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
第292篇文章
本文字数:3900字
阅读时间:约8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误解与理解。
最近在看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之1964》时,被一个情节深深触动到了。在铃木汽车公司打工的女汽车维修员星野六子,喜欢上了附近医院的外科医生菊池,两人常常出去约会。但因为星野六子的内向害羞,所以不愿意将此事与老板和朋友分享,但她的一举一动却都被烟草店女老板看在了眼里。
一开始的时候,烟草店女老板只是怀着八卦的心在凑热闹,嬉笑地旁观着星野六子的情窦初开和鬼鬼祟祟,然而她在一次看病过程中,却听说菊池医生是个花花公子,不但每天在单位勾搭各种女医生和女护士,而且下了班后还频繁出入花街柳巷。
正是因为种种劣迹,他这位医学高材生才不断被各大医院踢出,以至“流落”于目前的医院。这让烟草店女老板大为震惊,出于对星野六子这个小辈的喜爱,她直率地告诉了星野六子这一传闻,并希望她当断则断,不要被渣男欺负。
最初听到这一传闻的星野六子也不敢相信,然而第二天的尾随跟踪证实了传闻:菊池医生在下班之后,竟然在众多美女的围拢与包围下笑呵呵地走进了小巷中的风月场所!
遭遇晴天霹雳的星野六子陷入到了重度的迷茫,跑去小酒馆宿醉,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而后续听到这一消息的铃木汽车公司的老板铃木则文,更是对菊池医生大打出手,毕竟自己是被星野六子的父母委托照顾好她的人,如今星野六子却遭渣男欺骗玩弄,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很快,儿科医生宅间史郎道出了真相,原来菊池医生是个极其善良的人,经常利用自己下班之后的时间到处义诊,专门给没钱、没保险,或因各种原因没有办法获得正规治疗的人诊治病情,这其中包括孤儿,流浪汉以及风月场所而患有特殊疾病的女性,而且全部免费。
很多医院因为经济利益的原因,严厉禁止自家的医生义诊,所以只有很有爱心的医生才会偷偷这样做,而这也导致了菊池医生不断被各大医院辞退,并且在如今的医院里饱受流言的诟病。
真相揭晓后,所有人都不再气愤于菊池医生的“拈花惹草”,也不再责怪烟草店老板的捕风捉影,甚至转而夸赞星野六子的眼光好,竟然偷偷谈了这样一位人品绝佳的对象。
而我在看到这样的情境反转后,内心是感触良多的,因为学习和教授心理学的原因,我见过太多因为误解和不理解而造成的关系崩裂现象,包括我自己在内,不但深深误解过他人,甚至也曾深受其害。
假使在误解产生后,能有类似儿科医生那样的人出现,站在旁观或上帝角度揭晓真相令误会消弭,便再好不过,然而在现实中,多数人没能享受这种“来自上天的声音”,甚至因为习惯性冷战和过于决绝,而抱着误会长久地生存下去。
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呢?最常见的有如下几个原因: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时,由于对事物、语言、行为的不同理解,容易引发误解。比如在阿富汗,伸出大拇指不是夸赞而是“滚”的意思,打枪的手势在美国则是“loser(失败者)”的意思。而除了地域上的文化背景差异之外,还有古今文化上的差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纣王自焚。
拜《封神榜》所赐,纣王无道昏君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他最后在摘星楼上自焚而亡,也标志着周王朝正式取代商朝踏上历史舞台。多年以来,许多人认为纣王自焚是出于战争失败后走投无路的绝望心态,与其被俘受辱不如自行了结,然而这是重大的误解。
在文明程度不高的周朝,祭祀和殉葬(比如纣王的“酒池肉林”)是常见的与诸神和列祖列宗建立联系的仪式,而受后世唾骂的人殉仪式(比如纣王的“剖腹取婴”)在当时则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只不过因为后世取消了这些惨绝人寰的仪式,加之周王朝要论述自己执政的合理性,便把它们全都扣到了纣王一人身上,打造出了一个枉顾人性命的暴君形象。
站在这个文化背景下,再看纣王自焚现象,就能得出真相。按照商人的宗教理念,这是一场最高级的献祭——王把自己奉献给了上帝和祖宗诸神!他当时心里想的其实是:“你们敢把老子逼成这样,现在老子把自己都献祭了,看老天怎么收拾你们,尝尝灭顶之灾厉害吧!”
所以这场自焚根本不是纣王走投无路的无望之举,相反,它是纣王最后的杀手锏,此时的纣王亦是高度自信的!这就是古今文化差异造成的最典型的误会之一。
预设偏见
个人的经历、背景或成见会影响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和理解,当人们带有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点时,更容易对对方的行为做出错误的解读。
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之1964》中的误解,有一部分就是基于此种原因产生的。一个单身男子下班后出现在风月场所,甚至还被众多女子热情搂抱,相信这一情节换成其他人,大多也会得出同样糟糕的推断。
同样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毕然曾痛哭流涕地说,自己小时候有次数学考试考了全班第一,结果数学老师说他是抄的,连同样在学校任教的父亲也认为他是抄的,于是让他在全校师生面前站了一个下午,这让他记恨了自己父亲一辈子。
这就是先入为主造成的误会,一个平日里表现优秀的好学生怎么可能会私下虐待猫狗?一个平日里为非作歹的坏学生,八成就是整个班级喧哗的挑起者,这样武断的判断在现实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沟通不畅
当双方表达和理解的信息不一致时,容易产生误解。语言的模糊性、措辞不当或缺乏清晰的表达常常是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如果某一方选择主动关闭交流通道,则更是会加剧误解的程度。
当初玩《八方旅人》时曾被一个情节打动。年轻的圣火骑士迈尔斯十分鄙视自己的父亲,因为当初同样是圣火骑士的父亲被传曾经临阵脱逃,甚至还把自己的宝剑给卖了,迈尔斯认为这些举动简直是侮辱圣火骑士的身份。他曾当着父亲的面儿指着他的鼻子指责甚至咒骂过他,然而父亲却没有说过一句话,这让迈尔斯坚定了传言的真实性。
然而后来真相揭晓了,原来早年有个村庄遭受了魔物的侵袭,迈尔斯的父亲不但单枪匹马把乡亲们救了出来,为了给他们筹集足够的食物,甚至还把自己的宝剑给卖了,但没了宝剑就相当于放弃了圣火骑士的身份,于是被其他人指责为临阵脱逃。
但迈尔斯的父亲无悔于自己当初的举动,所以从来不屑与他人解释,这就造成了与儿子之间长期的误解。而当这段误解除后,迈尔斯转而以父亲为荣,并拥有了更高于圣火骑士身份的信仰。
明明有机会沟通而消除误解,却因为彼此之间没有主动沟通、沟通方法不对、沟通深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误解未能解开,这种现象如果出现在亲密关系或重大项目上,其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这也是如今许多沟通表达课的基本逻辑——先学会理解,再学会沟通。
情绪状态、非语言沟通
除此之外,情绪状态和非语言的沟通也容易造成误解,因为前者会影响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而后者则是因为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无法完全代替语言的准确性,最终造成误解。
想要避免误解以达到理解,应该从两个大方向着手。
对于容易被误解的人而言,除非自己真的不在意,那么就我行我素地继续秉承“清者自清”,但如果你希望获得他人的支持与理解,那么解释的主动性、表达的清晰度和反馈确认就很重要了。
而对于容易误解别人的人,有两个诚恳的建议,一是要养成观察到对方行为后思考“为什么”的习惯,这种理性的缓冲有利于避免感性与武断的判断,防止以偏概全,而随时进行多方面的推测又能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关于这一点,请看之前的文章《误解与理解之间,只差一句“为什么”》。
另一个则是学习性格心理学。虽然很多心理学无法让我们变成读心达人或者“算命大师”,但它起码告诉了我们人性的丰富程度,不但人与人之间性格千差万别,同时每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也会因为情境和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当我们有了心理学的支撑,就会有效避免人际交往中“刻舟求剑”的现象。
举个例子。
江苏某公务员小张接手了政府一个价值100万的管理项目,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时间后终于顺利完工,他拿着报表进到领导办公室做汇报,言语中不乏喜悦之情,并说明了项目中的艰辛,希望获得领导的表扬和认可。然而领导在看了几眼报表后,面无表情地说了句“不错”后,转头丢给了他一个新的文件夹:
“最近咱们又接到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我觉得这个事情就由你来负责好了。我还有事忙,你先去准备吧。”
离开办公室的小张不但心灰意冷,甚至还萌生一股怨气:“不表扬我就算了,怎么还继续让我干活儿?这简直是压榨!”于是在接下来的项目中,他不再抱有先前的热情与积极性,最终未能取得好成果,也因此离开了公务员队伍,做小买卖去了。
多年后他接触到了性格学,才发现自己当初陷入到了误解之中。如领导那般性格的人,表扬别人从不靠嘴巴而是靠行动,而行动的方式就是成就别人,给予别人更多更好的机会。
所以当初领导的潜台词是:
“我很看好你,所以给你一个更大的项目,这个项目我没有给别人,是对你的信任,相信当这个项目完成后,你也能更上一个台阶。”
然而当初的小张不懂性格,误判了领导的态度,所以如今的他十分后悔,因为假使他当初能读懂领导的表扬方式,并且积极投入到第二个项目中,恐怕如今的自己已经平步青云了。
所以这就是学习性格与心理学的好处,它能极大地降低沟通的成本,提高沟通和理解的效率,避免误解的产生。很多人寄希望于学完心理学后能够影响甚至搞定对方,殊不知,真正需要学习的是“洞察”,因为当我们真正走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后,许多矛盾自然消减于无形,便也无须影响和搞定对方了,这是真正的除根。
参考资料:
[1] 李硕,《翦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
[2] Krauss, R. M., & Fussell, S. R. (1996).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E. T. Higgins & A. W. Kruglanski (Eds.),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pp. 655-701). Guilford Press.
[3] Gudykunst, W. B., & Kim, Y. Y. (1997).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rd ed.). McGraw-Hill.
[4] Hamilton, D. L., & Sherman, S. J. (1996). Perceiving persons and group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2), 336-355.
[5] Forgas, J. P. (1995). Mood and judgment: The affect infusion model (AI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1), 39-66.
[6] Burgoon, J. K., Guerrero, L. K., & Floyd, K. (2010).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llyn & Bacon.
[7] Ellis, D. G. (1999). From language to communication (2nd ed.). Erlbaum.
往期推荐文章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uimajiaqi
新浪微博:@鬼马书生蒋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