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鸡笼山下文学课
文学即人学,是指文学与人的关系而言。高尔基也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诚哉斯言,“文学是人学”是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总钥匙。作为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如果撇开了“人”,文学何以安身立命?
本周“鸡笼山下文学课”特别策划: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曹刚老师带读《米娅的礼物》,思考生命与死亡。
特邀《学会告别》作者、《最好的告别》译者彭小华老师,中国直面心理创导人、《成为你自己》作者王学富老师对话生命教育;南京市卫健委安宁疗护指导专家组周宁主任到场分享。
《米娅的礼物》共读
“米娅是谁?”
“米娅的'礼物'是什么?”
今天的第一节课,在曹刚老师循循善诱的提问中拉开了序幕。
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米娅、一个12岁女孩的视角,用37篇日记记录她对世界的迷茫与成长。米娅的经历与很多孩子的成长轨迹相似。作者西塔因此书成名,引领了无数孩子自信、从容地长大。
“读书不只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边读边思考很重要。”曹刚老师先由几个特殊的意象来启发孩子们展开思考:
“手表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有家长回答:“记录了奶奶的死亡时间。”
“是的,很多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出生时间,相信每一个人的爸爸妈妈被问到都能立刻说出来;同样,一个人临终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日记本为什么很重要?”
孩子们大声说道:“有了日记本,才有了这本小说嘛!”
阅读和记录着实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文字是有魔力的,就像文中的帕特老师所说:
米娅,我们不可能都是健谈的人,就把写这本日记当作用文字描绘一幅肖像吧。你如果觉得用现在时比较容易,那就用现在时吧。不过,你肯定会发现,用不了多久,过去的事情会悄悄潜入。哪怕在你这个年纪,也有许多过去。
“米娅究竟收到了怎样的礼物?”
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答道:“蓟心手链。”
曹刚老师解释道:
蓟心,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很多人,在老了的时候,心上会有硬壳。婴孩,像小莱拉,一开始都有一颗温柔的充满爱意的、容易轻信的心,可是他们要学着保护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心就变得越来越硬。
这些粗糙的外层阻止人们感受得更多,人们便带着无法触摸的坚硬的小心脏行走四方。
接着老师带在场的同学和家长们梳理了奶奶临终前一个月都做了哪些事?
梳理完毕,曹刚老师说:
好的阅读,是由追问开始的。看到这条故事线,由这个情景和故事发生的内容,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呢?
为什么奶奶要自己预定棺材?为什么要住进安养院?中国人就更愿意在自己家里离世。为什么在临终之前要去参观鸟类保护区?……同学们在提出问题时可以再想一下,这里面有没有哪个情节或者片段打动了你?
在曹刚老师的带动下,在场的家长、孩子凝神静听,十分专注,受益匪浅,用思辨和阅读在文学客厅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相信经过本节课,大家都掌握了更深入的思辨阅读方法。
在《米娅的礼物》这本书中,也有很多有着紧密联系的对照组:从人物塑造来看,帕特老师可以说是长大了的米娅,也是年轻时的乔西;从人物关系来看,克里西和莱拉,又很像詹姆斯舅爷和艾比姑妈;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文中关于生与死的对照组。
奶奶的去世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是同一天也是别人怀孕和女儿的生日。曹刚老师随机提问,“这样的情节是对立吗?”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得出结论:生和死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出生和死亡的对立的,有出生会有死亡,但死亡也必定孕育着新生。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出生,也一定会离开这个人世。但在这之间,我们会经历漫长而有意义的一生,这才是最重要的。
课堂的最后,曹刚老师总结道:
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是对存在的尊严与高贵的照亮——人之存在的本质,是对虚无、荒诞地直面与超越;生命的意义唯有在爱、行动与负责中才能被真正建构起来。
与作者对话
“Some enchanted evening,You may see a stranger,across a crowded room……”
下半场的对谈分享,在旧金山音乐学院曾沩涵先生的饱含深情的歌声中,在金晓霜老师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朗读声里,徐徐展开。
首先,由四位朗读者(王艳、蓉蓉、高蓉、媛媛)为大家带来了《学会告别》第二部分理解死亡与生命——死亡教育:同孩子谈生死。
其中一位朗读者高蓉为我们分享了自己深度阅读《学会告别》的感受,并现场朗读了书中奥朗德的诗歌《死亡并不算什么》。
分享完毕,金晓霜、彭小华、王学富几位老师一起,探讨儿童、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金晓霜:
欧文-亚隆曾说:儿童格外关注死亡。生命教育通过帮助儿童超越死亡从而最终升华为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努力追寻和实现。
彭小华:
很高兴听到曹刚老师《米娅的礼物》这节课,我非常感动。如果在我小时候听到这样的课,该有多好!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们的社会的死亡禁忌更强烈一些,小朋友可能不被鼓励去讨论和死亡有关的话题。而我们周围的很多大人受文化背景下死亡禁忌的影响,难以坦然、诚实地谈论死亡。而今情况已经好很多,比如今天在场的小朋友,能听到这样的课,对死亡有这样的直面和场景的描写,我觉得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王学富:
其实儿童对于死亡的问题是很关注的。曾经有个作文题是_______对你说。有孩子写“小鸟我对你说”“妈妈我对你说”“老师我对你说”……但是有个孩子写了“死亡我对你说”,大家都很惊讶,引起了校内很大的讨论。在小时候多思考这种哲学问题,对孩子将来会有深远的影响。
彭小华:
苏格拉底也说,思考哲学就是思考死亡。
将东西方古老的思想对比,东方对死亡的思考是有所保留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大家对生死的问题甚至是回避的。而西方,就主张要去思考死亡。因此他们相对来说可以更加坦率地去谈论死亡。
谈论死亡,其实也是谈论如何更好地度过从出生到离开之间的这段人生。
王学富:
我们在探讨生死话题的时候,如果父母讳莫如深,那么死亡就会变成孩子潜意识中害怕的话题,甚至演变成一种焦虑。很多的心理问题就是源于此。
金晓霜:
“妈妈,什么是死亡?” “你会不会,有一天,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 “如果会,我该怎么办?” 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家长你有过这样类似的“被问到”的经历吗?
观众:
我有被问到过。其实我当时是很茫然的,因为家中有年长者的原因,我们总是在回避这个问题。但当这个问题被提及的越来越多次,我想我该正视这个问题。于是我便买了《秋天的叶子》这本绘本来给孩子作生死教育的一个短期解答。但我知道,其实这并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金晓霜:
是的,当我们家长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其他文学形式来向孩子解释。但是今天,我们也可以请两位老师来分享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成年人我们该如何陪伴至亲(老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生死观”?
彭小华:
我们的文化社会背景下,对于死亡基本是否认的态度,大家不想让孩子直面死亡。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对孩子不好。当我的孩子问我的时候,我会基于我的理解来告诉她,妈妈是怎么想的。
死亡是什么?
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
但是,个体的生命会结束,人类生命不会。有人去世了,但还会有新的生命诞生。生命是代代相传的。当然孩子你要珍惜你的生命,个体生命结束了就是真的结束了。
金晓霜:
好的,老师从孩子的视角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么老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呢?
米娅的故事里,奶奶是一位艺术家所以她用了艺术疗愈的方式去去面对死亡,态度总体是积极乐观的。但是在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面对死亡都不会是积极的,甚至表现出一些情绪上的反抗,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彭小华: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临终者自己或多或少是有预感的,因此他会发出各种信息给亲人。
但其实,我们的亲人可能自己没有克服死亡焦虑,或者想让老人保持积极的情绪。他们会说“你还早的很呢”“你还能活到一百岁!”……诸如此类的话。这种时候,很多老人可能就只能把这种面对死亡的不安情绪放在自己的心里,无法纾解开来。
王学富:
是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是一种情绪投射,我们将自己的恐惧投射到老人的身上了。
彭小华:
托尔斯泰有写过一个故事叫做《伊凡伊里奇之死》,主题就是伴侣、医生都否认他的病和走向死亡的事实,主人公如何只好孤独地面对死亡。
我也推荐我翻译的《好好告别》,书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妻子即将去世,但是丈夫不愿意和她谈论死亡,而妻子也没有做好谈话的准备。两个人好比各自在封闭的孤岛上独自痛苦,不能在最后的时光敞开心扉,互相陪伴和支持。所幸,最终通过医生的沟通协调,促成了交流,未留下遗憾。
金晓霜:
好的谢谢两位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从今天的对话分享中受到启发,多多陪伴在亲人身边,不论老人还是孩子,尽量打开自己,不要让生命封闭。
刚刚两位老师,他们是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讨论生死教育问题的。其实当我们的生命走向终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最诚实,疾病的痛苦可能会让我们没有办法按照所谓的“生前预嘱”的安排进行?
所以,接下来我们邀请南京市卫健委安宁疗护指导专家组成员,国内安宁疗护专家周宁主任来给我们一些专业建议。
周宁:
我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之中,不是不谈论死亡,而是谈论死亡的方式有点不同。国家卫健委,就有专门关注这个问题,并向社会各界提供过帮助。
在不同的年龄段和阶段,提供的帮助方式也是不同的。死亡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各个家庭更好地度过这个过程。而且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对死亡怀有敬畏心理。当然这不是说去恐惧死亡,而是希望大家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安全、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