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先驱。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由于他天生体弱多病,直到4岁才会走路。阿德勒的童年以及青年时期,都太不顺利。正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让阿德勒对“自卑”更为敏感,并有了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阿德勒认为动力是外在的、社会性的,不是内在的。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感,一方面可能会毁掉一个人,也可能激发人的雄心,催人奋发图强,以补偿生理上的缺陷,成就一个人。“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教育思想的核心。“自卑而超越、知耻而后勇”也许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
在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的第一章《引言》和第二章《人格的统一性》部分。阿德勒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心理问题和障碍,特别要考虑到他童年早期时的心理障碍和问题。童年早期是指3-5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童年早期的心理障碍和问题,会影响个体后来的人生轨迹。阿德勒认为人格的统一性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展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可以明确的是人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和观点并不等同于这个事实本身。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是人格建立的基础。可见,如何看待客观事实和客观世界,比客观事实和客观世界本身还要重要。3-6岁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客观世界,并形成独特的看法。个体如何理解客观世界,决定了个体在世界里的行为方式。也就是看法决定了做法。因此,若个体在童年早期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偏差,今后就极有可能一直在有偏颇的认知中,错误地行走。
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一个个体既是一幅画作,又是画作的作者。人类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每个人却都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塑造自己,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阿德勒所谓的“社会情感”对于儿童的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阿德勒认为,每个个体都要面对三个基本问题即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社会情感就是人对社会关系、职业、异性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社会情感”是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志,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情感的强弱是儿童能否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要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孩子入学时的表现。教一年级的老师,应该会有这样的发现,班上孩子之间的差异很大。有些孩子能很快适应新的老师和同学,主要表现在入学的时候没有发生哭泣、想要逃离的现象;有的孩子不仅能适应新老师、新同学,还能适应新课堂,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能够专注地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而有的孩子在课堂则处于“不在线”的状态,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顾着玩耍。
儿童之间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呢?新的环境对于儿童是一种检测,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儿童的种种表现能第一时间说明他们是否已经为步入一个新环境做好了准备。而家长普遍缺乏为儿童进入学校这一新环境做准备的知识。因此,儿童在初入学校时出现了种种问题,并不是由学校教育引发的,而是其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的结果。学校,起着显示器的作用,暴露了家庭教育的弊端。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就是家长没有意识去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其实是以家庭教育的弊端作为前提的。
我们教师的工作事实上就是一种挑战了。我们要通过观察儿童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来分析儿童的人格特征。阿德勒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未来的生活方式。“看法”决定了“做法”,对事实的看法,而非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人格建构的基础。对于成年人,我们可以从个体对待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职业”、“两性关系”的态度,去发现他大致的生活风格和独特目标。要关注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如果让儿童脱离与同伴的社会接触,就注定要失败。
怎么理解“人格的统一性”?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叫“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这种现象就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儿童对事物错误的看法,会形成了错误的目标,错误的目标,导致形成错误的行为。影响儿童生命成长的,归根结底是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看法。
《儿童的人格教育》二
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三章、第四章的主题是:追求优越。本书是作者基于大量的教育个案的理性分析,我们能够从中获悉作者很多有益的重要观点。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为什么会追求优越及其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二、儿童追求优越的表现方式主要有哪些?这些追求方式的形成原因和其中的利害是什么?
三、教师如何引导儿童正确地追求优越?
人为什么会追求优越及其教育的意义是什么?阿德勒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卑与超越”。人为什么会追求优秀?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人因为感受到自卑,或处于“下游”,而有了超越当下处境的愿望。因为人的本性忍受不了长期的低下和屈从,那种被轻视、被蔑视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会唤醒人攀登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获得补偿和臻于完美。如此看来,人追求优越是由于人的“自卑感”。人只有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在感受到客观世界和他者存在的前提下,才会感受到自己的处境,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自卑。人追求优越的前提,是人拥有某些可能继续发展和培养的功能性的能力。人追求优越,对于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人追求优越的本性需求,是推动人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因为人有了追求优越的本性需求,教育才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人有追求优越的需求。理想的学校教育应该助力儿童摆脱弱势困境,为儿童提供超越自我、腾飞梦想的强力支撑。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是建立在个体以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的前提下的。
儿童追求优越的表现方式主要有哪些?这些追求方式的形成原因和其中的利害是什么?我们可以试着从“有益”和“无益”两个角度把儿童追求优越的表现方式进行梳理和分析。区分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是有益还是无益的基础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利益,能否给儿童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阿德勒认为学校应努力成为一个理想的场所,能够矫正家庭教育的弊端,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阿德勒特别强调要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让儿童朝着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去发展。朝着有益的方向,去追求优越的儿童,则能获得健康和幸福;而朝着无益的方向,去追求优越的儿童,需要我们教师在理解其整体人格的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无益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主要有两个极端,一类是“雄心过大”,一类是“懒惰”。我们可以观察儿童在考试、游戏中的表现去发现儿童是否“雄心过大”。“雄心过大”的儿童在考试中会表现出极为紧张,在游戏中则总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雄心过大”的儿童特别渴望成功,同时也特别害怕失败,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局限在“超越”别人,追求优越感地位上。“雄心过大”对于儿童有什么害处呢?儿童的“雄心”与“学习能力”相匹配。这类儿童为了让自己成为家长、教师所期望的顶尖学生,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本上,却忽视了其他活动。这类学生尽管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心理压力太大,身体也不健康,往往很脆弱,经受不了挫折和打击。儿童的雄心过大,但学习能力跟不上。这类儿童其实是很悲哀、很痛苦的。一方面,他们特别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成为令人瞩目的对象,有特别强烈的自尊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似乎意识到自身学习能力不足的真相,而丧失了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这类儿童应该说是最危险的存在。在学业上,追求优越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就会采取违法行动,来追求优越感,补偿失衡的心理,满足他们的野心。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孩子,同时也极端自负。这种自负和野心有着同样的根源,它迫使这种孩子不断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来突出和显示自己。当他们不能在生活的积极方面寻得一席之地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向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无论是哪种情况,雄心过大对于儿童的成长都是有害而无利的。雄心过大,导致儿童将人生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超越别人这一狭窄的天地,而无法在更为广阔的宇宙人生中,舒展、奔放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是原因导致了儿童雄心过大呢?除了人追求优越的本性需求驱使外,更多的是养育者即家长、教师对儿童过度的期望、过于严格的要求,和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儿童的雄心过大。这是我们家长或是老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无益的追求优越的方式——懒惰。懒惰的儿童,并没有表现出追求优越,更没有表现出雄心过大的样子。儿童的懒惰里藏着很多秘密,是另一种方式在追求优越。第一,儿童借助“懒惰”来掩盖目前无能的真相。儿童之所以懒惰,是因为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屏障。因为,儿童可以把一起没有成功、没有得以解决的问题的原因,都归咎于“懒惰”。这样,可以很好地掩盖自身目前无能的真相。人们说他们懒惰要比说他们无能,对他们的伤害显然会小一点。第二,儿童借助“懒惰”轻易地获得人们的关注。懒惰的儿童无需背负别人对他的期望,他无需努力,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和闲散的样子。不过,他的懒惰却使他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让父母或教师不得不为之操劳。第三,儿童借助“懒惰”巧妙地避免努力的痛苦。懒惰的儿童之所以不愿意努力,是因为努力的过程是痛苦的,努力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无效的。而如果努力了却没有好的结果,这会让儿童更加痛苦,让他不得不面对能力不足的残酷真相。懒惰的儿童,回避努力,也是在回避努力可能带来的失败和痛苦。为什么儿童会通过懒惰来追求优越呢?因为懒惰的儿童其实一直在享受着懒惰带来的种种好处。虽然他们处于弱势地位,但不必背负成人期望的压力,不必经历努力的痛苦,让自己很轻巧地获得了心理平衡。以“因为没有努力”,所以“没有成功”的借口,和“如果努力了”就会“改变弱势处境”的假想推断,让自己安然于弱势处境,而不为此感到难过、或自卑。
教师或是家长为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避免儿童因“雄心过大”而误入歧途,或因“懒惰”而无所建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尝试:
第一,充分发展儿童积极的社会情感,让儿童朝着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去追求优越。检视追求优越的方式是否真确的基础,就是是否对社会有益。
第二,教师应让儿童看见自己努力的价值,避免让儿童因为看不见努力的价值而丧失自信,沦为不思进取的懒惰的儿童。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发现儿童成长的进步,激励儿童不断积极地努力。
第三,教师或家长,要避免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或分数,避免让儿童因雄心过大,而陷入以“超越他人”为追求的狭隘中。雄心过大,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或家长,要以淡然、平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儿童的成绩。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智力差异的。对于有些儿童而言,数学考得60分的价值意义要远远高于考得90分的儿童。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儿童相信并拥有努力的力量,而不是培养儿童超越他人的野心。
第四,理解、关心儿童,避免用错误的方式惩罚儿童。无论是雄心过大而犯错误的儿童,还是懒惰而不完成学业的儿童,教师都应在理解其整体人格的基础上,以温和的态度关心儿童、引导儿童。教师要理性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就是以家庭教育存在某些弊端作为前提的。惩罚一个错误的儿童,只会强化儿童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对于智力发展迟缓的儿童,教师更应给予理解和包容。
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我们可以说孩子懒惰,但千万不能骂他“笨”,更不能用惩罚的方式,让儿童清楚地知道自己笨。
《儿童的人格教育》三
《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五、六章的主题是自卑情结。我们学习这两章着重要弄清以下三个内容:
一、什么叫自卑情结?
二、有自卑情结的儿童,主要有哪些表现?
三、如何帮助儿童克服自卑情结?
什么叫自卑情结?要理解自卑情结这个概念,我们就要先理解自卑感。什么是自卑感?人的自卑感是人对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弱势处境的认知和感受。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正因为有了自卑感,才会通过追求优越来克服自卑感,以获得心理补偿。
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这种富有成效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驱使人们追逐唾手可得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夸大困难,消解对抗困难的勇气,堵住了通往成功之路。
可以说,“自卑情结”是一种心理问题,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夸大困难,丧失对抗困难的勇气。
(2)用错误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
有自卑情结的儿童,主要有两类表现——
第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
第二类是能力有欠缺的儿童。
身体有缺陷的儿童,自卑情结主要表现在:利用身体缺陷,博取同情,陷入“恶性循环”。
能力有欠缺的儿童,自卑情结主要表现在:
(1)怯懦。怯懦的人,最担心的就是被人嘲笑、忽视或贬低。这类儿童,总是受制于别人的意见,也往往不惜代价来赢得别人的承认和认可。这类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没有勇气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
(2)懒惰。懒惰是儿童追求优越的一种方式。懒惰是儿童掩护自己无能的好屏障,懒惰的儿童,一直在享受着懒惰带来的好处。往深处剖析,懒惰,正是儿童自卑情结的外在显现。儿童由于丧失了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勇气,而选择了以懒惰的方式,让自己能够心安理得地被认为是个“失败者”。比如在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懒惰的儿童很多,这类儿童的显著表现是:遵守课堂纪律,但消极参与任何课堂学习活动;经常以各种借口不做作业;对待考试,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等。
(3)行为失控。这类儿童自尊心特别强,非常敏感,有强烈的被认可、被赞扬的需要。这类儿童脾气特别暴躁,与同学相处时,经常因感到“受伤”,而与同学大动干戈。老师们常常会认为,这类儿童缺乏爱心,不懂得包容,不会与人相处。其实,这类儿童有严重的自卑情结。事实往往就是如此,一个人越是表现出强烈的自尊需要,就越是过分地自卑。
那我们如何帮助儿童克服自卑情结呢?有自卑情结的儿童,都是丧失了勇气和自信的儿童。因此,帮助儿童克服自卑情结的关键,就在于让儿童重新获得勇气和信心。阿德勒认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
怎样才能让儿童重新获得勇气,拥有自信呢?
(1)教师应正确看待每个儿童的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儿童之所以会有自卑情结,丧失了学习的自信,是因为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导致的。而儿童对自我的看法,又往往源于教师、家长的评价。阿德勒认为,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作出恶毒的断语。这种断语无助于情形的改变,它只会加重孩子的怯懦。教师不应以分数来评判每个儿童,更不能以分数给儿童进行排名。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儿童成绩背后付出的努力,不断地鼓励孩子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相信自己努力的力量和价值,让儿童拥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2)教育者要清楚地知道儿童努力的方向和极限在哪里。卢梭说我们的痛苦正是源于我们的欲望和能力的不相称。一个能力和欲望相称的人就是一个绝对幸福之人。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教育好每个儿童的伟大理想,但也要有对“教育好每个儿童”的理性认知。事实上,每个儿童都不一样,同一个班级中,儿童的个性和智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不清楚每个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不清楚每个儿童努力的极限,那就很容易人为地让儿童因个人能力配不上其“过大的雄心”而陷入自卑情结。我认为,理想的教育不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儿童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积极努力着,让每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的教育。
(3)引导儿童正确看待自我与他人,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阿德勒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帮助儿童克服自卑情结,就要帮助儿童形成对自我与客观现实的正确看法。事实上,儿童陷入自卑情结,其根源就在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愿意通过努力改变弱势处境。
活在他者视野里的儿童,是有自卑情结的儿童,因为他们总以赢得他人的认可作为目标。为此,教育者要帮助儿童从他者的视野里挣脱出来,引导儿童正确看待他者的评价,正确看待与他者的差异,帮助儿童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看到自己的存在对于班级的意义,并鼓励儿童成为友善而独立的人。
(4)鼓励儿童学会承受痛苦。卢梭认为,遭受痛苦,是儿童应该学习的第一要事,也是儿童最需知道之事。我认为,我们当下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儿童的“呵护”太多,让儿童免受了很多应该经历的“痛苦”。不能承受痛苦,是很多有自卑情结的儿童害怕困难、拒绝努力,沦为“懒惰者”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要获得卓越的成绩,都得经受重重困难的考验,而这样的考验过程,一定是与痛苦相伴的过程。如果一名儿童对生命的理解图式中,没有痛苦这一项,那么他就很容易陷入自卑情结,也就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儿童正确理解“痛苦”,让儿童朦胧地感知“痛苦”与“幸福”相互依存的哲学关系,培养独立、勇敢、坚毅、用于挑战的新时代儿童。
令人忧虑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较强自卑感或者有自卑情结的人似乎比较普遍。而“懒惰”的儿童,也愈来愈多。武志红认为我们多数国人,都是巨婴,并没有真正成长为独立而具有理性精神的成熟的人。一个不能够独立的儿童,将终生都陷在自卑情结之中。
阿德勒认为,母亲们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不要窒息和扼杀孩子的独立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家庭教育的弊端作为前提的。我们要帮助儿童克服自卑情结,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教育的智慧和艺术,激发儿童的自信,发展儿童的独立性。
《儿童的人格教育》四
《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七章、第八章,这两章主要论述的是“社会情感”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什么叫“社会情感”?
二、人渴望社会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三、渴望追求优越与社会情感的矛盾统一性。
四、教师如何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
什么叫“社会情感”?阿德勒说,我们在许多儿童和成人身上会发现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
在这个解释中,包含以下3个关键信息:
(1)人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
(2)人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3)人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
人为什么渴望社会情感,这究竟出于怎样的原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为我们解释个中的原因——
(1)人类有适应自然的生存需要
(2)人类有精神价值实现的需求
阿德勒认为,人的社会情感和追求优越的需求都是人的天性,两者存在矛盾关系。渴望社会情感的人性假设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而追求优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社会。
人为什么要追求优越?这是因为人感到自卑,通过追求优越来获得心理补偿。而人为什么会感受到自卑呢?这是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人的自卑感正是在与他人、群体的比照中,感受到自己处于弱势才产生的。所以,追求优越的前提假设是,个体存在并在心理上依赖于社会群体之中。
追求优越与社会情感,都是个体依赖社会,希望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表现。
那么,追求优越与渴望社会情感的根本矛盾是什么呢?
我认为,两者的根本矛盾就在于,追求优越是个体将他者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而社会情感则是个体将他者视为可合作、可亲近的赖以共存的伙伴。这两者尽管矛盾,但并不对立不可兼容。我们之前讲过,人性在本质上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个体与他者,可以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人性之中既有对社会情感的渴望,也同时有追求优越的需求。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要让一个儿童健康成长,须依赖于群体活动。阿德勒认为,好的教育必然是社会性的。学校是儿童群体活动的场所,理应成为发展儿童社会情感,让儿童完成社会性转变的理想场所。
教师该如何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呢?
思路一:儿童的哲学课程
儿童的哲学课程,着重让儿童从哲学的视角去认知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建构“我是谁”、“我与同伴”、“我与集体”三级体系的儿童哲学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儿童的生活场景、儿童阅读的童书引发儿童在思辨中正确认知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他人对自我的影响与意义。
阿德勒认为,个体对客观世界或事情的看法,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发展。儿童哲学课程的建构,旨在让儿童在哲学的思辨中,从认知层面去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
思路二:正面管教的完美教室
新教育倡导建设完美教室。因为教室是儿童在学校里进行群体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一间完美教室,是培育儿童社会情感,完成儿童社会性转变的理想场所。
那么,怎样的教室才算是完美教室呢?我认为完美教室,应是指向学生人格完整而健康发展的教室。那么,如何缔造完美教室教室呢?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尝试应用“正面管教”。大家可以参看丹尼尔的《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发展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应用正面管教,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和四项技能。
三个信念是——
(1)我能行;
(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四项技能是——
(1)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2)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3)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4)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思路三:协同学习的理想课堂
日本佐藤学教授认为,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外,关系儿童学习成绩的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技能仅占三成,而师生关系占了七成。《语文学习心理学》一书中则指出,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习影响更大。儿童的学习成绩受“人际关系”的影响。事实上,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也影响儿童的情绪状态,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很能体现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情况。处于成长中的儿童,需要通过具体的群体活动,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结,发展友好的同伴关系。空洞的说教,往往无济于事。我认为,创建学习共同体课堂,是发展儿童社会情感的有效路径,我也一直认为,学习共同体课堂就是新教育倡导的理想课堂。
那么,学习共同体课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课堂样态呢?
(1)以倾听为中心。学习共同体课堂,更强调的是彼此的相互倾听,教师倾听学生,学生倾听学生,形成以倾听为中心的交响。
(2)协同学习。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平等”“互惠”“润泽”的。大家只有差异,而无差距。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大家都是平等的。在课堂上,没有所谓的好的发言,每个人的发言都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在倾听他人的发言中,产生新的思考和启迪。
(3)小组交流。学习共同体课堂,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教师会模拟具体的情境,教会学生如何与伙伴交流。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小组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与同伴交流。学会与同伴交流,其实也就是学会了与同伴建立情感联结,学会了与同伴沟通和相处。学生也在与同伴交流中,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与被需要。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核心愿景即价值追求就是“保障每个儿童的高品质学习权”,这让每个儿童都能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发展了儿童的社会情感。
儿童在家庭中地位,对其人格的影响。学习这部分,能带给我们很多方面的思考。尤其是,同样家庭出生的孩子,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大的差异?
(1)遗传基因的变异。我们中国有句古话,龙生九种。同样的父母,往往会生出长相、智力完全不同的孩子。由于长相、智力的先天性差异,导致父母及周围亲朋对孩子的看法不同。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态度,会深刻影响孩子对家庭、对世界的理解。而孩子的人格发展,正是建立在儿童对世界的看法的基础上的。
(2)出生顺序。阿德勒认为,出生顺序对儿童的成长是存在影响的。例如,最小的孩子,因为处于弱势地位,而想超越哥哥或姐姐,成为征服者。最小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两极化的人格状态:“要么全有,要么全无”。通俗地讲,最小的孩子要么是个成功者,要么是个有问题的儿童。
(3)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同样家庭出生的孩子,为什么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与孩子如何理解家庭关系、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真正要向阿德勒学习的是,从家庭教养方式去探究儿童人格形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