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交流与心理|实例解析:人际交流中,如何避免投射他人和积极应对他人的投射

文摘   2024-07-22 08:43   四川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要点:

投射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常见做法,往往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但会给人带来困扰,伤害关系和交流。
避免将自己的情绪、动机或态度投射到他人身上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技能。
那么,如何避免对他人的投射?如何应对投射和投射性认同?


01

友人Alice(化名)同我约了进行一场督导性质的交谈。我爽快地答应了,彼此约好了交谈的时间。

这段时间,我旅居伦敦。由于临时有对我很重要、过时不候的活动安排,而且也考虑到与Alice的交谈并非十万火急,提前告知也不会浪费她的时间,所以,我在确定不能交谈后,在约定的时间之前两小时联系她,说明了原因,提出换时间交谈。

她希望换当天另外的时间交谈。由于时差的原因,在我确定无法安排,并给出另外两个时间供她选择后,她回复说感到我“不重视“她,然后又说,“没有付钱的督导是经不起考验的。我明白了。”

我可以理解她的不快。但是,说我不重视她、要求改变交谈时间是由于她没有付费,却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

我意识到,她投射了。

投射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投射往往是无意识的,但这种主观推断给被另一方带来程度不同的困扰,负面影响人际沟通和关系。

我在从亲子、夫妻到同伴、朋友的各种人际痛苦中,经常看到投射的阴影,早就想写文章讨论了。这个事件促使我动笔。

秉持一贯的理念,我写文章不是为了说人,而是为了说事。

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在我看来,人都是好的。

恐怕谁都难以避免投射,程度轻重而已。就此而言,Alice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人。


02

投射 (Projection)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按照定义,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动机或态度归因于他人。

也就是说,投射的一方在交往对象身上看到的“问题”、感到的愤怒,不一定源于对方内心的真实,而可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担心或者恐惧。强烈的情绪反应不完全是当下情景所致,而是源于过去的经验。

个体通过投射调节情感,缓解内心的冲突或不适。

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策略,投射有明显的弊端。它可能导致对他人意图的误解,令对方感到被攻击,从而使关系变得紧张,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对个体而言,长期依赖投射可能阻碍自我反省和心理成长。

与投射有关的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叫投射性认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态度或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并试图使对方认同这种情感或态度,最终对方可能会真地体验到这些情感或态度。

例如,小明最近考试成绩不好,他的父母对此非常失望,指责小明不努力、懒惰,将来肯定没出息。

小明感到非常沮丧和自责,逐渐开始认为自己真地很懒惰和无能。

这一来,小明就落入了投射性认同的陷阱。

作为一种沟通策略,投射对一些人是有效的。

前述案例中,小明可能会觉得父母的失望和痛苦是自己造成的,为此自责和内疚,决定更加努力学习,希望通过取得好成绩来弥补自己的“错误”,不再让父母失望。

这样,父母就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然而,即便看起来父母实现了让小明努力学习的目标,小明努力学习的动机却是不健康的。

研究发现,投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地达到投射者的短期目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策略往往导致被投射者的自尊心受损、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可能引发反感和抵触情绪。

因此,尽管投射有时能成功达到某些目的,但也要慎用,不宜依赖和反复使用。

更好的做法是建立在理解、共情和有效沟通基础上的关系管理方式。


03

认识到投射的不足,如何避免投射他人,采取理解、共情、有效的方式沟通呢?

1、提高自我觉察,更清晰地识别自己的感受和反应,从而避免将这些内在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技巧,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比方说,Alice 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担心、怀疑,但不下断语,而是询问”我在想,你改变交谈时间,是不是因为我没有付费?”

这样做就不是投射。

3. 识别和挑战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指那些未经深思熟虑、快速出现的负面思考模式。识别和挑战这些思维有助于避免将个人问题投射到他人身上。

例如,如果觉得在关系中不被重视,或者怀疑对方有其它不良动机,问自己是否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这个想法,而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受、判断。

4. 建立情绪管理机制,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避免情绪对行为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感到情绪波动时,尝试使用深呼吸、运动等方式管理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5、增强同理心,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增加对对方的理解和信任。

6、尊重他人的自主权和人际边界,避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04

人际交往中,他人的投射在所难免。如何既不受对方投射的伤害、绑架,又不破坏彼此关系呢?

应对投射、反投射和投射性认同,方式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结果又好坏之别。

人际交往中,常见的消极应对方式包括:

1、回击,采用攻击性言辞或行为,如回怼、反唇相讥。

这种做法会加剧冲突,破坏关系。

2、回避,面对指责保持沉默,不予回应。

这样做无助于解决问题,导致关系冷漠、疏远。

3、自我防御,表现为过度解释或辩解,导致对方觉得你在推卸责任,引起更多的争论。

4、内化,将投射方的指责内化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自信心不足。

5、沉溺于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不断回想对方的指责,陷入糟糕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6、放弃自我主张和自主权,按照对方的意旨行事,从而落入被操控的境地。

这种情况,在家庭关系中很常见。令人痛心。


05

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他人的投射行为,促进个人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和环节:

1)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情感和反应进行审视,分析他人行为的来源,看看对方的行为是否源于对方自身的压力。

这种做法有助于识别他人的投射行为,不被对方言语伤害、绑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

2)以建设性的方式、温和的语气反馈对方言辞、行为,关注问题而非个人是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清楚设立个人的情感和行为界限,自己的归自己,别人的归别人;为自己的言行和情绪负责,尊重别人的行为、决定和情绪。

4)运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试着理解对方的情感和动机,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例如,当对方对你发起攻击时,尝试理解其可能面临的困难或者压力。


06

意识到友人的投射,基于对投射机制的理解,我情绪大体平稳,对她有理解和体谅,当即给她发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图像和一个拥抱的图像以表歉意、安慰,并留言说:

抱歉啊Alice,今天情况非常特殊。是朋友临时约我,机会难得……原本我想午饭后结束,结果他们让我留到下午五点。

——写到这里,我才意识到我这么说是在推卸责任。

真实原因是,别人只是提供了机会,是我自己决定留下的。

显然,当时我还是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和困扰,内心并非完全平稳,因此无意识地启动了防御机制,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免遭到进一步的攻击。

我发出信息后,友人没有回复。

以我对她的了解,我推测她还在情绪中。

我做了一番快速的自我心理疏导,消除了紧张和压力,恢复了内心的平静。

我有点心疼她。但我也知道,情绪和对事情的解释属于每个人自己,他人无法代劳,只好由自己负责和消化。

每个人有自己的功课。我想我做了我能做的。剩下的是她的决定。

我不知道她会怎样决定。对此,我没有任何预设。一切皆有可能,理解、尊重、接受就好。

过了26小时,她回复我,表示“理解”,并约了另外的时间交谈。

我们的关系经受了一次考验。事实证明,我们都在意和珍惜彼此的关系。

最终,我们在约定的时间进行了很好的交谈。


07

我理解,人与人之间,在一起就是学习、共修。我通过这个事件加深了自我了解和觉察,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成长。

文章初稿经过了Alice的阅读,她不介意我使用这个事例。

我希望通过这个真实案例的分享,促进更多的人觉察和思考如何避免投射他人,以及积极应对他人的投射,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建设更加健康、愉快的关系。

我想我的这番心意,Alice是理解和支持的。

感谢她的善意和成全!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

点击上图购买


如何做父母?怎样才是好的沟通交流?

推荐阅读《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关系



倾听、理解、和解:以家庭会议方式解决关系障碍
有毒的关系:识别与应对 By:彭小华
当伤害已经造成,如何道歉与修复关系:以一个出轨案例为例
为选择担责,掌管和主导人生
关于自我、爱与关系的感悟


 • end •
文:彭小华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