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一篇来自读者的读后感。
薇说:“我有幸与这本书的作者小华老师在成都有过一面之缘。”这缘起于《最好的告别》。之后,我们的交流不仅于死亡,还有养育教育,家庭关系。
《学会告别》出版后,薇一口气订了好几本,她说,她要把这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她的亲友。
上周,薇发来一篇阅读所得,她说,《学会告别》是了解死亡第一课非常好的教科书,
感谢薇的阅读、思考与书写,感谢赐稿。
阅读时间:5.21-5.28
作者:彭小华
浙江古籍出版社
字数:200千字
我有幸与这本书的作者小华老师在成都有过一面之缘,后又因购买小华老师翻译的《最好的告别》与青苔老师结缘。并在青苔老师的“高效能父母学堂”收获颇丰。两位老师都是我在心灵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01
今年也是我迈向人生的第四个十年。孔子说的四十不惑,其中“惑”以前单一的理解是开始有辩识能力了,遇事不那么容易犯糊涂的意思。后听到董宇辉有这样的解读,他说,颜回如果喜欢一个人就把一个人爱到死,恨的时候巴不得这个人立刻从他眼前消失,这个就是孔子说的“惑”。“不惑”的意思是,你爱的时候也清楚的知道她不完美,恨的时候也不要把她逼得走投无路。
如今我也走到了不惑之年,在心境上的确更平和和坦然,特别是对“生命”、“病痛”、“死亡”以及一切以往恐惧的东西开始尝试了解、学习,没有以往那么非黑即白的排斥和抗争。菲茨杰拉德曾说过: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能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却能并行不悖。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伊壁鸠鲁是最早提出积极面对死亡的思想家:“死亡未来时好好地活,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伊壁鸠鲁学派另一位大家卢克莱修的名言:“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不存在,死亡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
苏格拉底在面临死亡宁愿放弃逃跑,牺牲自己来维护正义与真理,我们普通人或许没有这么伟大,我们害怕死亡过程的痛苦,害怕死后不知去向,害怕与尘世和亲人们告别。
02
《学会告别》是开启我们了解死亡第一课非常好的教科书,小华老师从她自身的真实经历谈起,以第一视角讲述了身边多位老人的离去以及自身迎接死亡需要做哪些准备。
众所周知,中国人是非常避讳谈“死”的,甚至与死相关的谐音和数字都认为是不吉利的。
我对死亡的认知最早有印象是大概四五岁的时候爷爷去世,我当时太小了,围着满屋子跑,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围在床边。我很开心,以为只是爷爷睡着了。
等到了小学,听闻奶奶在海南去世的消息,爸爸赶紧准备了一块黑色的布让我们“戴孝”(北方都会有这种习俗),我当时还觉得很难为情,到学校肯定会被人问。后得知奶奶的骨灰是撒在大海里的,那个年代奶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奶奶是济南女子中学毕业,我记得很清楚“香蕉”的英文单词就是她最早教我的。也许这些也是她思想较为开放不执着于“落叶归根”的一个原因。
我的父母和公婆就有着截然不同的面对死亡的态度,公婆对老家有着深切的情感,把葬在家乡麦田土地上视为最大的心愿。我父母更多的考虑是死亡的过程不要太遭罪,不抢救,不折腾,死后骨灰不用带回老家,像我奶奶那样撒到大海里就行。
以前我不理解公婆为什么对回老家有那么重的执念,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让我深入体会到了农村人对土地的深层依恋,而我们东北人是“闯关东”的拓荒者,哪儿有合适生存的地方,就可以迁徙到哪儿。这是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观念、传统,可能也只有父辈这一代人还能坚守了。
03
大多数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我认为是出于对悲伤、痛苦的自然反应,特别是亲人的离世会难以接受,我亦是如此。眼看父母逐渐衰老,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作为子女,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面对与他们离别的那天。
《西藏生死书》中提到整个生和死是一连串不断改变的过渡实体,称为中阴。从藏传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中阴的存在分成四个持续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生、临终和死亡、死后、转世。它们可以称为四种中阴,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明光中阴、受生的业力中阴。
我虽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相信轮回和转世,如何从“生”过度到“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逃避不了的。既然如此,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和身边人的死亡做准备我认为是必要的。
如何准备?从哪儿开始?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都有很实用的指导方法。
其中,生前预嘱是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提前准备好的,有固定的版本可以在“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下载,在临终时刻,还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方式也是我的愿望。
04
庄子言:生死一如。出生才是一场死亡,它把记忆都抹掉了,重新建立新的意识,而死亡是让我们回到意识。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带走的人的体验。我们其实每天都在与昨日告别,死亡就是与今生告别。
我以往曾经试想过至亲离去的那天我的心情,我怕失去他们,但我可能阻止么这场离别么?如果不能,我是不是应该更多的想想现在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而不是到失去那天自责、悔恨,没有经常关心陪伴,没有时间表达对他们的爱!
我觉察到父母想要的陪伴不需要多么高质量多么深度,如果做不到常回家看看就发个信息多些问候,把投入到工作、社交、短视频的时间稍微分一点给家人,其实就足够了。
儿子曾跟我说,等他到奈何桥的时候,会偷偷逃跑,一定不喝孟婆汤,他不想忘记我,要下辈子还做我的儿子。让我们都抱持住这份美好的愿望吧,带着亲人的爱,带着完整丰富的人生体验,与这一世告别,与下一世相逢。
迎接死亡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要试图一下子就能接受,现在只需要打开这本书,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解开任何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