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
第268篇文章
本文字数:4300字
阅读时间:约9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聊学习这件事。
前段时间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东坡当年恐怖的学习方法感到惊讶万分。为了应对当年的科举考试,学子们必须熟读经史子集,肯发奋努力的学生甚至会把里面的文字整篇背过。这种做法想来也是艰难和费力的苦事,当初我们上学时即便只有部分课文要背,都已经饱受折磨,何况当初的他们要全部背过。而苏轼则是他们中的“卷王”,会把经书和正史完全抄写一遍!
不可否认的是,把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而且这确实对苏东坡大有益处,因为以后“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需要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绝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一般”。
可如今有多少人真正愿意这样做呢?倘若我们在布置暑假作业时,让孩子们把语文和历史整本抄一遍,估计换来的就是一篇哀嚎之声,指不定还会得到个别家长的投诉呢!
但人人又都羡慕苏轼,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后代也能成为一个如他一般才华横溢的人,即便无法达到如此高度,倘若能在某个行业中快速崛起,迈入金字塔尖的佼佼者之列,此生也便心满意足了。
可这世上既没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也没有《超体》中的新式毒品CPH4,所以想要拥有高水准的技术与知识,只能靠自身不断的累积。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到底该怎样快速提升学习效果呢?这里需要搬出“三性一师”的概念,即天性、悟性、积极性、老师。
天性 对学习速度的影响
老天在每个生物诞生之时都设定好了天性,所以它们几乎不需要费力,只需要正常发育中途不发生变异,都可成为某项技能的专家。譬如鸟的飞行技能、豹子的奔跑技能、鱼的游泳技能等等。而人也是一样的,基因的不同使得我们在某些特定的技能上,就是比其他人更容易掌握,甚至迅速迈入专家级别。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曾经有一门绝学叫“左右互搏术”,是老顽童周伯通在被困桃花岛岩洞15年中,在漫漫长夜中为了打发无聊时光而创造出来的绝顶功夫。一旦掌握这门功夫,就可以一心两用,在同一时间用两只手做不同的事情。
比如在丐帮大会上,郭靖凭借这一招就可以左手与敌人打斗,右手还能帮黄蓉解绳套;在大漠的小黑屋中,他甚至可以右手与裘千仞相斗,左手回挡欧阳锋;而到后来,他甚至可以同时用双手打出两套不同的降龙十八掌。
学习左右互搏术要闯过的第一关,就是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大家可以自行检测看是否有学习这招的天赋)。金庸在书中的解释是,心灵纯净者才能胜任,乍一听似乎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仿佛坏人学不会一般。
但其中的逻辑是,心思单纯而不谙世事的人更容易学会,而心思活跃而诡计多端的人反而不容易学会此招。所以傻头傻脑的郭靖能够学会,但是智商当世无敌的黄蓉却怎么也学不会;作为发明者的周伯通15年才有所成,但纯洁无瑕的小龙女竟然一教就会,破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了最快的学习者。
借这个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是想表达,每个人都潜藏着若干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赛道,只要踏上这个赛道,就可以跟郭靖和小龙女学习左右互搏术那般轻而易举。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对此颇有所闻,有的人天生就是嘴皮子溜,给个舞台就停不下来;有的人天生动手能力强,从小就各种拆卸拼装;有的人天生逻辑性很强,电脑编程轻易能上手;有的人天生心眼多,和他们谈判要特别小心……假使能遵循他们的天性给与助力,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如果想快速掌握一门技能,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天性符合。因为如果天性契合,学习速度可以达到最高;但假使天性不契合,就要掂量一下投入产出比了,不是说不符合天性的就一定学不会,而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跟天性展开对抗。
这就好比玩游戏时,一上来给自己设定了个Hard模式,是死磕到底还是另寻他途,这就需要自己权衡了。要知道现实中有多少人,已经因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一条不符合天性的道路而痛苦万分,惶惶不可终日了。
悟性 对学习速度的影响
一般我们会认为,天性会直接决定悟性,因为同样教知识,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则半天学不会,这种智商的差别不就是天性所导致的么?但在我看来,所谓的悟性指的并非是对知识的吸收率(那是天性决定的),而是一个人举一反三的能力,即基于新知识的输入,而对同类知识的巩固、再悟与整合的能力。
比如有的人在异性相处方面的悟性就很差,上次的矛盾产生原因是因为不晓得对方忌辣,这回便是因为不晓得对方讨厌香菜,下回可能出了错才发现对方不吃猪肉……悟性高的人在第一次犯错的时候,早就举一反三地全面探究对方的饮食习惯了,而只有悟性低的人才会在类似的事件中不断栽倒,成长当然会慢。
再比如学英语,词根fer是“带来、拿来”的意思,所以和前缀in(“内部、中间”的意思)拼合在一起的单词infer,指的就是“推断”(从中拿出来);而和前缀con(“联合”的意思)拼合在一起的单词confer,指的就是“商讨”(都拿来放一起)。
悟性高的学生,在接触到infer和confer后立刻就会举一反三,发现当初学习的inclusion(“包括”的意思)和conclusion(“结论”的意思)等组合也是此番规律,于是将过去很多单词都串联了起来,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而不会举一反三的同学只会死记硬背,于是他们永远会遇上新单词,忘掉旧单词,然后被前者远远甩在后面。
我之前听在电影发行公司的老朋友吐槽,说来了个新的发行人员,专门负责新片上映时对接路演明星,这可是许多年轻人求之不得的好活儿,毕竟整天和明星呆在一起,没钱赚也起码长见识,最不济也能发发朋友群炫耀一下嘛!结果干了仨月就辞退了,因为悟性实在太低,跟明星A对接时犯的错误,之后在对接明星B、明星C时又再次出现。但领导还不能骂,骂就是一句“我也是第一次跟人家接触啊”。像这样悟性差不知道举一反三的青年,是永远做不了专业的电影发行人员的。
所以想要提高悟性以增加某项技能的学习速度,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再单独看待一个知识点,而是将所有类似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但说起来简单,培养起来是真的难,因为这需要足够的复盘总结能力和联想能力做支撑,它们都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
积极性 对学习速度的影响
《进学解》里有句话,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哈佛校训里也有句著名的话,叫“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古今中外在勤奋的观点上近乎一致,想要成为人中龙凤,那就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大量堆砌,而那些鼓吹让人快速成功的,不是迷信就是传销。
而积极性的最大来源便是目标,要么达成目标后的好处足够吸引人,要么不达成目标后的后果足够可怕,两者加一起效果拔群。大多数人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积极性,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何而学。
比如在清朝时,给慈禧梳头是一份要命的苦差事,稍有不慎便要饱受皮肉之苦,所以大部分人听说要被安排给她梳头,脸色立刻就跟死了爹娘一样。
可有一个叫李莲英的家伙,却专门跑去京城的艳粉地区学习梳头方法,经过长时间的磨炼,不但掌握了各种花样的发型,而且还懂得了养发护发防脱发的技巧,后来甚至不惜净身入宫做太监也要抢到这份人人色变的差事,这种积极性就在于他很清楚学成后的好处有多大。
又比如2024年寒假时,我和我的团队在湖南怀化举办了为期7天山区支教营。吃完早午饭后,当其他孩子都在厨房边烤火盆时,有个叫旺旺的小女孩却始终趴在食堂角落的桌子上看手机。
后来才得知,旺旺的父亲在城里打工出了事故,落下残疾回村,母亲无奈进城打工并成为全家唯一经济来源。所以旺旺想要考到附近最好的中学,以期未来找份好的工作,用来改善家里的条件,于是每天都在拿手机上网课,在其他孩子休息时仍然争分夺秒,羽绒服里也从来都塞着课本。她的积极性就在于她很清楚不这样做的后果有多大。
(她甚至衣服里都一直塞着课本)
以前在性格色彩学院当讲师的时候,也发现来学习的人积极性很高,笔记本上记录的字数能超过平时三四年的总量,小组探讨时变成了话痨,下课后还追在讲师和老学员后面不断提问,那样子不禁让人觉得:“倘若他们当年能这么积极地学习,恐怕清华北大都考上了!”事实上就是因为他们在面临着现实的困惑和麻烦而迫切需要解决,否则也不会花钱来上课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学习一项技能的积极性,首先就要使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学,学成后能解决或者避免什么问题?如果实在想不出来,要么就主动创造问题,要么干脆趁早换一门技术吧。
老师 对学习速度的影响
假使前面三个都不具备,还可以依靠老师!
荀子的《劝学》有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好的老师因为在该领域有高深的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假使能投靠他们,首先从学习的起点开始就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其次在学习的开展上,还会像划水有了快船,疾驰有了骏马一般,达成目标的速度可想而知。
比如根据真人改编的电影《飞鹰艾迪》里,男主角艾迪的跳台滑雪教练是布朗森·皮尔里,他不但是技艺高超的前跳台滑雪冠军,同时还有专业的教学方法,所以哪怕艾迪笨拙得好像企鹅和炸弹,饱受专业选手的嘲讽,没有人对他抱有希望,布朗森·皮尔里也依旧让他成为了1988年冬奥会上闪亮的明星。
再比如电影《垫底辣妹》中,已经高中二年级的女主角沙耶加,其知识水平竟然仅相当于小学四年级,长期霸占年级倒数第一名,考上大学原本无望,但神奇的课外辅导老师坪田运用特殊的激励方式和教育手法,愣是让沙耶加的成绩在一年半的时间中开挂般飞升,最终顺利考上了日本名校庆应大学(相当于中国的武汉大学或同济大学)。而这个故事并非杜撰,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
所以想要在一门技术上快速提升,给自己找个好老师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如今自媒体泛滥,似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老师教给别人东西,但专业度参差不齐,教学手法五花八门,许多更是滥竽充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宁可多花钱,也要让自己参加高质量培训的原因。
作为一名长期在培训界混迹的人,自然也要朝着这样的名师去努力,但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是在掏钱报名前,不要听讲师和代理怎么忽悠,而是听取已经参课过的学员评价,并亲眼看一下对方的变化,这种无法被加工和修饰的客观事实,才是最值得参考的指标。
综上所述,假使我们同时具备天性、悟性、积极性,还能有一名好的老师带领,那么掌握一门技术并且成为其中佼佼者,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打个比方,如何让一株万寿菊长得又快又好?首先要选经过检验的良种(天性),其次要提供容易吸收的养分(悟性),主动增加光照的时间(积极性),再全程配上一个专业的植物学家用心栽培(老师),它要还长得不好,那才奇了怪了不是?
往期推荐文章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uimajiaqi
新浪微博:@鬼马书生蒋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