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全新解题思路出现了!

幽默   2024-09-13 21:38   上海  

这是我的

第291篇文章

本文字数:7200字

阅读时间:约14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戒网瘾这件事。


一次意外的求助


众所周知,如今的我把更多时间投入在了青少年的演讲培训上,所以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与许多8-17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他们的父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中不乏遇到问题后会向我求助的人,虽然这些问题大都与孩子的演讲能力提升无关,但只要需求不过分,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时间允许的话,我都会提供帮助并乐在其中。


在7月时,有位母亲对我诉苦说她的儿子痴迷于《第五人格》这款游戏,甚至主动采用了一些小伎俩,用父母的银行卡往游戏里充值了接近一万块钱,这让她十分恼怒。从常规逻辑上,我会判断这位母亲和过往其他父母一样,问我该如何修正孩子的这个问题,但她却出其不意地问我:

“蒋老师,你能不能开个课,救一下这群游戏上瘾的孩子?现在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你要开了,我们家第一个报!”


听到这番话的我很震惊,因为我原本只是想转几篇自己过往写的文章给她,谁料她竟然丢给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让我开个课?但我只是个教演讲的老师,且懂一些心理学,让我专门开一个针对青少年的戒网瘾的训练营,确实是为难我,于是我嘻嘻哈哈地敷衍和自谦了几句,便搪塞过去了。



然而她的这个想法让我思维活跃起来。作为一名30多年的游戏老玩家,作为一名做过4年游戏解说的人,我很清楚三件事:(1)如今许多孩子确实痴迷于游戏而无法自拔;(2)大量垃圾游戏充斥在市场上,且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架势;(3)许多孩子和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好的游戏


所以如果让我专门开一门课,告诉家长和孩子们如何选择游戏,那是驾轻就熟的,然而对于如何戒除游戏瘾的系统性方法,我却有些捉襟见肘。


现存方案的短板:间接且不讨喜


但我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转头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


我首先通过网络了解了大量目前已经存在的戒除网瘾的训练营,但结果让人失落。虽然杨永信当年针对网瘾少年的电击疗法已经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但类似的训练营却依然横行霸道,他们会改头换面穿着军人的服装,进入孩子的住所强行“绑架”到军训营地,短则一周,长则两个月,电子产品一律丢掉,吃苦受罪日晒雨淋,感恩教育天天上演,然而最终换来的可能却是孩子对父母抛弃自己的恨意,宁死不再来的决心,以及更严厉的自我封闭和网络沉迷



然而让人皱眉的是,这种训练营的短视频虽然被网民大量抨击,甚至被冠以“杨永信再世”的恶名,但他们却不愁招生,仿佛依旧活得逍遥自在,赚得盆满钵满。可想而知,网瘾少年的家长们是多么焦虑,他们已经被逼得毫无办法,所以明知那是火坑,也要把孩子推进去,寄希望于涅槃重生的奇迹出现


还有一些训练营虽然没有这般强硬,但依旧会把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放在课程的首位,倘若孩子能最后站在台上对父母痛哭流涕地忏悔,然后赌咒发誓说自己以后再碰手机就是王八蛋卖国贼,就真的“洗心革面”了一样。



然而这种效果真的好吗


我虽然没有以学生或家长的身份参加过,但我表示高度怀疑,因为戒除网瘾和励志学习之间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感恩父母和接触网瘾之间也毫无瓜葛除此之外,在那种训练营里,游戏的问题仅仅是其中一个版块而已,对此的探讨程度并不深,仅仅是拿出来招生的噱头而已。


但我发现有职业电竞团队竟然也开了戒网瘾营!他们的做法是让喜欢玩游戏的孩子来到他们的训练基地,完全模拟专业电竞选手的训练作息与内容,然后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产生两种心态:


第一,因为每天早晚都在训练而感到厌恶;第二,因为被高手狂虐而自信心受挫,最终联合起来实现“劝退”的效果。而在他们的宣传视频下,有许多家长热切响应,询问报名方式。



然而我把这个宣传视频丢给了自己认识的游戏从业者们,他们对此却嗤之以鼻。


一位在《英雄联盟》职业战队工作的朋友说,这个做法利用了家长不懂游戏却反对游戏的心态,因为在那种训练营里,只能打消孩子不再玩那款游戏的欲望,以及未来做职业选手的执念,所以离开训练营后,孩子可以继续玩其他游戏,而且未来不做电竞职业选手就行了,那么该上瘾的还是会上瘾,家长关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而另外三位在游戏产业深耕多年的朋友则坚定地表示,试图通过仅仅几天的训练营就让一个孩子不再玩游戏,完全是痴人说梦。


这些年来,有那么多科学家在不断完善游戏上瘾机制,帮助游戏公司赚钱,而爱玩本身也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们要想同时跟孩子的天性和全世界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做对抗,勇气可嘉,但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游戏上瘾的问题如果那么好解决,现如今也不会有那么多家长为此头疼了。更何况,很多家长连玩手机刷短视频都戒不了,还指望自律性不强的孩子去戒游戏么?


瞧吧,调查了一圈之后我却铩羽而归,甚至开始灰心丧气。



家长与游戏,已形同水火


诚如我之前文章里所讲的,目前游戏产业的经济地位似乎无法撼动。《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指出,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全国用户规模达到了6.68亿人,而纳税金额达到了760亿!


760亿什么概念?要知道在2023年,中国石油的纳税额为693亿元,茅台的纳税额为300亿元,760亿可以造三艘航空母舰!


所以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国家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你愿意因为那些父母的呼声,就砍掉这个稳定的税收来源,并且迎接几百万从业人员下岗再就业的压力么



在国家开始重视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国家甚至开始反向操作,从过去对游戏产业的严打变成了支持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了,所以家长呼吁打击游戏产业的声音更是不可能被采纳。


而现如今,随着《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游戏对文化产业的重要价值,所以可想而知,在未来几年,游戏只会更大范围内侵入孩子的世界,家长只会面临更多来自这方面的挑战,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已形同水火。



来自海外的全新解题思路


然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目前攻读的是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教育专业,在我们学院有一位知名的教授Prof. Ts. Dr. Tan Wee Hoe(陈伟豪),他是马来西亚游戏设计方面的知名专家,同时也是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专家,于是我带着自己的问题找到他,问他有无办法解决中国大量家长面对的困境。


因为他自身是海外华裔,家人也是中国籍,这些年也带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学生,所以对中国的现状十分了解。他理解中国家长的困惑与压力,也重申了游戏上瘾机制的完备性与难以对抗性,但他提出了两个让我眼前一亮的见解:


01

除了游戏上瘾机制外,

其实还存在游戏脱瘾机制。


世界上早就有这样的科学方法让人从游戏中脱瘾了,毕竟大家如果一直玩某款游戏上瘾,那么该公司的其他新产品还怎么赚钱?其他公司又要怎么赚钱?这不就成了垄断吗?所以游戏脱瘾机制应运而生,而且这些都被暗植到了当前的游戏之中,只不过大多数老百姓没办法了解这种商业机密罢了。


那么如果我们在培训中既教孩子上瘾机制,同时又教孩子脱瘾机制,对比之下是不是会更高明?


02

让孩子从玩游戏

转变为设计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孩子们爱玩游戏的天性无法泯灭,相比于对他们进行直接的教育和管控,为何不让他们基于对游戏的喜爱转变为游戏的设计者呢?既然游戏产业接下来要蓬勃发展,如今中国的就业压力又那么大,那么让这些未成年人提前感受一下游戏设计的工作,是不是就能敲开一个全新的职业赛道,并赢在起跑线上呢?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如果要设计出一款好游戏,那就必须得掌握科学的游戏上瘾机制和脱瘾机制,这不就相当于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并让他们实际运用起来了吗?



这个构想在抵消青少年网瘾上的效果究竟如何,我无法预料,但陈教授的这一提法确实让我热血上涌,作为一名喜欢游戏三十多年的人,时至今日我仍然都在玩别人设计的游戏,从未有过自己亲手设计的游戏作品,所以我很清楚这种营对孩子们的吸引力。


同时我也很清楚“堵不如疏”和“打不过就加入”的逻辑,有多少孩子愿意听父母唠叨的那些关于学习的大道理呢?有多少孩子喜欢坐在教室,听心理学的专家教授循循善诱的讲话呢?


假使能在玩乐和创造中同时把游戏让人上瘾的机制掌握了,同时还能借此知道游戏的脱瘾机制,甚至还能有丰富的职业体验,孩子与家长岂不就此达成了双赢



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决定邀约陈教授,共同开启一个全新的青少年培训项目——游戏设计师职业体验营。而很开心的是,陈教授非常愿意参与这件事,不但会帮我们在筹备上做专业的指导,同时还会参与授课。


训练营的5个特色玩法


在密集且精心的准备下,第一期就这样顺利地展开了。因为这是个创新的史无前例的项目,所以我们首期为仅仅3天的内测版本,仅限24个孩子,邀请的绝大多数是愿意相信我们“少年志”品牌的孩子与家长,而其中有一半孩子是曾经参加过我们过往演讲训练营的小学员。


而至于这个训练营的具体玩法,有如下五点:


No.1

设计的是桌游,而非电子游戏



之所以选择桌游而非电子游戏,是经过我们严谨考量的。首先目前很多电子游戏就是由桌游的雏形演变而来的,况且在没有电子产品之前,很多的老派游戏就是在纸面和桌子上进行的(譬如围棋与象棋),只是后来因为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很多桌游逐渐被电子化了,所以桌游与电子游戏只是呈现方式和丰富度不一样,但它在上瘾机制、反馈机制和底层逻辑上却是一模一样的



除此之外,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从中受益,桌游可以起到“降低入学门槛”的作用,8岁到15岁的孩子其实大多没学过编程,但目前市面上很多游戏设计营几乎都是基于编程系统的,所以这做到了教学上的差异化。


最后,因为桌游是需要很多人一起玩的,互动性很强,且可以随身携带出门,所以对于很多的家长而言是高度欢迎的,比自己孩子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却不与人交流,好处要多得多。


No.2

职场模拟体验



在初创自己首款桌游产品的α版本时,孩子们就已经以“公司”为单位开展行动了。为了让他们能模拟真实的职场体验,我们设置的机制都是以真实的公司经营为蓝本。


举个例子,虽然为了帮助他们设计出自己的桌游产品,我们已经购买了几千个桌游零件供他们现场调用,但却是有明码标价的,物料花钱多了,就做不了其他事,但物料花钱少了,可能产品就不够规格,这就是现实经营者不能忽视的问题。


所以,他们到底是如《羊了个羊》那样以小成本平稳取胜,还是跟《黑神话悟空》那样大投资然后风投一把,全凭公司成员共同决策!



他们要会算钱,要统筹规划,要流程作业,要保质保量,要沟通协商,甚至还可以跳槽和挖人,所以它本质上是个职业体验营,但却是创新且基于游戏设计的。


No.3

优秀游戏产品体验与创新



我们现场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世界级的优秀桌游产品,供他们体验,而且为了保证正版的高质量,我们甚至会以更高昂的价格购买英文原版。


然而与日常的桌游馆聚会活动不同,我们会引导他们在每玩过一款游戏后,都要复盘和思考这些游戏为什么有趣?有什么亮点?外形设计如何?利用的上瘾机制是什么?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们要站在游戏设计师这个更高的职业维度,去看待游戏产品。



在未来的课程规划中,我们甚至还计划用半天的时间让他们借助教室的大屏幕去体验PS5和Switch这些最流行和先进的电子游戏机。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接触足够多优秀的游戏产品后,可以带着这些总结与经验,去设计属于自己的桌游产品,并完成创新


No.4

植入式的教学



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陈教授会借机教给孩子们“游戏的上瘾机制”,即如何设计游戏,可以让玩家愿意玩,想一直玩,且根本停不下来。除此之外他还给孩子们讲授“游戏脱瘾机制”的秘密。


当孩子们掌握了上述内容后,不但能设计出更优秀的游戏产品,同时也能在未来玩游戏时产生微妙的心态变化,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知道,是什么“魔法”让他们难以自拔了,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更好的游戏习惯。



而在我的教学板块中,我会用了大量的方法引导与帮助孩子,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如果想要成为现实生活中游戏行业的精英,必须要有能力、性格好、学历高、学识丰富,所以如果想搏一个好的未来,必须要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今日不努力,未来就会被淘汰。


同时,我还基于自己过去34年玩游戏但依旧是学霸的经验,向他们分享最佳的游戏习惯养成法,包括选择什么游戏,如何选择游戏,如何控制游戏时间,如何运用游戏机制提高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等等。



最关键的是,上述内容不是以常规的培训课程形式实现的,而是在他们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基于对游戏产品的优化问题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顺势提出的,它自然而不刻意,所以大大减少了孩子们的抵触情绪,“好消化,好吸收”


No.5

商业路演与产品市场化



在训练营的最后一天,他们要以产品初创者的身份正式站在舞台上,发布自己的首款桌游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像雷军、罗永浩、乔布斯一样向在场观众介绍自己产品的“前世今生”、特色、报价与未来的产品升级计划。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个别团队为了提高展示效果,连游戏规则的演示视频都要提前录制好,并配上中英双字幕。



当他们展示完产品后,在场的点评嘉宾将对他们进行点评、提问。而每一期我们都会请来现实中的游戏公司CEO、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担任这一角色,让孩子们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产品在被真正的大咖关注。


而事实上确实如此,当我们在结营后,就会立刻针对点评嘉宾的意见,综合考量后选出优秀的桌游产品,帮助小设计师们将其市场化,真正地变成商品然后去售卖,让他们体验到靠自己的努力赚到钱的乐趣


训练营的最终成果


如果你有心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这个训练营的伟大之处了。


这里的孩子不需要电脑编程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学识,他们只需要保持对游戏的喜欢,对工作的负责,对创意的追求,对产品的尽善尽美,在老师们教的理论知识下动手实践就能在短短的几天内设计出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产品,甚至可以用来招商引资,面世掘金!


同时在这个创意转换为实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既了解了游戏的上瘾原理,同时还知道了游戏的脱瘾机制,这将有助于他们从更高的视角看待游戏,也可以开始调整自己的游戏习惯,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可能!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结营后很快就收到了来自父母和孩子的正向反馈。他们有的坚决要参加我们下一次的训练营,有的已经在推荐他们的好朋友了,还有两位孩子说,他们玩游戏时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因为当他们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时,突然觉得这是游戏公司在“套路”他们,于是瞬间觉得“没那么有意思”了。这就好比魔术真相被揭穿后,魔术的吸引力也就此消失了。


我们相信,这是当前许多中国家长们最乐意见到的结果。



除此之外,这个项目也引起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涟漪。首先某国内知名培训机构主动跑来找我们寻求合作,其次培训界的大咖对我们这个创新的项目高度看好,觉得相比过往的演讲营可以更快速裂变而且前景无限。


除此之外,在深圳的知名游戏公司希望与我们展开合作,不但能提前挖掘游戏行业的人才,还能从中发现好的游戏创意。而在一周前,我们还得到一个好消息,某国内知名游戏大厂也主动跑来寻求合作了!我听到该消息时蛮震撼的,因为这个厂以及他们最经典的那款游戏,可是占据了我中学时很大一块时光的,甚至我相信只要说出来,大多数8090后玩家都知道。



于是我们决定在国庆期间加开新一期游戏设计师职业体验营,未来寒暑假把它当做重点培训项目持续展开,更完善的教学机制,更合理的流程安排,更细化的教学案例,更丰富的教学用具,陆续跟上,以让更多孩子与家长因此而受益!



我个人的看法


最后,来谈谈我个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首先是意外。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演讲与性格方面的培训师,我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对话,就投身在了一个跟游戏相关的培训项目中,尤其我还是个典型的对流程与计划颇为在意的J人。它们彼此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似乎八竿子打不着,如今回想起它的整个诞生过程,都自觉如大梦一场。



它的意外程度可以与自己两年前的职业转向相比肩了,因为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没想到我会转去做青少年的培训,跟一群孩子打成一片。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意外又再次发生了。


其次是缘分。


很多时候,意外之中也包含着必然。这次游戏设计师职业体验营的诞生,存在多种机缘巧合。


因为如果不是那位母亲的遭遇和她的诉求,这个训练营的诞生就没有引爆点(这么说来,我们还要衷心感谢她的孩子偷给游戏充值1万块了,他或许会是多年后再谈起这个项目时的最佳贡献者之一);如果不是我与游戏近距离接触了那么多年,并对其了解颇深,我会对这个项目和问题毫无兴趣,甚至无法参与;


如果不是因为我恰好在马来西亚留学读博,我就不可能认识陈教授并求教与他;如果他对该项目没有参与意愿,即便他有游戏设计的相关理论指导也无法实现;如果不是恰逢暑假,如果不是有一个具备高效执行力的团队,即便这个项目有了想法也没办法快速付诸行动。



而最有趣的是,8月时《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刷爆了社交网络,它再次把游戏与教育的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为我们这个项目的展开提供了完美的助力。所以综合来看,这个训练营简直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产物


最后是骄傲。


虽然迄今为止,我涉足青少年培训领域才满三年,但却很清楚现如今中国未成年人教育上存在的巨大矛盾。


一方面,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摆在终点线的高考依然是分数决定成败;另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健康地快乐成长,但又在内卷的大环境中无法自持,生怕孩子落后于他人。


所以,如何另辟蹊径地解决教育的问题,如何调和应试教育与快乐成长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孩子与家长之间达成双赢,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



虽然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我无法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虽然因为专业受限原因,我没办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虽然因为能力与资源受限的原因,我没办法帮更多孩子实现突破,但游戏设计师职业体验营这个项目的诞生,必定会成为解决孩子游戏上瘾困境的新思路


因此,我很骄傲这个项目是在自己手里诞生的,而不是盗取他人的创意。


我曾经特别喜欢一本书,叫《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中说到,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游戏化可以让现实变得更美好,如果我们拥有驾驭游戏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并提升幸福感。但如果人们继续忽视游戏,就会错失良机,失去未来。


所以,也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帮助更多孩子从游戏的“奴仆”,变成游戏的“主宰”!



往期推荐文章

《做了四年游戏解说,我得到了什么?》


如何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


《适合孩子玩的健康好游戏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uimajiaqi

新浪微博:@鬼马书生蒋佳琦

鬼马书生蒋佳琦
欢迎查阅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