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道别”是临终时最基本的功课之一。
死亡的必然性决定了“向死而生”不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是一种实存状态。
离开了临终者的意志、愿望、权益、主权、福祉,那么,“善终”就只是家属和医护人员“沉默共谋”下的一种“临终霸凌”,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无关临终者的善终。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学会告别》
阅读彭小华老师的新作《学会告别》,是一段非常感动而愉快、颇受启发的心智之旅。
彭老师通过几位至亲离世的经历,真实地勾勒出了亲人离世对人们的心理、生活、信念、家庭关系等带来的重要影响,并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人类在死亡与临终境遇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中西方回应上的差异,从普遍的意义上给我们展示出了现代人在死亡与临终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关于如何破局的思考。《学会告别》一书,从书名看似是限定在临终告别这个话题上,但实际上本书内容非常丰富,现代生死学重要的内容几乎都涉及到了。可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死亡与临终问题的启蒙书,对于帮助我们完成“认识死亡”这个人生的必修课提供了很好的读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达和医疗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入住医院。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临终与死亡方式的现代转型。临终不再被视为自然现象,而是被当成疾病处理。”(第23页)
“医疗化”死亡的形成影响巨大,它是现代人在死亡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也是理解现代人死亡困境的起点。医疗化死亡的出现,一方面改变了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另一方面使得死亡与临终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艰难。医学把死亡当成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敌人,死亡的存在似乎就是在嘲笑现代医学的失败与医生的无能:因为死亡没有被他们战胜!正是由于不承认死亡的必然性与医学的有限性,死亡与临终被人为地从生命整体中切割开来,临终者和那些所谓没有医疗价值的人群成为了医学的弃儿。就像死亡学家库布勒·罗斯所说,现代的临终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除了要承受死亡的痛苦,还要忍受孤独,在恐惧中死去。这就是医疗化死亡带来的现代人的死亡困境:传统的死亡方式已经改变,死亡场所陌生化,临终过程被人为操控,死亡痛苦加倍。就像彭小华在书中提到的,这种医疗化的死亡,常常劳民伤财、徒增痛苦:国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癌症患者和躺在ICU里抢救的患者临终前的治疗费用高达百万,不少的家庭为亲人的临终医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结果只是延长了临终、死亡过程,延长了痛苦和折磨。”(第29页)
人类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死亡禁忌更是加剧了问题:人们普遍害怕死亡,所以选择回避和远离死亡,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发生的死亡被刻意地屏蔽、安置在某个角落,于是,许多人从出生到临终,都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过死亡,死亡变得既陌生又恐怖,人群中死亡恐惧与死亡焦虑十分盛行。倘若现代人有机会了解和认识死亡和临终,学习与死亡相关的知识,或者说接受过生死教育——无论这种教育是来自家庭还是学校——情形可能会好一些。可是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生死教育的普遍缺失和死亡禁忌的大量存在,使国人的死亡与临终过程雪上加霜。今天的人类不可能再回到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死亡方式,现代医学对临终的干预已经是不言而喻、甚至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了(比如临终镇痛)。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获得一个好的死亡质量就是一个难题。在彭小华看来,现代人的善终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里面掺杂了医学、伦理、哲学、法学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虽然人类现代性的死亡方式与医学、医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但是,现代人的善终涉及诸多领域,需要不同的群体与专业共同参与才有机会实现。大量存在的所谓“善意的谎言”在彭小华看来是阻碍人们善终的首当其冲的伦理问题。无论是医生,还是家属,他们都没有准备好如何向患者告知死亡将至的坏消息,于是,他们刻意对患者隐瞒。这种刻意隐瞒往往会误导临终患者,让他们错失了解真相、提前安排身前身后事的机会。来自医生与家属的合谋欺骗,往往被冠以“为患者好”的美名,或者他们认为告知真相会击垮和加速患者的死亡,因而常常以对待婴儿般的态度来对待临终者。这种情形剥夺了临终患者知情和决策的权益,陷入了伦理困境:临终者是否应该拥有与健康人一样完整的生命权利?临终者的权益如何保障?毋庸置疑,临终者应该拥有与健康人一样的各项权利和尊严,他们的人格需要得到同等尊重。对于这一点,似乎人们可以达成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应对上,却出现了不如人意的现象,在是否插管、是否进ICU抢救、是否延长死亡过程等关键问题上,临终患者的意愿经常地被排除在外。临终者主权概念是彭小华老师反复提到的、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生死学问题。如果说死亡的主角是临终者,死亡过程中遭受的痛苦与折磨主要由临终者本人来承受,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临终者应该拥有完整的死亡主权,而其他人必须尊重他的死亡权利。临终者与健康人一样,应当拥有同等的主体地位,他们的意志与愿望是临终场所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相应地,在伦理之外,临终者的主权地位、死亡权利应该在法律上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善终是临终者的善终,离开了临终者的意志、愿望、权益、主权、福祉,那么,“善终”就只是家属和医护人员“沉默共谋”下的一种“临终霸凌”,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无关临终者的善终。
善终已经成了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最基本的目标了,然而,在走向善终的路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形不尽相同。中国内地在世界知名的死亡质量调查中排名靠后的状况提示我们:当今的国人要实现善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走向善终,在彭小华看来,至少有一些基本的条件需要满足,这些也是她书中各章节论述的内容:一、生死教育的普及,人们需要从小就了解死亡与临终问题,完成这一人生必修课;二、在有意识地学习死亡与临终知识的前提下,直面死亡,学会管理临终过程,学会告别,做好死亡准备;三、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力量,从教育、医疗、法律、殡葬习俗等方面共同努力,合力推进,为善终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持。
总之,生死教育的普及、有准备的死亡、死亡相关方的改变,是人们走向善终的基本条件。显然,如果人们迟迟无法改变原有的死亡观念,一直回避和害怕死亡,不愿意了解死亡与临终问题,那么,死亡恐惧与焦虑问题就会一直跟随我们,直到死亡降临。生死教育的缺席使得人们难以形成一个健全的生死观,因而死亡相关的各种问题都被挤压到临终阶段:临终成为了人们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彭小华把本书最终命名为《学会告别》,是有道理的,不得不说,告别是临终阶段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像我国台湾安宁疗护之母越可式教授总结的“四道人生说”,其中“道别”是临终时最基本的功课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中国人似乎并未把告别当成是重要的人生课程来学习。告别显然是与死亡认知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人必死无疑,并且,随时随地都可能死亡,那么,实际上人类“向死而生”就不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是一种实存状态。在死亡尚未到来之际,提前练习死亡,为死亡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在死亡真正到来之时慌乱无措、恐惧至极。死亡准备并不是空谈,在彭小华那里,就近端来看,临终之事的安顿、生前身后事的安排就有许多可以选择的内容;就远端来说,“向死而生”还可以促使人们以死亡为参照点,“先行到死、携爱转身”,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活出更加精彩、更有意义的人生——彭小华老师的人生选择就体现了真正的向死而生:她中年辞去工作,一切重新开始,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的事情,开启了人生的新可能、新高度。最后,善终要实现,显然不能仅靠个人观念的转变,它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支持和改变: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的普及,医院评价体系的改变,临终患者自主权利的立法,殡医一体化、殡葬机构的改革与人文关怀的厚植等,这些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在教育、医疗、法律、殡葬习俗等相关领域都发生重大改变,国人的善终才不会遥远,人们的死亡质量才有机会大幅提升。雷爱民,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兴趣涉及生死哲学、中国当代生死学、死亡学、伦理学等;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副主委,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
出版专著《知识与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哲学与文化》《鹅湖》《伦理学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