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休学后,否应该事事迁就TA? By:彭小华

文摘   2024-09-10 21:49   四川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编者按:

这是青少年生命复元对彭小华的访谈,关于接纳与溺爱。

怎样才是无条件接纳,如何才能避免溺爱?边界在哪里、分寸要如何掌控?

这是令很多父母深感为难的事,特别孩子陷入抑郁,甚至因此休学,父母往往越发不知如何同孩子沟通,如何才是接纳,怎样才能帮到孩子?

彭小华借案例对此问题做了分析与答疑。分享给关注此话题的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





家长来信


小元,你好:

女儿确诊中度抑郁休学回家后,每天关在卧室里,上午基本不起床,醒来就玩手机,饭也不出来吃。

医生让我接纳孩子现在的状态,但我不可能真的对她百依百顺吧?规律的生活节奏、运动和交友都有利于她康复,如果顺着她什么都不做,她怎么能好起来?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喊她出去跑步,她很烦我,直接把卧室门“砰”地关上。看她继续这样下去,我也受不了。我应该事事迁就她吗?这不是溺爱吗?

——一位来自成都的焦心妈妈




复元思考


面对孩子抑郁休学后的家庭生活,父母很容易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想要接纳和尊重孩子的状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一边很担心任凭孩子这样“放纵”下去,会不会太溺爱孩子,反而害了Ta。

对此,我们采访了长期从事关于养育与家庭关系的心理咨询师彭小华,她在过去接受的大量咨询案例中,面对过很多这样的问题。





彭小华答疑


01

何谓“接纳”?

总说父母要无条件“接纳”孩子,“接纳”的到底是什么?

孩子抑郁后,不管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教育专家,都会提到“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但究竟什么是“接纳”孩子?是孩子不管提出什么要求,都要去满足吗?

彭小华认为,“接纳”是指要理解并接受孩子现在的状态,不一定是孩子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接纳行为背后的情绪、情感以及需求。

说得直接点,就是不仅仅看到孩子抑郁后不起床、睡很晚、打游戏、不想上学等一系列的表现,还要看到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接纳”二字说起来容易,但父母想要真正做到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控制欲,真正地走近孩子、看到孩子,何其艰难。

彭小华分享了一个案例。前不久她接触了一个不想去上学的高一孩子,被妈妈察觉到了异样:

晚上坐在桌子前,看似在写作业,其实什么都没做;等到妈妈睡着以后,才开始打游戏,一直到两三点才睡。第二天自然起不来,也不想去学校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月,妈妈急于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她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完成作业、正常上学。她希望能纠正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母子之间爆发了很严重的冲突,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彭小华跟孩子聊完才知道,原来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发生了冲突,觉得老师没有公正地对待他,而且本来和他站在一起的同学,也“背叛”了他的期待。

他不仅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还觉得自己很可笑,觉得去学校会被同学们像“老鼠”一样看不起。他甚至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不公正的,没有正义的。

他说:“我努力有什么用?我上学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孩子不仅不再想上大学,也不想工作,甚至只想着哪一天死了算了。

当他把这些事情和感受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说:“你怎么能觉得上学没有价值和意义呢?”

最后妈妈软硬兼施,要把他送回学校,可想而知,一定是失败的。

彭小华就问妈妈:“你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吗?你能不能感受到孩子处于一个非常低落、非常挫败的状态?

彭小华又问:“假如孩子摔断了一条腿、得了癌症,你还会逼着他去上学吗?”这时候,妈妈才意识到,儿子心里的痛苦,可能比摔断一条腿还要痛。

在后面的沟通中,彭小华还逐渐帮妈妈看到了自己的内心:

她想得很远,不仅担心孩子请假会被老师另眼相看,还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成为她的麻烦和负担;她承认自己心里怨恨孩子,觉得孩子在给她找麻烦。

妈妈同意自己还没有处理好自己的焦虑,因此没有能力接纳孩子的状态。

最终,妈妈化被动为主动,提前一天晚上就跟孩子说,你明天上学不?如果不想上学,我帮你跟老师请假。一个星期不去上学也是可以的。孩子听了不置可否。

结果,第二天早晨,妈妈告诉彭小华,孩子早晨起来自己背着书包就上学去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当妈妈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把主动权、决定权交给孩子以后,问题反而迎刃而解了。而不是像之前担心的,如果自己退一尺,孩子就会退一丈,最后不是一天不上学,而是从此不上学。

这个案例其实凸显了父母们在 “接纳”孩子的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要重视孩子心理上的痛苦。对于抑郁的孩子来说,心理的痛苦甚至比肉体上的痛苦更痛,不要把孩子的情绪不当回事。

然后,家长首先要学会辨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02

溺爱与接纳

“溺爱”=“接纳”吗?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单从行为上来说,“溺爱”和“接纳”很容易混淆。

比如上一个案例里,如果孩子不想上学了,妈妈说行,不上就不上;孩子想休学了,妈妈也同意,觉得都可以听孩子的。那么这是“溺爱”还是“接纳”?

彭小华认为,“溺爱”和“接纳”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只是对孩子的行为无底线、无原则的容忍,尽自己所能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真正的“接纳”,是有原则有边界的。

而这种无底线的“溺爱”,本质还是在关注孩子的行为,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在“溺爱”的关系中,父母和孩子依然是出于不平等的关系,父母在上位,孩子处于下位。

彭小华介绍了一个典型的“溺爱”的家庭关系:

一个被诊断为中度焦虑、重度抑郁的孩子。他的家庭很有钱,父亲非常专制粗暴,而母亲则放纵孩子,很容易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孩子养成了通过撒泼、哭闹来满足自己愿望的习惯。

在学校里,这个孩子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撒泼打滚,没办法呆下去。父母也是投鼠忌器,很害怕孩子闹自杀,因此无底线地满足孩子。孩子可以提任何要求,但是不承担任何责任。

比如孩子想买一辆六万的摩托车,父母不想给他买,担心孩子情绪不稳定骑车出事故。后来又想跟孩子商量,买一辆三万的二手车行不行?孩子说不行,一定要六万块的。

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父母是小心翼翼的、低姿态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完全倒过来了。父母并不愿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愿望,但是因为担心孩子被激怒或自杀,只能被迫满足, 这就是“溺爱”。

而孩子一旦习得了这种错误的沟通模式,会将它迁移到所有的关系中。TA会通过“超限施压”、无理取闹的方式,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人想跟这个孩子做朋友。长此以往,孩子只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03

边界与尊重

什么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边界?

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但是,是否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决定权在父母。如果真的超过了父母的承受范围,是可以和孩子去商量的,孩子可以尝试去说服父母,也需要学会接受和尊重父母的想法。

在第二个案例里,孩子想要一辆六万块的摩托车,这个想法作为一个“愿望”时是可以被理解的,就像谁都会有一些美好追求的,大人也会想要一套一千万的房子。而且,这种愿望不仅仅是物质上,也可能是精神层面的,比如孩子想要父母一整天都陪着自己,想要每天给朋友打一个小时的电话等等。

就像第一个案例中不想去学校的孩子,这些愿望,本身也是他们某种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关键在于,父母能不能通过孩子的愿望,看到Ta没有被满足的内心?

父母首先应该看到孩子的内心,孩子有这些愿望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纳的,然后再去探索如何满足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你怎么能这么要求?”“你为什么不考虑家里的情况?”或是一味满足孩子毫无节制的愿望。

而这也是“满足需求”和“接纳情绪”之间的区别,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代表没看见孩子的情绪。

平等、尊重的接纳,可以是“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的想法,你并没有错,但我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不愿意为这个事情花那么多钱,我觉得给你买摩托车是不合适的,超出了我们能承受的范围,而且也让我们担心你的安全。你有别的想要的东西吗?”

在这里,父母既尊重了孩子的愿望,也尊重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孩子也学会了协商、妥协、尊重别人的想法。这些能力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所以,看到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理解孩子的处境,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并试图和孩子共同探讨一条双方都认可的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接纳情绪后,真正“满足需求”的做法。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

学做父母,助力孩子良好成长




养育



 • end •
文:青少年生命复元/彭小华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