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三年级任务群名师课:《山行》《赠刘景文》

文摘   2024-09-16 10:13   湖南  



大家好,我是青荷,见字如面。

很多小伙伴都说不怎么会上三年级的课文,其实对于我这样十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来说,也一样是边学边上课。

因为教材在变,要求在变,然后很多时候留给我们教研的时间真的太少太少了,所以只能是尽力挤些时间来学习,而且最好是学到的内容是干货。

通过反复比对,挑选,我认为王乐芬老师执教的这节古诗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准备依照王老师的思路上这一节古诗课,如果您需要,一起来学习呀!绝对的干货哦!



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二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山行》咏景言志,《赠刘景文》借景劝勉朋友, 《夜书所见》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套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古诗《山行》《赠刘景文》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解诗题,知诗人。

1、齐读诗题,不拖音,再读。

2、说说诗题的意思。

点拨:古人喜欢以诗交友,常常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跟朋友之间的感情,一唱一和,所以这是一首赠诗。

3、再读诗题。

4、知诗人。学生谈自己对这三个诗人的了解。

点拨:刘景文是苏轼的朋友,你知道苏轼是怎么评价他的吗?

出示:无双国事士,慷慨奇人

猜猜刘景文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够被称为国士?

5、小结:国士就是一国之中最有才华的人。苏轼本身就是大文豪,他却这样赞美刘景文,可见刘景文真的是很了不起。

二、读古诗,品秋景。

1、个人读古诗,提问:诗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自由读古诗,圈画能够体现季节的景物。

3、交流。

★第一首:

叶,霜,“寒山”寒山是怎样的山?(注释是个宝,千万别忽略。)

总结:秋天就是这样草木凋零,这就是秋天的景。齐读一、二句,看看寒山之上还有什么?(小路、白云、人家)这首诗既有深秋的寒气逼人,又有云雾缭绕的生机勃勃。这首诗中的秋景果然被你们发现了。(板书:景)

★第二首:

荷花开败了,只剩下“擎雨盖”,“擎雨盖”指什么?(看图)为什么这样比喻?

看到这样的荷塘,我们不禁想起夏日的荷塘,可不是这样的模样。回顾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而现在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却凋零,变成了,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这就是浓浓的秋景,还从哪里发现了秋景?(菊花只剩杆子傲立在深秋。橙子黄橘子绿,是丰收的季节。)

4、读古诗。

三、“最美”,悟诗情。

1、在诗人杜牧苏轼的眼中,秋天最美的景色在哪里?圈出最美景色,和同桌交流。

2、交流第一首:霜叶红于二月花。

提问: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好看吗?诗人为什么这么说?

点拨:它再美也是叶子呀,怎么比得过二月的鲜花呢,这里面饱含了诗人特殊的心情。(师板书:情)

★追问:什么样的“情”呢?

★点拨:秋天百花凋零,这里确有像火焰一样的枫叶,这些枫叶是怎么变得那么红的呢?这里有个词叫霜叶”。

他们经过了霜冻,经过了严寒,它没有被打到倒,反而变得更红。你觉得这霜叶身上有没有特殊的品质?

这就是他热爱枫叶的缘由。它不怕霜冻,不怕严寒,却在百花凋零的秋天绽放出生命最美的红色,他不就像我们心中的砥砺前行的英雄吗?读古诗,读出赞美之情。

★小结:诗中的景物往往代表诗人的心情。它写的是霜叶,赞美的却是不畏任何困难的坚毅的精神。

3、交流第二首:最是橙黄橘绿时。

★提问: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橙黄橘绿”?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现在是丰收的季节,这丰收的喜悦是苏轼觉得最美的秋景。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橙黄橘绿”的美景。(看图)

★看,就是这样果实累累。秋天的丰收还不仅仅在这“橙黄橘绿”之中。果园里……田野上……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秋天的丰收?

用上述所说词填古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    时。

质疑:奇怪!苏轼讲了“荷尽”“菊残”,又讲了“橙黄橘绿”,他不是送给刘景文的诗吗?他到底想跟刘景文说什么?先来看看刘景文到底是谁。

补充背景资料:刘景文:大将军刘平之子,爱书成痴,满腹才华。命运坎坷,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年已五十八。

★补白小练习:58岁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58岁对古人来说已经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或者冬天。面对这样的刘景文,苏轼到底想借这首诗劝慰或者勉励他什么呢?补白小练笔,写几句劝慰的话。

刘兄呀刘兄,        

4、总结并朗读古诗。

这两首诗诗人写的是秋景,表达的却是自己的心情,也让我们做这经霜的枫叶,迎来人生的甘甜,再读最后两句千古名句。



听课感受

王老师采用的是对比教学,两首诗相同点是两首古诗都写的秋景,不同点第一首表现赞美之情,第二首是借景劝慰友人。

我记得自己执教《春日》和《清明》的时候,也是采用的对比教学,在对比中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古诗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实践。

如果用薛法根老师讲的古诗教学三个要义来评判这节课,似乎在诵读以感受音韵之美上还得使点力。

我也不是很懂这个音韵三年级学生是否能够懂,或许王老师这样设计正是符合了三年级孩子的认知吧!




我是青荷,一个爱学习的中年小姐姐,也是尘埃一样的普通老师,感谢每一位阅读者、关注者、点赞者、在看者、转发者……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愿我所思所写对你们有帮助,愿你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不平凡的自己,加油!



END










青荷小语
初心似荷
笃行致远




青荷小语
走了这么远,我想去寻一盏灯,或许它在文字后面,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脚边盛开的残丛小菊,将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走了这么久,我依然想寻那一盏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