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荷,见字如面。
每次听薛法根老师的课,在写下听课笔记后,我都忍不住手动输入薛老师的上课思路与设计,重温一次薛老师的设计,我觉得对于像我一样资质平庸的老师来说,非常重要。
喜欢薛老师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像我一样,用这样的“笨办法”去推动自己理清思路,思考流程,学习方法,模仿设计哦!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为导语,引领着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围绕“我与自然”的主题,本单元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单元内容联系紧密,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词语的生动,《读不完的大书》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于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文字稿系作者听课笔记整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猜一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猜“书名”
★读课题,提醒停顿,再次读。
★猜书名:读书啊,有时候需要猜,有根据地猜。猜一猜《读不完的大书》的书名。(学生回答,说依据,板书:大自然)
★出示句子并引导朗读: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2、猜“内容”
★猜要有依据,继续猜,大自然的书里有哪些内容?
★出示词组: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空中的浮云飞鸟 水里的虾蟹游鱼 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作者把它们整理出来,有条理地介绍,(引读)这么多词语,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概括?(世间万物)
3、猜“特点”
★学生回答并出示: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几个特点?什么是沉思?怎样地想才是遐想?
★齐读并回顾板书内容。
猜一猜——解读课文核心内容。
1、猜“好玩的动物”。
★一一猜出如下内容。
★提问:“好玩的动物”怎么写出来的?(声音、动作、特点、给人的感觉)
★世间动物万千,为什么课文中只写了三种?
★总结方法并板书:举例
2、猜“有趣的植物”。
★猜一猜,比动物多得多的是什么?(植物)
★打开书,阅读3-5自然段,思考:作者举了哪些植物的例子?用笔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书板书:花、草、果树、竹子和棕榈
★引导回顾板书:作者先写?再写?最后写?
★依次讲解这些植物有趣在哪里。
“花儿”: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
还可能有哪些颜色?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花儿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
还有哪些形状?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小结:写花,颜色有趣,形状有趣。
“草叶”:
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与写花有什么不同?(概括地写)
“果树”:
写了哪些果树?还有哪些结果子的树?果树有什么有趣的?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不同的时间,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
不同树上结的果子有哪些不同?
小结板书,过渡:作者认为最有趣的不是上面几项,而是“竹子和棕榈”。
“竹子”:
竹子是草还是树?秘密藏在下面句子里,自由读三遍。
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一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点拨:注意三个“长”,长得快的是草,没有年轮,竹笋可以吃,所以竹子是草。
竹子有趣不仅在于名字,还在于“情趣”。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情趣来源于人的遐想,读句子。
“棕榈”:
它是草还是树?秘密藏在这句话里。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看图,棕榈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只长叶子,不长(枝条)。理解“超凡脱俗”
读句子,它就像什么样的人?更有趣的在后面。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竹子的声音让人产生遐想,棕榈呢?(竹子写声音,这里写倒影。)
靠遐想产生情趣,齐读句子并回顾板书。
学习写作方法——遐想。
1、作者没有写比动物与植物多得多的东西,猜一猜是什么。
明确:没有生命的事物,比如:水、天空、土地……
2、阅读链接:《庐山的云雾》
没有生命的事物用上遐想妙不可言,师生共读文章,总结:这个有趣靠遐想。
3、仿写:两棵银杏树
(一句一句呈现,一句一句练习)
我的收获:
有网友问我为什么能够总结听课的板块,其实我觉得薛老师的课让人感觉整体性很强,通常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所以有的时候板块不太好总结,所以我也是自己琢磨着整理,因自己能力有限,不一定很恰当。
这节课不断让学生猜测,层层深入,让人拍手称快。我可以学得的方面有很多,重点如下:
1、不断猜测让学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学生积极思考,学习主动。“猜测”作为本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这一课里再次运用,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时猜测的有趣性。学习就是这样,不断勾连前面学过的方法,让自己的本领越来越强大。
2、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指向语用,读写结合。猜测体会描写动物的好玩与植物的有趣,而课内阅读链接课外文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遐想”的写法,老师层层深入:知晓“遐想”是怎样的想→文章句子怎样用遐想(写声音,写倒影,用遐想传达作者情趣)→课外文章怎样用遐想→学生用“遐想”的方法来写句子。
3、不要着急,要把内容讲透。我感觉自己上课很容易只求完成某板块的内容,而缺乏不断深入地引导,学生也缺乏深度学习。所以我重点关注薛老师是怎样步步引导学生的,我发现有几个可以借鉴的方面,比如:联系生活、对比、借助图片、猜测等。
薛老师的课总是让人感受很深,这节课活动内容是一个个点,薛老师借助“猜测”巧妙把这些“点”串联成“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的结构化思维非常值得我学习。
学无止境,步步向前,为自己加油!
附:听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