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文摘   2024-10-25 16:40   贵州  

一、政治认同。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家国情怀。

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家国情怀:热爱家庭、家乡、祖国、中华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道德修养。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个人品德: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家庭美德: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勤劳节俭。

社会公德:相互尊重。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道德修养的育人价值主要落位于道德养成、传统美德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行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也就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法治观念。

宪法法律至上: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尊崇宪法和法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权利义务相统一: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生命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这里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教育”强调的是防止受到外来的伤害。

四、健全人格。

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心理健康。

理性平和: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换位思考。

积极向上:正确的学习观、亲社会意识、抗挫能力等。

友爱互助:同理心、互助精神、友善。

学生的健全人格,是通过身心健康体现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应对挫折能力、积极心理品质。

五、责任意识。

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利益、国家安全。

担当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有序参与。民主与法治意识、校园生活,体现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学生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相信种子和岁月
感谢您的关注,茫茫人海遇见即是缘分。本众号主要推送作者在新网师所学所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静待岁月,守望花开。读写和记录让我的人生更精彩。只要上路,就有庆典!尽最大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