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非凡的创作力,为何开始断崖式下降?

幽默   2024-11-08 09:21   马来西亚  

这是我的

第300篇文章

本文字数:4100字

阅读时间:约8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创作这件事。


诚如大家所见,这已经是我更新的整整第300篇文章了。自打2020年5月29日至今,已经坚持更新了1624天,更新字数达到接近138万字


虽然最终没增加可观的粉丝数,而且许多文章到现在为止也仅仅几百阅读量,但能在如此低阅读量的“打击”下还能坚持如此之久,这本身也证明了自己个性修炼的成果,没有陷入到红色性格“没有认可和关注就不行动”的局限中,所以这一战绩着实令人感到骄傲。当然,也非常感谢那些长期坚持订阅、阅读、转发甚至还会打赏的朋友们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这四年来长期关注我文章的朋友,大概也会发现,我最近一年的更新速度明显下降了,而且新文章的平均字数也开始变少了。


事实正是如此。


根据我的统计,前100篇文章的更新,我一共花费了513天,总共写了46万字;101-200篇文章的更新,一共花费了505天,且总共码下54万字。然而201-300篇文章的更新,我却花费了606天,且总共才码下不到40万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因为我变忙了,也不是兴趣减弱了,主要是有一种强烈的江郎才尽之感。遇到一些话题,要么感觉自己早已写过相关的文章,再写一遍也没有太大新意,要么就觉得即便写出来也没啥意思,会更像是日志一般的碎碎念,干脆就不动笔了。



这固然与我的自我要求高有关,毕竟这世上有多少人真的愿意看我文章的碎碎念,甚至还记得我当年写过些什么?倘若我如今写出来一篇内容与过往八九不离十的文章,估计也没几个人指出来,于是又何必在意呢?但我骨子里的清高,一向拒绝这种自欺欺人,只顾数量而不顾质量的做法。


始终没有新文章可写,确实让人难受。因为一旦遇上好的话题,自己又有很多话可讲时,真的能进入到文思泉涌的心流状态,那种状态让人高度亢奋,即便写出来后无人问津,也依然认定自己汲取了足够的乐趣,顺带做了件值得的事。可如果长期进入不到这种状态,甚至连可以下笔的素材都没有,便会陷入到高度的自我怀疑。




有时我会为了找写作的素材,会主动翻找网络新闻。然而我却发现,所谓“江郎才尽”,似乎是很多人都在面临的困境


比如过往许多诸如陆川、冯小刚、宁浩那样的优秀大导演开始不断拍烂片了,成龙近些年的电影更是无一佳作,甚至还会出现类似《传说》这样试图傍《神话》的作品,上映后的风评甚至堪称断崖式的下降,他们被网友指责为“割韭菜”“恰烂钱”“卖情怀”。


诸如莫言、余华那样的大作家写出来的新作品也平平无奇,与过往的经典甚至有天壤之别,个别网友甚至怀疑是有他人代笔,因为看上去并非两人的写作水准。


哪怕是像歌坛传奇周杰伦这样的知名歌手,也陷入到了这样的麻烦。自打新作品《圣诞星》上线后,大量评论都是批评和指责为主,网友普遍认为“歌词苍白无力、曲风雷同,缺乏新意和突破性创作”,甚至还有网友直言不讳道:“周杰伦一直是天才级的创作者,但这首歌却让人感觉像是随便写的,缺乏了他一贯的深度和灵魂。”



我们无法明确其中的真实原因,但这些人创作能力大幅度下降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而江郎才尽很可能是主因。


最近脱口秀节目再度大火,许多脱口秀演员成为了网络热点讨论的对象。但如果你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老脱口秀演员的水平已经明显下降,甚至都无法站在舆论的焦点上,而许多新人却抢占了风头。


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老脱口秀演员的江郎才尽。于是我们看到许多老人干脆放弃麦克风,主动退居幕后,依靠自己过往的资历做起了选手们的教练,改“指导学生”了。



这或许是个延续综艺寿命的有效方式,但同时也佐证了他们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大家都是极度享受舞台的脱口秀达人,如果有机会有条件,他们怎么可能不希望自己站在台上持续发光发热呢?


能有持续创作力的人不是人,而是神,这是单靠勤奋而不能补足的,需要极高的天赋


但如果创作能力昙花一现,无法长久持续怎么办?那就只能依靠团队了。这是资本的惯用玩法,稍微高尚一点的资本方还会把原创者的名字打出来,起码也是“以资鼓励”,而对原创丝毫不尊重的资本方干脆就用挂名的方式,以低廉的价钱把新人的优秀作品买回来,转变成大明星自己的作品。于是人气歌手的团队帮着收歌,知名导演的助手帮着收本子,虽然要花点钱,但效率极高,自己不必用心创作,还能跟逛超市一样挑选。


拿脱口秀这个领域来举例。我当年混迹北京时就曾被《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的团队邀请供稿,专门给某几个明星写段子。看上去这是件很光荣的事情,然而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这是个“狗都不做”的压榨式工作。因为对方规定,创作的段子要多多益善,但只有被采纳并录入到正式的节目后才算被使用,然后才能支付报酬,而一个段子可能只有一两百块钱。



于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绞尽脑汁一个月攒出来了50个段子,结果只有1个被采用,那么你是否会选择继续呢?但实际上,邀请你供稿的还不是直接负责人,这里面依旧有层层盘剥的情况,可能最初的价格是每个段子一两千。


但“廉价牛马”实在太好用,自己不需要费心创作,还能定时定点拿到成堆的段子做选择,恐怕任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于是大量有创作能力、想赚钱的年轻人,就成了这一行业盘剥的对象。


这些现状从根上讲,一是创造力更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但他们缺少机会,二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人的创作力都会呈现下降趋势,可他们有的是机会。于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不平等合作就这样出现了。




我们不再谈资本的运作手法,而是要着重分析,为什么这些当初因创作力而闪耀的明星,后期的创作能力会不断下降,以至于陷入江郎才尽的局面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们不再痛苦


周星驰早期的作品为何经久不衰?是因为他许多作品演绎的都是小人物,而且极其传神,但如果深究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小人物根本不是演出来的,那就是他在重温自己的经历,因为他当年就是个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吃尽苦头的小人物,既然每个角色都是自己,又何需演呢?



所以周星驰的喜剧创作能力,恰恰是他早年痛苦经历的合集,而这也是后续效仿者很难超越他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没有过周星驰刻在骨子里的痛苦。


可惜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他早已脱离了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和资本严格地绑定在了一起,于是创作能力也断崖式地下降了。


作家也是这样。当我翻看余华的《文城》、莫言的《晚熟的人》、苏童的《黄雀记》、贾平凹的《暂坐》时,都让我倍感诧异:“怎么会写得如此拉胯?根本看不下去!”


当然我知道肯定会有朋友指责我“算哪根葱”,但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因为我可是他们过去忠实的读者,终究是能对比出来的。对比之下,像海明威那样越到晚年越写得好的人反而是稀世珍宝了。



最合理的解释,恐怕就是他们不再痛苦。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就是一个作家内心痛苦的集合。你看后主李煜,亡国之前写了那么多的淫词艳曲,有几句震撼人心的?但是亡国之后,写得那叫一个绝!为啥?痛苦!所以有时你想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作家,恐怕都得有段不幸的人生际遇。


然而恰恰因为早年作品足够好,使得他们早早摆脱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痛苦,写不出来好作品也便理所应当了。失去了痛苦的作家,就像失去了肌肉的运动员,如何再现当年的辉煌?你信不信,如果曹雪芹活在当前,他绝难写出第二本《红楼梦》来。所以对比之下,作家阿城就蛮实在,知道自己痛苦被稀释掉了,索性不再提笔了,免得狗尾续貂,闹得个身败名裂。


再回到脱口秀里的段子手,就会发现成名的段子手们再也写不出以前初出茅庐时那些充满灵性的段子了,他们当初是备受压榨的职场小白,是饱受嘲笑的社会异类,是生活不顺的贩夫走卒,他们很痛苦,所以有了苦中作乐的资本。



但如今他们真的不再痛苦了,因为他们己经名利双收,剩下的只是到处重复,接受鲜花与掌声就行了,那还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人生,主动体验痛苦呢?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如今春晚的相声小品那么不好看?恰恰也是因为创作者和审查者本身不痛苦,体察不到真实的民生,所以自然诞生不出当年《打扑克》《羊肉串》《老蔫完婚》那样的优秀作品,他们就像是参加脱口秀节目当领笑员的周迅,她理解不了自我嘲讽的外卖员,理解不了深埋在基金坑里的人,理解不了考研党,房奴和职场社畜。




讲了这么多,再绕回到我身上。


回顾过去1600多天,我认为自己之所以有很强的文字输出能力,主要是基于两方面,一是因为2020年之前的长期积累,二是因为2020年后的日常经历所刺激出来的灵感,前者是存货的整理与输出,后者是新货的生产与上架。


然而过去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的生活明显趋于平淡,既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鸡飞狗跳。对于一个生活在普遍艰难的2024年的年轻人来说,这固然是一件值得他人羡慕的好事,但对于有思想输出需求的人来讲,这就是一件坏事了。


而且看过我过去文章的朋友也都清楚,我并不是那种文笔绝佳,文学底蕴极其丰厚的写手,更不是如沈从文那样连吃条小黄鱼喝个豆汁儿都能甩出几篇美文,从中悟出人生哲理的人,我的写作风格更多是基于自己多年来的演讲技术,诞生于情感与情绪的碰撞,终至于观点和道理的输出。所以假如生活过于平淡,那自然就没有诞生文章的沃土。


或者说得直白点:我为啥写不出来?因为我也不够痛苦


这就很让人痛苦了!



但不论如何,还是这样跌跌撞撞地写满了300篇文章,这是个里程碑式的壮举,成就感终究还是很强的,试问有多少人一生中能坚持写下300篇文章呢?当然,绝大多数人也没有这种写作的需求,这世上也没有多少人会把写作当做爱好。


然而作为一名写了这么多文章的人,以及一位教演讲的培训讲师,我还是衷心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多用心体验,闲暇之余多做一些记录,不论是文字还是视频


因为人的记忆很容易消逝的,哪怕当下最强烈的感受,过段时日后可能也烟消云散了,所以当下及时和饱满的记录,可能也是未来随手获取的一种乐趣。毕竟很多时候,当我自己翻看过往的文章时,也会惊讶连连:“这特么竟然是自己写的?我当初怎么这么厉害!”


所以,300篇并非我写作的终点,它充其量只是我写作历程的一座丰碑,自我认可一番之后,依然要坚持走下去。接下来的写作注定会艰难,第400篇恐怕也要很久才能达成,因为即便按照目前的写作速度,可能也要到2026年,那时我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但那又怎样?因为我早已在过去300篇的写作过程中找到了价值和意义。


往期推荐文章

《100篇达成!如何打败拖延症?》


200篇达成!如何有持续的创作力?


《什么是游戏化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uimajiaqi

新浪微博:@鬼马书生蒋佳琦

鬼马书生蒋佳琦
欢迎查阅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