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政涛教授《活在课堂里》之教学设计,首先是育人价值的设计

文摘   2024-10-29 07:05   贵州  

叶澜教授告诉我们:“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在叶澜教授看来,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其核心要义是育人价值。育人价值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价值观的改变是教育转型的起点。从教书走向育人,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这一转变力图针对和解决传统教学价值观中的三大缺失:生命价值的缺失,学科教学生命价值内涵的缺失,学科教学价值转化的缺失。

那如何扭转和解决如上缺失?

一、清晰育人价值的核心内涵

首先,明确育人的基本标准。它回答的是:“育人”,要育出什么样的人?

其次,明晰开发育人价值的基本任务。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再次,形成挖掘育人价值的基本思路。

一是重视“学科的独特”。

二是实现“结构的关联”。

三是推动“过程的转化”。

二、形成对育人价值的结构化、层次化理解。

第一个层次,教学共通价值观。

第二个层次,学科教学价值观。

第三个层次,学科教学活动的具体综合。

三、找到育人价值挖掘、开发的多元角度、对象或载体。

其一,教学内容的角度。

其二,教学方法与工具的角度。

其三,学科活动的角度。

四、建构育人价值的学科结构。

各学科在实现育人价值挖掘与转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学科特性的类结构,它们共同遵循着一个信念:在倡导学科综合交叉的今天,每一个学科的独特存在依然不可替代。

五、聚焦自身在学科育人价值深度开发与挖掘中的难点。

需要教师聚焦并解决普通出现的难点:难在全面,要兼容育知、育识、育方法,向全面育人提升;难在关联;难在转化。这种转化最终指向于教师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化能力:将教学共同育人价值观,具体转化为本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的能力。对这些难点的克服,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挑战与机遇,它通向教师专业教学设计能力的核心要素——设计育人价值的能力。


附:10月27日培训学习心得与感悟

一、学习心得

通过张老师一整天的精彩分享,帮助我对新教材、新课标、新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张老师的专业指导,为我们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专业指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希望自己能够将今天的所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去内化、落实。

二、学习感悟

张老师的分享启发我们初中思政课教师在本对学科拥有扎实学识外,同时也要勤于学习语文、历史学科知识,努力以跨学科意识和行动,上出学生喜欢的思政“金课”。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基于大观念、大任务、大项目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依标教学。

老师们在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中考时,需要强调成果意识,以此来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学、思、悟、行,优化自身教学,改进教学策略。

张老师在讲座中分提到“单元与思考”体现了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目的。

对学生的保护和教育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健康“五位一体”育人策略。

老师在准备家常课,优质课时,需要优先聚焦课标、课本、学情,以此来进行教学设计。

张老师勉励我们:“用身边的事讲天边的理。”这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去领悟和实践。

谢谢张老师的精彩分享。

三、希望

希望有机会了能再次聆听张老师的精彩分享和专业指导。

希望有机会了能现场请教张老师问题,得到张老师的指导。

相信种子和岁月
感谢您的关注,茫茫人海遇见即是缘分。本众号主要推送作者在新网师所学所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静待岁月,守望花开。读写和记录让我的人生更精彩。只要上路,就有庆典!尽最大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