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养生·十六字要诀

百科   健康   2024-12-17 21:03   广东  


关注武宗


天下武功




 释家戒定慧·天下文武禅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这四句话被佛教界誉为十六字要诀,其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期曼陀罗仙所翻译的《文殊般若经》,并在南宗神会的《南宗定是非论》(收录于神会语录中)中也有所提及,属于北宗禅法的核心理念。这十六字要诀的出现,标志着禅定理论在养生学领域的深入应用。

中国佛教禅宗发展至慧能时期,形成了南北两宗,并产生了“顿悟”与“渐悟”两种不同的修禅理论。南宗慧能主张顿悟,认为“佛性本自清静,何处惹来尘埃?”意指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明净的本心,只要领悟便能成佛。这里需要明确的是,顿悟并非指瞬间即可觉悟成佛,而是指在此生之内即能实现解脱。唐代慧海在《大珠慧海顿悟要门》中阐述:“顿悟者,无需等待来世,此生即可得解脱。”这一观点相较于追求来世成佛的信仰,更具现实性,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异曲同工。而北宗神秀则主张渐悟,他认为“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意指人们心上时常会有尘埃(即杂念)散落,若不常加拂拭,便无法使心保持清净。这便是所谓的“南顿北渐”。

这十六字要诀正是北宗神秀渐悟观点的体现,以“住心静观”、“拂尘看净”为标志,注重息灭妄念、修心养性,强调禅法的渐进修行。北宗以此要诀为指导,教导修行者如何安心见悟。然而,南宗神会却对这十六字要诀持批评态度。但从养生角度来看,南宗与北宗除了在“顿”与“渐”的修行路径上有所区别外,其核心思想——净心、住心——是相通的。《维摩经》有云:“欲得净土,当先净其心,随心之净,则佛土亦净。”(引自唐代净觉所著《楞伽师资记》)作为养生手段,神秀的观点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养生本就是一个逐步修炼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凝心入定”,凝即聚集,心指意念。《庄子·达生》有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凝心即将意念专注于一处。入定,则是进入禅定境界,使意念集中,杂念不生。

“住心看净”,住即专注,指将意念专注于某一意境。净,是智频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所述的修心最高阶段。智频大师将修心分为“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修、证两步。净,即达到心定念寂的境界。看,此处意为渐渐(参见《广释词》)。如杜甫《绝句二首》之二中所言:“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净”,指认识和保持“心性本净”,其特点是“背镜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引自《禅源诸诠集都序》)。这四字要诀,意指将意念专注于一境,逐渐进入“净”的阶段。

“起心外照”,起即引导。这四字要诀是说,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意念引向气穴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外照,即内观,将外散的意念收回至内。

“摄心内证”,摄心即对意念进行自我控制。内,指内心、精神。证,即指证悟、清净。妄念全无,一尘不染,心如止水。

这十六个字深刻反映了佛教徒对真心(即佛性)的具体修行和追求。佛家“十六字要诀”所归纳的修行方法,实质上就是智频大师所说的“止观法”。止观法主要讲述“调身、调息、调心”的具体方法,修炼止观法可以祛病强身。智频大师是隋朝的高僧,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他继承了前人的止观理论,系统整理和总结了止观这种养生修炼方法。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童蒙止观》或《小止观》)中,他全面系统地论述和阐发了止观法,详细介绍了“入定”的一般过程:先调身,使身体不宽不急、安稳舒适;次调息,使呼吸不涩不滑、细缓均匀;再调心,使心意不沉不浮、安定清净。所谓止观,止即排除妄念、专心入静;观即观照内心。东晋僧肇在《维摩诘经·卷五》的注解中说:“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亦即“定”,意味着制止散乱之心,专注于一境;观,亦即“慧”,是智慧观想之义。

佛家十六字要诀强调息妄修心、渐进禅法,实质上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使修行者达到妄念全无、心地清净的境界。

强调“心”的作用

十六字要诀中连用“凝心”、“住心”、“起心”、“摄心”,凸显了对修心的重视。《传心法要》有云:“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神秀在《观心论》中说:“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因根。”《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亦云:“佛法大宗,静心为本。”

讲究修心的方法

《荀子》所提及的“大清明”这一修行方法,直接被儒、佛、道三家所继承。《庄子·天道篇》有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佛教主张摄心止念,固定生慧。《楞严经·卷六》有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同书卷八又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

佛家十六字要诀认为修心必须摒除妄念、勤加修炼,使心清净,通过数息守意,达到“修净”、“证净”的境界。这种调心调息相结合的养心方法,智频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有系统而详细的论述。它源于东汉安世高翻译的《安般守意经》和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修行道地经》。安世高在《安般守意经》中传授的“禅学”,又称“安般禅”,以“数息修禅”为特征,即“数息观”。它通过数出入息的方法,使心专一,不浮躁散乱。三国吴时康僧会在该经的“序”中进一步总结了修安般法,用“四禅”、“六事”进行概括。所谓“四禅”,指“安般守意”的四个阶段;所谓“六事”,指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安般守意”过程中的不同要求。

我国禅宗注重坐禅。自先祖达摩始,便开创了“凝心入定”的壁观禅法,此法历久不衰。行壁观的具体方法,据唐代道宣所著《续高僧传·卷十六》记载,是以壁观安心,心如壁立,不偏不倚。唐代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岂不正是坐禅之法!”佛教徒将这种“心住一处不动”的状态称作“三昧”。一心专注,扫除杂念,摄心入静,对身心大有裨益。佛教在养生学上真正起作用、有贡献的,主要有二:一为“止观法”,智频大师集其大成,既有理论又有方法,通俗简明;二为《易筋经》,这是佛教徒吸收儒道导引行气而演变成的一种内外兼炼、强筋壮骨的导引行气强身法。传说《易筋经》为达摩所著,但这并不可信。

佛教的禅法与道家也有密切联系。东汉时期,早期的汉族僧人之一严佛调翻译的《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将禅定译为“守一”。“守一”为道家术语,这也说明了禅定与守一之间的共同点。佛教禅定对道教炼养功夫的影响,主要在于修性观心之道。

佛教徒修禅的姿势以坐式为主,因此修禅被称为“坐禅”。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翻译的《禅秘要法经·卷上》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沙门法者,应当于静处敷设尼师坛,结踟趺坐,齐整衣服,正身端坐,偏袒右角,左手置于右手上,闭目,以舌抵上腭,定心令住,不使分散。”

《大智度论·卷七》中记载了一则问答:“有人问,世间坐法众多,为何佛陀唯独采用结踟趺坐(即双盘腿坐)的方式?回答是,在众多坐法中,结踟趺坐最为安稳,不易感到疲劳,这是修行禅定者所采用的坐法,通过约束手脚,使心灵也不致散乱。”禅坐的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基本原则。这种坐姿因身体保持正直,有助于心灵端正,更容易进入禅定状态。结踟趺坐,特别是半结踟趺坐,已被养生领域广泛采纳。

佛教与道教信徒为了调整身体状态并引导人们进入静心状态,经常提倡“观鼻”的修炼方法。《童蒙止观·调和》中提到:“应使鼻尖与肚脐相对,保持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平面正对。……此时应将意念集中在鼻尖,使心灵专注于此,不分散注意力。”《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解释说:“佛道二祖教导人们注视鼻尖,并非意味着将意念固定在鼻尖上,也不是说用眼睛直接看鼻尖而意念又集中在身体中央。……这只是借助鼻尖作为眼睛的参照点罢了。如果眼睛睁得太大,就会看得太远而看不见鼻尖;如果眼睛闭得太紧,则眼睛闭合也看不见鼻尖。眼睛睁得太大,容易使心神外散,导致散乱;眼睛闭得太紧,则容易使心神内驰,导致昏沉。只有半睁半闭,才能恰好看见鼻尖,因此以此为准。”苏东坡也曾说:“注视鼻尖的白点,数着自己呼吸的出入,绵绵不断,轻松自然,数至数百次时,心灵便归于寂静,身体也感到安然无恙。”(见《道枢·卷三十五》)显然,“观鼻”是一种帮助入静的有效方法。

关于“虚白”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入静时,眼前出现的一种光明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室生白”,又称“景色清明”。最早提及“虚白”的是《庄子·人间世》,其中记载:“颜回问:请问什么是心斋?……看那空寂的地方,空旷的室内生出了光明,吉祥之气止息其中。”《庄子集解》解释说:“司马彪注:阕,即空的意思。室比喻为心,心能空虚则纯白之性自然而生。”成玄英进一步阐释:“观察万物,皆为空寂,因此能空虚其心室,照亮真正的本源,智慧随之而明,随用而生。白,即道也。”“虚白”即荀子所言的“清明内景”。《荀子·解散篇》中提到“清明内景”,杨倞注释说:“景,即光色。浊指混杂,清则指虚白。”佛典《楞严经·卷五》描述:“我初时仔细研读经文,经过二十一日,看见鼻中气息出入如烟,身心内部明亮,整个世界都变得虚净透明,如同玻璃,烟相逐渐消散,鼻息化为白色。”明朝内丹术学者伍守阳在《仙佛合宗·火足候止火景采火药天机》中说:“两眉之间称为明堂,是阳光显现的地方。当阳光显现时,如同闪电般恍然,这就是虚室生白。”明朝赵台鼎在《脉望·卷三》中引用白玉蟾的话说:“虚室生白,称之为白雪。”内丹术中将“虚白”称为“黄芽白雪”。宋代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中也提到:“虚无之中生出白雪,寂静之中发出黄芽。”明朝针灸医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卷七》中说:“虚室生白,黑地中引导针法。”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当人们进入较好的入静状态时,都会出现“虚白”现象,这并不像内丹学者所描述的那样神秘莫测。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广告推广群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武宗·旗下公众号











武宗·武术交流群大全

微信群·QQ群-扫码进入



·往期精选

7 July 2018


武宗·短视频


视 频 号

快手号:ikunfing

抖音号:ikunfing

关注我们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格式展现传统武术国粹的魅力,同时传承和发扬武术(武品、武技、武功)的实用价值。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欢迎您的加入~


2024


Read the original text and discover more

“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 ~ 

武宗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还训练人的智、仁、勇、能。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