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关系问题并霸凌与过度捍卫 | 心理叙事工作坊之让青春期不迷航 二

文摘   2024-08-05 13:05   四川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要点:

这是6月2日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探讨青春期困境的第二个主题。彭小华、轩鹤云、杜奕三位导师就“孩子的同伴关系、校园霸凌、捍卫与过度捍卫”几个议题分享了自已的经验、观点与看法。

转自微信公号“纯真年代书吧”



题:2


同伴交往的关系问题包括校园霸凌


赵承倩
青春期孩子人际交往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1,孩子青春期去了同学家回来之后,就说别人家好,好像被洗脑了,会攀比。
2,孩子被言语上隐形攻击,孤立,孩子比较敏感,回来以后感觉受伤了,社交退缩,不愿意跟同伴去玩。
是不是青春期常见问题?

杜奕:
我最开始在处理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一般是自杀、跳楼已遂或未遂。
但是最近几年,危机干预事件开始转向舆论危机居多。事儿都不大,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不信任,最后演变成了舆论上的危机。
其实是正常的同学间打闹的范畴,但是家长不管那么多,就觉得我要保护好我的孩子,不能让他受伤害。
我不得不说这对于我那个年代的父母已经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了。我们那个年代说我们受欺负了,家长说,人家为啥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呢?你要反思一下你哪里做的不对?现在的家长是无条件的只相信、支持自己的孩子,但是最后就变成了对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的一种霸凌。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预设在对待同伴关系?如果是担忧的、防御的、害怕他们被欺负的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同伴关系的话,我们很可能就陷入“同学在我们家长眼里可能都是敌人”的一种敌对关系。
所以当我们回归到同伴、同学这样的本来的一个含义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至少把前因后果搞清楚,至少要问一下孩子,他砸了你的头,你很委屈,他给你道歉了吗?你们告诉老师了吗?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对这个处理结果满意吗?你觉得心里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如果你能把这几个问题全部问出来,可能你对事情的看法本身就会发生一些偏转。
孩子到小学五六年级或者初中、高中,我们家长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同伴关系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要大得多了。他听同伴的,不会听父母的,所以我们都希望他能够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
如果孩子老是有很多问题,那我们就会很忐忑,这个时候就涉及到边界的问题。我们所谓的尊重孩子的边界,核心定义就在“尊重”上,你有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有独立的自主决定权的个体来尊重?
作为父母我也很理解,我明明看着他在做一些错误的决定,那这个时候足不足以支持我们要行使我们的“正确”的“霸权”,我必须把这个地方的“正确”和“霸权”加个引号,因为我们以为为孩子好,我们以为让孩子做正确的事是天经地义的,但有的时候,说白了你就在侵犯孩子试错的权利。
我们在说孩子成长的时候,其实要明白,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成长——犯错的时候,他在做一些错误的决定的时候,他感知到痛苦的时候。
我们有的时候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权利,也不要剥夺他的痛苦的权利,因为你不让孩子绕弯路,你不让他跌那个坑,不让他撞南墙,他可能就成长不了了
所以,孩子跟父母的战争,父母必输,这是一个有智慧的父母的终极选择,你必须要输,你赢了,孩子这辈子就输了,他就爬不起来了,孩子的叛逆期来得越晚,代价越高
我真的见过有父母都是高官的家庭,他的大学、体制内的工作,全部都是他父亲一手提拔上来的,孩子很听话,结果到30多岁的时候出轨了,还有了自己的私生子,他的叛逆是以妻离子散为代价的。有些成年人把自己的人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其实他就是在行使他迟到的叛逆的权利。
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回过头来谈同伴交往。


01

同儿子谈尊重差异

我们家儿子上高一的时候,第一次家长会结束之后,三个家长找到我,都为了同一件事儿,因为我对我的孩子的管束可能没那么严,导致我们家孩子用自己的微信给同学的游戏账户充值,很严重的问题。其他的几个孩子可能手机管理得比较严,我儿子花他们的饭卡,让他们给买饭,买够二三十块钱,然后他来给他们充月卡。
我们家儿子上高中,我给他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全部都一次性开通了,手机也买了一部新的送给他。结果就是,他的成长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没显现的时候,祸先闯出来了。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家孩子估计都被这些父母拉为黑名单了。
那怎么办?
那个时候我先跟我孩子实事求是地说我今天遭遇到了什么,我说“妈妈那个时候觉得很尴尬,你能理解我的那种尴尬吗?别的妈妈来找我告状。”
他也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他感到恼火,唉,你(同学)怎么这么不小心,让你的妈妈发现了。他的恼火在于你被发现了,不在于说你要去反思。
我就这点跟他去沟通,我说你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家的这样教育方式跟别人家教育方式发生了一些冲突和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要尊重的是什么?他说我们要尊重别人跟我们的不一样(因为我经常跟他说差异是宝贵的)
那这个尊重要怎么尊重?
我跟他探讨到最后就是让他明白,如果你要充值,你要帮你的同学、好朋友去购买游戏、cosplay的见面会、漫展的票,你得打电话问一下对方的父母,你要经过对方父母的同意,你才能帮同学这样的忙。我说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我可能就不得不对你的手机实施管控了,因为你会给我带来很多的麻烦,他说他能做到。
后来他真的就是去漫展,然后打电话问同学父母,同学父母说,唉,我们家儿子也要去,你要是一个人去的话,我们正好开车送孩子去漫展的,你可以搭我们的车,后来我儿子就跟他们一块搭车去看漫展,从此以后这种事再也没有出现过。
就是要教会他去处理,该道歉的道歉,所以这样的话,其他的家长估计又把我儿子从黑名单里拉出来了。


02

同儿子谈领导力与责任

在这个事情过后,到高二的时候,因为他爱打羽毛球,带着自己班里的同学去打羽毛球。当时老师告状也告到我这儿了,说你们家的孩子能不能不要每个体育课、课间都跑去打羽毛球?
其实我觉得这没什么,但是老师不同意,那我又跟孩子探讨了,我当时第一个问题就问他,为什么你在你的同伴中间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你是怎么可以做到在他们中间变成了一个意见领袖的?
他最后归结我,妈妈还是你好,因为你对我很宽松,很多事情都让我自己去做,所以他们寝室的人都要管我叫爸爸。我领着他们,就跟领着一群小屁孩一样,我们出去点餐都是我跟服务员去交涉。
我说,既然你有这样的能力,那你随之而来的责任是什么?
这个时候他开始不得意了,他说,我们都是同学,凭什么我们要对他们有责任?我说你不能只想好的,不想要不好的,你对人家有影响力,一说到责任你又要逃避,那怎么能行呢?
那责任是什么?安全的责任是第一位的,还有要知道他们是未成年人,有些事情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这番谈话结束之后,我们家孩子对于怎样跟同伴交往,就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新的规则,就是太过妈宝的他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了。他要跟那种父母比较开明的、有共同语言的人玩,他开始挑选自己的同伴,并且他要意识到同伴对他的影响力是什么。


03

恋爱与失恋

我们家儿子在高二的时候在网上谈恋爱了,有了自己的女朋友。
第一件事是冲到我们的家庭群里@我们所有人,我跟你们说个好消息,我脱单了。我们说你女朋友哪里的?他说我们在网上认识的,玩游戏认识的。
两周之后黯然地告诉我,他们分手了。
他说原来这个妹子让我做她男朋友,就是为了让我带她上分的,我看透了这个,我以后再也不上这种当了,我决定高中的时候不谈恋爱,并且为此还做了一系列决定,比如说他把微信里游戏认识的很多女孩子都删了。
所以你让他自己去试错,自己去吃爱情的苦,自己去尝试一下被骗,年纪越小,代价越小,该犯的错都犯一遍,该试的错都试一遍。所以你会发现,踩坑的同伴关系远比那些优秀的同伴关系让他成长的更多。这叫负转正的思维,就把一个负面的世界转化成一个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轩鹤云
有的父母说,孩子去看了别人的家庭,觉得人家是那样的,为什么我是这样的?就感觉他被洗脑了。
这体现孩子对家庭的忠诚和认同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从原生家庭里出来的,你会感觉到每一个家庭的氛围、核心情绪、规则、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期待都是不一样的。他前面十几年都是在这个氛围下长大,青春期是从家庭往外发展的时候,他就见识到别人家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管教孩子的。
我们会发现,其实尝遍世界所有的美食,当你成年以后,你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那个味道。
他要去见识,我们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他见得太多了,看到别人家那样,我就不好管了,他就不遵守我的规矩了。你
们(夫妻)的父母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你们形成了自己养育孩子的理念,你们两个人都会有差异,是怎么处理这个差异的?也会给孩子做一个示范,教他去怎么处理差异。他要见识过很多以后,最后再去分辨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
如果我们去管教孩子,把他封闭在我们这个理念的一个空间里,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莫不如去培养孩子的分辨力,怎么去识别朋友从他的性格和特质来说,他想要什么样的朋友?
父母的担心很正常,我们要先去处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然后再想,好像我们害怕孩子离我们更远,害怕他接受新的东西离开我们。
孩子需要有一个分离,就是有一个“背叛”。如果我们在家庭外面做了一个和原来父母要求我们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会不会有愧疚感?好像我们不是这个家的孩子了,在挑战父母,甚至偷偷地去做。
如果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和孩子去讨论,“你到了那个家,他父母是怎么样的?他们的规则是什么样的?你感觉那个怎么样?”
我们首先要去反思我们这样合不合适,我们也接受了一个新鲜的信息,别人那样可能也有利于孩子发展,是我们所没有的,也可以适当去调整我们的规则。
你和孩子共同去学习,共同去讨论的话,他也不用背着你去发展。其实你挡也挡不住,我们要接受差异性,接受多元,你是开放的态度,孩子也会这样。如果孩子太认同我们,他是很难往外发展去学习新的东西的。
青春期对父母的考验是非常折磨我们,挑战我们的。
对于孩子来说,他要能够跳过这一关,如果你不觉着挑战新的事物是一种背叛,甚至是分离;离你更远,你能够接受的话,孩子就会很轻松地去接受新的事物了
允不允许自己被挑战、被碾压?甚至你可以承认我的不足的部分,你也要去认可他,这样的话孩子他会建立新的东西。
你要不断地去反思或者有调整。父母的权威性在哪里?他完全把你推翻了怎么办?
你跟他充分讨论了他喜欢别人家哪一方面,但你不能改变的时候,你就跟他说我们家就是这样,就是9点钟要睡觉,就是不能玩手机。
有民主的讨论,但同时你也可以坚持权威,孩子有问题你再去跟他讨论,“背叛”出去以后见识更多回来,会有一个再认同的过程的,会培养孩子的分辨能力。

彭小华
讨论一下关于霸凌和过度捍卫的问题。
今天的父母确实跟过去的父母不太一样了,当孩子跟别人发生了矛盾冲突的时候,过去的父母可能更多的倾向于说你要反思一下你自己,你是不是招惹人家了,人家为什么就没有去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了?这样的父母就没有共情到孩子、帮助到孩子,甚至会导致孩子在人际关系当中是比较退缩的,不能够很好地去生长自我。
另外一个要警惕的现象就是过度维权,小孩子之间的一点小的矛盾和冲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认识这个事情,就觉得我们家孩子受气了,这就是一个霸凌。把这个同学当成是坏孩子,以至于都要动用到警方的程度,我觉得这个对孩子是不好的。
在我的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她的同桌,一个男孩子有点淘气,把她的书包剪了个洞。我女儿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回来了。
我看到书包剪了个洞,这个时候就很考验我了,我要怎么来处理这个事情?
我没有对对方的行为动机做一个恶意的推测,我认为对方没有什么理由要这样做,我也问了我女儿,你有没有骂他?有没有打他?有没有去老师那投诉他?
我女儿的话是,没有对这个孩子发生任何进攻性的语言和行为,那么对方就没有要报复、要整我女儿的这样的一个动机,所以我觉得他是没有这个主观恶意的。
我就想,这个孩子大概是比较淘气。因为我是这么理解这件事情的,所以我并没有去找老师,也没有去投诉他的家长,但这件事情仍然是需要处理的。因为我女儿的物品确实是被破坏了,还是要帮助她去维权的。
我的做法是去找到这个孩子。我说,你们俩都同桌这么久了,你们一向都是好朋友,对不对?他说对的。我说她最近有没有打你?没有。她有没有骂你?也没有。她有没有做任何伤害你的事情呢?没有。她有没有搞坏你的东西呢?也没有。
那她的书包那个洞是不是你剪的呀?阿姨我错了。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呢?他说,我买了一把新剪刀,就想试一下我这个剪刀快不快,就剪坏了。你看他果然没有这个主观的恶意,对不对?
我说,噢,我知道了。要不要给我女儿道个歉?他愿意道个歉。我就说,那好的,这件事情彭阿姨也不告诉老师,也不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但是你把她的书包剪坏了,你还是要承担责任。你能不能拿你的压岁钱,把她的这个书包拿到学校门口请那个裁缝去给她补上?
他愿意的。因为我没有投诉他,没有给他造成什么伤害,没有过度维权,但是我有适当的维权。所以,当你的处罚跟他的破坏性的行为相对称的时候,他就不会怨恨你,不会破坏到我的孩子和这个同学之间的关系
他道歉,又承担了责任,我女儿的心理上也是平静的。那这个事情就处理好了。
维权是一定要维权,但是也不要过度维权,更不要把你的孩子的同学想成是坏人,没有坏孩子。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他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很可能你会发现他并没有主观故意,他们之间很容易就和解了。
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冲突伤害,我们是需要介入的。但是我们可能也不要那么快地介入,当孩子之间协商好,彼此道歉了,赔偿了,弥补了,其实是不需要我们家长去做出一些很激烈的反应的。

同伴关系对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要,跟他们的心理安全、归属感都有关系
有的孩子抑郁了,不想上学,原因是什么?
他在班里没有好朋友,没有同学,没有朋友。
另外有时候青春期的孩子之间取绰号,给到孩子一些压力、权利侵害。如果孩子不能够自己处理,他也会害怕去上学的,因为他觉得去上学的话同学要欺负他。必要的时候是需要父母来帮忙的。
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可能就是帮助孩子去认识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协助他理清楚是非,也许这个关系还可以去恢复,那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如果关系确实不能够恢复,孩子也可以去扩大交朋友的圈子。我跟张三李四虽然不玩了,但是我还可以跟班里的其他同学玩,不用因为这两个同学闹掰了,就觉得全班同学都可能会去散布关于我的谣言、坏话,全班同学都不跟我玩了,这是一个灾难化的思考。
假如你真的是一个好的人,别人也没有办法把你说坏,你仍然可以热情友善地对待班里的其他同学,你也可以为班里做更多的积极贡献,久而久之,你会用你的言行来证伪别人对你的指控和污蔑。
你的同学可能并没有那么坏,他不会真的去散布关于你的谣言,那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过度想象;如果真的这种事情发生了,也可以鼓励孩子求助老师、家长、咨询师。
如果孩子是求助者,他在人际关系当中觉得自己处于一个被欺负、被孤立的弱势地位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会孩子怎么样去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当你感受到了别人的不公平的对待,受到别人的攻击的时候,你可以积极地、坚定地,但也是友善地主张自己的权利。
不要用“你”开头,对方会感觉你在攻击他,你可以用“我”开头——我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你这么说我是不公平的,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个样子了。也许对方会有一个解释,可以给你道个歉,那么关系就和解了。
有可能对方会狡辩,如果我们确实觉得处理不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对方一个警告,如果你再这样的话,那么必要的时候我会把这个事情告诉老师,或者我的父母。对方想到这样的后果,可能倾向于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对方真的不改变自己的行为,继续做那些让你感觉受到伤害、被逼迫、被霸凌的行为的时候,你总是可以升级你求助的层次。

如何做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良好成长?

推荐阅读《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亲子关系





 • end •
文:纯真年代书吧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