲学家则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质疑“变化的发生”;恩培多克勒等第三代哲学家在前两代的基础上思索“到底有没有变化”,最终采取了居间的思路,认为某些事物在变化,而其余的则静止;这种居间观念孕育出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即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不变),它在虚空中不断运动(变化)。这种哲学观念的迭代在我看来非常动人,有一种仿佛在观看一株植物从发芽抽枝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的美感。另外,在读本书之前,我便久闻原子论的大名,一直非常疑惑古希腊的天才为何就能一拍脑袋说出这么离谱却准确的预言。读完本书第一章,我才恍然大悟,一切并非无源之水。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断能看到这样的演进脉络。正如前面所述的变与不变之争,“理念论vs实体论”的本体论之争、“实在论vs唯名论”的共相之争、“经验论vs唯理论”的认识论之争等等,皆是哲学理论思辨前行的主干道。就在追随着各位哲学家的思想经纬前行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哲学观念也在不断涌动、不断更迭,而属于我的新的哲学疑问也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笛卡尔式的怀疑论和休谟式对因果的否定似乎难以反驳,我之存在的根基又是什么呢?文化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是否存在某种绝对的伦理标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是出路吗,若说伦理上的“真理”是在讨论中达成合理的共识,但又如何确保必定有达成共识的可能呢?读完全书,我对作者在导论中说的那句话有了更深的认同:「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问,这件事情必须靠我们自己来做,但别人可以在我们提问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