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关怀探讨——梧桐访谈空间•圆桌派

文摘   2024-09-05 21:17   四川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序言:

8月8日,乐益思安全人关怀推行工作室邀请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学会告别》作者彭小华,慈爱肿瘤医院院长、临终关怀/疼痛管理专家张睿,独立教师、生死教育推动者青苔同坐一桌,探讨灵性关怀对于重症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价值。
长路辗转着离合悲欢,因为平凡,唯彼此守护承载。生命的火被点燃,我们当此心此生无憾。
乐益思安全人关怀推行工作室组织的《重症患者,医护者灵性关怀探讨》圆桌派在此紧张有序地探讨着真诚,温暖,灵性满足有关问题。

温馨的灯光柔软地撒在灰蓝色圆桌上及桌边笑意盈盈的四人脸上。小青苔盆景郁葱雅致,杯中老白茶金黄醇厚回甘,墙上有朝阳暖归鸟绘图,平静舒适的室内,桌旁参与者们各抒已见的言辞虽亲切温和却各有观点和态度,将探讨推向更深的纬度与高度。
生死学教育心理咨询专家,肿瘤疼痛管理专家,全人关怀推行者,独立教育者,以及重症病患家属希望转达的观点。
每人站在不同角度与纬度去讨论甚至争执重症病人在重症期需要灵性不同的关怀方式。
疼痛管理专家提出:临终患者的‘灵性危机’概念。
全人关怀推行者问出:灵性关怀不仅患者有需求,医护者同样有,灵性关怀的需求不同点是什么?生死学教育心理咨询专家就患者家属的焦虑化解,家庭亲密关系中过度掌控的后患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独立教育工作者也问出:灵性满足与宗教信仰之间有什么联结?是否只有宗教信仰才会带来灵性关怀的满足?
圆桌派

台湾临床医学专家余德慧老师在其著作《临终心理与陪伴研究》书中提出

多数病人接近宗教,不需要太多说服。但不见得真正理解体悟教义。接受宗教是让自己面临死亡过程的这条路顺利走下去,减少恐惧与孤独感。

余德慧老师的这段话说明,重症患者宗教信仰是灵性满足的一部分,是临终患者抵御深刻的无助与孤独,是灵魂安慰而非强行灌输。
探讨过程中对关于灵性需求满足,有着不同的诠释。有亲情的亲密守护关怀,有不同宗教信仰地灵魂抚慰,也有对主治专家的信任依赖,无一不是对爱对温暖对抵挡无助孤独更深刻的表达。
这样的灵性需求被真诚满足,对重症患者都有安宁善终作用。并且专家们一致认同‘对患者灵性尽早干预’,给患者带来更好安全感,减少患者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家属的无助焦虑感。对后期家属的哀伤疗愈有更好帮助。
灵性满足关怀不仅重症患者有需要,其他普通患者甚至医护人员,照顾者同样需要。因为信仰不论是出自任何宗教还是亲情还是其他,首先它是温暖,是真诚,是生活,是整个精神生活的奋发,是将人从原来的地位提高,生命彼此用爱去滋养,生命质量的提升!
此次圆桌派参与人员一致共识:所有灵性需求关怀,都不应被任何宗教信仰的律法教义捆绑,而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释放更多的包容,接纳,尊重,善意。才是真正具有安全感的灵性需求被关怀满足。
有一天也许会走远,也许不会相见,生命漫长又短暂,握紧彼此平凡,我们就一直被爱温暖......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

点击即可购买



乐益思安

全人关怀的推行者,你灵魂的摆渡人,倾听者。

乐益思安全人关怀工作室咨询电话

18583261357 


 • end •
文:梧桐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