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阳光开朗大男孩,内心是深重的好累好难过

文摘   2024-10-29 07:00   四川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要点:

“腾讯成长守护”专栏应读者要求,做了一期关于抑郁症及双向情感障碍的内容。

彭小华老师应邀就抑郁、亲子关系分享了观点和改进方法。

前段时间,小叶子姐姐接到用户的提议,问能不能做一期有关抑郁症及双向情感障碍的内容。

了解后得知,他的父母早早离异,在学校又受到了校园霸凌,再加上学业压力等问题,令他时常有抑郁情绪。

但他的家人并不太理解他的烦恼,而且他发觉自己并不是唯一遇到这些问题的人。

所以才他希望成长守护能出一些相关的科普,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也许有人觉得“做学生只需要学习就行,这还抑郁?”、“现在条件这么好,孩子们就是太脆弱了!”。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请一定要认真看完下文哦!


01

抑郁之源:恶劣关系

其实小叶子姐姐常收到一些留言,能感觉到很多孩子感到压力很大,非常不开心。

有小学生写了1200张试卷,不知双休为何物;初中生被家人安摄像头监控,完全不让玩手机;高中连续上课14天,无奈自嘲自己是“高中牲”。

在守护评论区的留言

根据2022年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18-24岁青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检出率达到24.6%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学生抑郁的原因77.39%在人际关系,69.57%在家庭关系。其他调查报告的结论都大同小异。

央视最近有一档节目《相对论》很火,其中有一期主题为“少年的抑郁和家长的担忧”。

其中18岁男孩叫皓然,他曾休学在家,但妈妈总会旁敲侧击想让他去上学。

可皓然每次听到上学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次甚至掐住了妈妈的脖子。

回过神来,他觉得觉得自己简直不可理喻,“我就是一个疯子,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每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等待他的只有无尽的指责,慢慢的,他就像困在笼子里的动物,只会暴躁地、本能地对待外界的一切。

无独有偶,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2》中有同样触目惊心的真实故事。

一位14岁的女孩服用药物企图自缢,因为情况十分严重,当地医院在洗胃后不得不转院治疗。

在转院的救护车上,医生得知孩子有抑郁症,便问孩子妈妈病因。

可妈妈却直言自己也不知道,并强调在她眼中,孩子一直阳光开朗、乖巧懂事、成绩优异。

重症监护室里一夜抢救后,女孩总算是脱离了生命危险醒了过来。

妈妈马上到监护室看望女儿,可女儿看到妈妈来了,沉默不语。

妈妈试图缓和气氛,说“妈妈怕你无聊,给你带了一本书”

女孩机械地接过书,仍旧保持沉默。

但女孩在和自己主治医生的交流中,女孩多次开怀大笑。和面对至亲的妈妈,判若两人。

而当医生旁敲侧击地提醒妈妈教育方式可能不太对时,妈妈满脸不可置信地表示“实在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还说出了那句许多父母都会说的“名言”:

最终,女孩顺利出院。

虽然医生帮她的身体渡过难关,可她的心灵的创伤不知何时才能痊愈。

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

如果有这么一份工作,早上6点到工位,下午5点下班,但是要加班到晚上10点,一个月休息2-4天,持续3-6年不等。
你有9个上司轮流盯着你,在你工作时走神或打瞌睡,还有人会当众大声羞辱你。就算这样,你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绩,通过每月甚至每周的考核,还要为每三年一次的淘汰做准备,要是通不过‘人生就完了’。
哦对了,你不能换公司。
你身边的家人也只关心你能不能进入更好的公司。在这种“劳动强度”下,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样的工作是美好的”,你会怎么想?

而这正是千千万万普通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高压之下,爱和支持更为珍贵。


02

珍贵的教育:倾听

史铁生曾说:天天把死挂在嘴边的人,并不是在期待死,而是在渴望爱。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引导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
四川大学博士、《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的作者彭小华认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和成功又幸福的养育模式,是权威-民主型养育。在这种模式下养育者和孩子之间是平等、“有距离的亲密”关系
家庭有规矩、标准的设立,有高的学业和行为要求;同时,养育者对孩子有倾听、响应、协商、沟通。孩子的自我和主动性有生长的空间。
成长路上,困难、挑战在所难免。一旦学会好的应对方式,孩子的心智就成长了,锻炼出了心理肌肉、心理韧性,变得更加阳光、乐观、自信,表现可能变得更好。
假如孩子已经抑郁了怎么办?
是处理抑郁的情绪障碍,还是处理导致抑郁症的人生困难、挑战,这是两个不同的认识模式和解决路径。
彭小华老师认为,只想消除抑郁情绪,是治标不治本的,要努力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困难。
无论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还是师生关系、人际冲突、学习压力、挫折、失败……看见孩子,倾听孩子,给孩子减压,跟孩子一起学习和尝试心理疏导的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认为,心理问题、情绪障碍根本上都是关系和沟通引起的问题,好的关系、好的沟通(包括人际沟通和自我沟通)本身就是解药。
任何人——而不只是心理咨询师,只要学会同情、理解的倾听、接纳,就是在提供心理支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家人、朋友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疗愈。
当和爸妈产生矛盾时,同学们也可以掌握一些保护自我、弱化矛盾的方法
如果父母情绪过于激动,甚至要打骂你,你可以尝试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请你冷静!”、“请你好好说话!”、“你这个样子让我很害怕”。
其次,尽量不要撒谎,因为撒谎造成的内心压力、羞耻感和道德压力同样能够伤害你的心理健康,捍卫自己真实表达的权利,也能让父母更加平等、尊重地对待你。
第三、主动把自己的困难、困扰告诉父母,请求父母协助、帮忙;还可以求助老师及咨询师。

总之永远不要轻易地放弃生命。
今天让你觉得再也过不去的困境,不过是明天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想看都已看不清的过眼云烟。


学做好父母,助力成长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

“死亡教育”启蒙书

小华作品


养育




 • end •
文:腾讯成长守护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