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
第281篇文章
本文字数:4500字
阅读时间:约9分钟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演讲这件事。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的学霸张锡峰登上热搜。在三年前,仍然为高中生的他做了两篇演讲,因为其中类似“土猪拱白菜”的励志宣言,他成了农村孩子上进的代表。
然而在三年后,已经考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他,谈起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却形容和卡皮巴拉(一种水豚)非常相像:“活着挺好,死了也没事。”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每天感觉什么都没做,但是觉得特别累,内耗很严重,学习成绩也一般。当初激情四射的眼里,如今已经看不到当初的光亮。
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摧残,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演讲培训师,当初更多关注的是他的演讲风格,应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因那种激情澎湃的演讲而走红,却也因自身的演讲风格而沦落。因为在我个人看来,他采取的演讲风格是目前主流依然在推崇的,然而它却无形中造就了太多只会喊口号、讲大道理的人。
(点击画面,可直接观看视频)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我国主流的演讲风格特别像朗诵,形式感和表演范儿都很浓厚,演讲者往往声音洪亮、情绪饱满、咬字高度清晰、声调抑扬顿挫,拥有明显的节奏与设计感极强的举手投足,优美的成语和辞藻占比很高。
这种好似朗诵一般的演讲风格,大量出现在官方大型活动、中小学生比赛、青年演讲活动中,似乎颇受欢迎和推崇,张锡峰当初在衡水中学以及电视节目上做的两篇演讲,就是典型的这种风格。
但这种演讲风格在国外却是极其少见的,如果你有时间在网络上翻阅国外的演讲视频,就会发现他们的演讲更像是在聊天,上到政府官员,下到平头百姓,皆是如此,没有人用朗诵腔。
为什么?
为什么中国主流的演讲形式感和表演范儿那么重,并且这么像朗诵呢?
北京大学知名教授,连续10年的法学院院长苏力教授对此颇有心得体会。因为身份原因,他不但要持续面对在校生发言,同时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和学术报告,所以自己做演讲与观察别人演讲的机会极多。他在自己的著作《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中谈到,如果深究许多人发言像朗诵的根本原因,或许“与现代中国的讲演发端于群众性革命运动有关”。
1949年之前,许多的演讲都伴随着群众运动或学生运动,而1949年之后,出于政治动员的目的,演讲也是遍地开花。
然而当初演讲的条件并不理想,人们要么在嘈杂的广场或街头,要么在空旷的谷场或河畔,他们因为缺少麦克风,所以必须声嘶力竭、抑扬顿挫,因为缺少对准他们的镜头和放大形象的屏幕,所以必须刻意放大的举动幅度,并且做出夸张但醒目的表情。在当时,哪怕是在礼堂,扩音设备也不够好,这就使得发言者每做演讲必须拔高音,才能让声音扩散开来。
再加上当时的演讲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政治宣传,没有小情小调与家长里短,所以必须要做到激情澎湃、慷慨激昂,于是在几十年的时光洗礼之下,这种风格成为了全民效仿的模版,甚至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演讲风格,并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我支持苏力教授的这一猜想。并不是说国外就从未存在过这种演讲风格,因为如果仔细回看希特勒、丘吉尔、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演讲,也能轻易发现声嘶力竭的发音与幅度很大的动作,这确实是设备落后导致的。
然而我们要思考的事情是,为什么如今麦克风和摄影摄像的技术都已经达标了,朗诵式的演讲在中国仍然普遍存在呢?
在这一点上,我也想贡献一下自己的猜想:这或许与我们历史久远且璀璨夺目的诗歌文化有关。
中国拥有令他国羡慕的悠久文学历史,尤其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极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文学造诣,能轻松流畅地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
而即便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古诗词的学习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背诵大量的古诗词,纵观全世界,如今在主流媒体上依旧有诗词节目并获得全民热捧的,恐怕也只有中国了。
这种文化氛围和教育模式确实大大培养了我们对优美语言的灵敏度,但同时也使很多人在表达观点时倾向于引用这些优美的句子。而朗诵诗词本身就要求抑扬顿挫的语感,于是这种习惯就延续到了后续的演讲风格之中。
除此之外,因为中国极其注重正式场合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在许多人看来,演讲本身就是一种舞台表演,所以舞台表演必须赏心悦目,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而引用诗词和使用朗诵般的语调,就成了为演讲加分的选项。
这种不同的演讲风格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交流方式的差异。在中国,演讲是带有舞台表演色彩的一种形式,于是更强调形式和表现力。而在欧美,演讲是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于是更注重自然和互动。
从与演讲相关的词语角度出发,我们也能发现其中端倪。因为博士研究选题的原因,我查阅了大量中外关于演讲的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发现在中国,我们往往会把“演讲”一词翻译为speech,而国外则更多翻译为speak。
Speech一词本身就带有正式演讲的味道,仿佛你只要“make a public speech”,就必须要正儿八经,拥有极强的舞台范儿。而演讲在外国人眼中,则只是与日常表达一般地“make a public speaking”,既然是日常表达,那当然就不会在意舞台形式感,而只是侧重于流畅、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网球运动员费德勒近期的毕业演讲)
一项针对TED演讲的调查研究显示,那些在网络上经久不衰流传甚广的演讲,基本都有如下七个特征:(1)从“为什么”开始,而非“做什么”;(2)用故事推进;(3)将观点提炼成口号;(4)引人入胜的开场白;(5)幽默;(6)PPT的合理利用;(7)突破讲台的限制。
你会发现,以上七点没有一条是在强调语言华丽、发音标准、情绪饱满、抑扬顿挫与举手投足的,而偏偏我们许多主流的演讲培训,基本都集中在这些事情上。
讲到这些,或许你会担心我在崇洋媚外,认为国外的演讲风格就一定比我们的好。事实上我担心的并非朗诵式的演讲风格,而是这种流传已久的风格会让许多人太过着重于形式,忽略了内容才是演讲根基的基本规律,从而彻底忘记了表达最初的目标。
记得在多年前,我受邀给济南某三甲医院的员工做演讲培训。因为每年,全省的公立医院都要安排一名基层医生与护士参加演讲比赛,借此宣传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该医院在过去数年屡屡获奖,于是领导十分重视,便邀我做新一轮的指导。
然而当我做了三次培训,从讲述演讲基本理念到教授技巧,再到亲手修改稿件,基本都做到位了,却发现两位演讲者已经完全不听我指挥,甚至要推翻所有的努力,回归到最初。
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上到下都已经习惯了朗诵型的演讲风格,所以对于我教授的这种“西式演讲风格”颇为不满。在他们看来,我需要做的只是需要在领导已经通过的稿子基础上纠正他俩的发音,设计他们的动作,带动他们的情绪。
于是我对他们摊手讲道,这场培训怕是做不下去了,因为供需不匹配,他们需要的其实是一名朗诵培训师,而非演讲培训师。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最终的演讲风格确实回到了最初的版本,内容上充满着文学色彩,表现上洋溢着朗诵的味道。
真的好?
但用朗诵的风格去做演讲,效果就真的好吗?
我曾经在一次接近2000人的演讲培训课堂上,公开播放了一条网络上点赞数很高且非常标准的朗诵式演讲,是某位专门教大学生演讲的老师的示范作品,他在湖边声情并茂地讲述什么叫“奋斗”,表现堪称完美。
视频播放完后,我立刻现场展开调查,问有多少人喜欢他的演讲,结果令人震惊,全场只有不到1/10的人举手。
而在我后续的采访追问中,喜欢这篇演讲的人给出的理由几乎都集中在形式上,而不喜欢这篇演讲的人给出的理由,几乎都能浓缩成一个字——假。
为什么会让大量观众产生“假”的感觉呢?对此,苏力教授的观点是,不考虑内容和听众,而一味地声情并茂,是会令演讲变味的。
试问一篇演讲由濮存昕或罗京来读,就一定比许多人略带口音的普通话效果更好吗?或许演讲者做到字正腔圆,荡气回肠了,听众就能听得更清楚,但这也会使某些听众觉得这不像演讲者的日常讲话,不像是说心里话,于是就会对演讲者的身份与真诚产生疑惑,进而使得感染力大打折扣。
因为从听众心理考虑,一个人说话的风格与演讲风格是否统一,关乎一个人言论与人格是否统一的问题。一个人在演讲时说话的腔调和日常表达时的腔调完全不同了,会有推开听众的作用,拉大了彼此的距离,倘若演讲者在演讲中的表演痕迹很重,那么听众本能地就会怀疑演讲者的真诚,这就是“假”的感觉来源。
同时,太过流畅的演讲也会出现同样的反效果,因为容易显得演讲者很“滑”。如果观众感到了演讲者是在背诵,他们会很容易认为演讲者说话不用心或没用心;而如果演讲者的声音、形象、表现力和记忆力成了最大的亮点,反而也会冲淡内容的力量。所以演讲者的木讷有时并非是缺点,反而是加分项,它会凸显演讲者的“真”。
怎么办?
于是苏力教授认为,演讲其实应该坚持口语,也就是平时怎么说话,演讲时就怎么说。因为从声音效果看,只有洗净铅华,返璞归真,情感的朴素力量才会充分凸显出来。
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没有因为自己的方言口音而减少了演讲的力量。相反,当年外交部部长陈毅的答记者问,有两个版本,最打动人的恰恰是“川话版”。而这些观点和案例也恰恰说明,真正的值得推崇的演讲风格应该是日常化的speak,而非舞台化的speech。
(1965年答记者问现场的陈毅)
在看到苏力教授的观点后,加之我过去长达9年的演讲培训经验,我个人是感到一丝悲凉的。
一方面,我在翻找国内关于演讲的各种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时,发现它们大多数集中在了提升英语演讲的能力上,对用汉语进行的演讲研究反而不足,或者说是与国际和时代严重脱轨的;
另一方面,我在翻找青少年演讲视频时,发现它们大多数依旧在打着演讲的招牌在搞朗诵,孩子们在声情并茂地背诵着那些绚烂的口号与正能量的道理,却根本没有分清演讲和朗诵的本质区别。
(点击视频,感受“假”的朗诵型说话方式)
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张锡峰后来会出现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因为朗诵式的演讲风格过分追求形式,就会使得演讲者刻意堆砌华丽的诗文与无比正确的大道理,他们被训练得要讲漂亮的话,讲炫耀自己水平的话,讲别人爱听的话,讲迎合标准的话,甚至故意讲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那演讲里有多少是自己的观点呢?说得更直白一点,这就是自欺欺人,他们并没有真实地存在过。
而这样的风格也会导致另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大幅抬高了演讲的门槛,让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根本不能演讲。因为如果做演讲必须普通话标准、用词华丽、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那大多数人都需要先经受一套系统的长期训练才能达标。可现实却是只要你观点鲜明,说真实的话,任何人都可以站在台上做演讲,而且能做出好演讲的。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文化传播方面仍然需要大力推动,中国也需要民间发出更多的发声,然而如果欧美国家始终在推进全民演讲的同时,我们能做演讲的人不但少,而且风格还过于舞台化以至于给人“假”的感觉,又何谈正面对抗呢?诚如上面提到的医院体系的省级演讲比赛那样,在小圈子里自嗨固然可以,可未来怎么办?
这个问题,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参考资料:
[1] 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
[2] Lackner, M. (2012). Sound and Literature in Chinese Culture. Springer.
[3] Manfredi, P. (2014).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Oratory: A Cultural Perspective. MCLC Resource Center. Retrieved from MCLC Resource Center.
[4] Cai, Z. (2018).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al Poetry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ublic Speaking.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22(2), 88-105.
[5] Li, X. (2020). Classical Chinese Poetic Elements in Modern Public Speaking.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Studies, 10(1), 22-39.
[6] Wang, J. (2021).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oots of Modern Chinese Oratory.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Review, 33(1), 67-84.
[7] 杰瑞米·多诺万:《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