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好地纪念已故亲人?清明时节,一位跨文化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的思考

文摘   健康   2024-04-02 01:45   美国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要点:

清明节的设定和祭扫先人的做法反应了古人的死亡观。

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采信古人的观念。如果没有观念基础,相关做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无所在就是无所不在。对亲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过好自己。



01

在我国,清明节是为纪念已故亲人设定的节日。清明节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周代,要算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
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这天,儿孙要给已故的先辈扫墓——在我的家乡四川,也称“上坟”。儿孙们带着米饭、刀头肉、香蜡冥钱、鞭炮等各样祭祀物品来到先人坟前。大家点上香、烛,献上米饭、肉,然后行礼、磕头,接着烧纸钱和各样纸纸制品,并燃放鞭炮,最后在坟头插上树枝(或者竹竿),挂上红纸和俗称的“上坟钱”——当然是冥钱。
一年一度清明节,古往今来,一代一代人都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这么做呢?行为背后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
也许因为习以为常的缘故,一般人可能并不追问。
简单地说,清明节的设定和祭扫先人的做法反应了古人的死亡观。
什么样的死亡观呢?
古人认为死亡意味着阳间生活的结束,灵魂进入阴间生活。对古人来说,阴间生活是阳间生活的复制,他们想象逝者有着如同人间生活一样的需要,并且认为,阴间生活所需的金钱、物品都要由后世儿孙提供,具体做法就是化烧冥钱、纸制物品。
为什么传统中国人特别重视有后人,除了养老之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死后需要有人提供阴间生活所需。因为化烧冥钱、纸制物品会产生烟雾,所以,儿孙的另一个称呼是“香烟后代”,把没有儿孙说成是“断了香火”。


02 

问题是,今天的人还相信这套观念,相信人死之后在阴间继续生活,需要由后人送钱送物吗?
年复一年,为了祭扫,活着的人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人未必像先辈那样生活在本乡本土,靠近先人的墓。今天,为了扫墓,很多人要长途奔波,舟车劳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燃烧纸钱、纸制品、放鞭炮污染空气,还有引发火灾的可能。围绕祭扫所导致的社会成本和代价不低。
如果持有阴间和阴间生活的信念,烧香、烧冥钱、烧物品是可以理解的。逝者是不是需要、是不是能够收到且不说,至少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信者可能觉得自己在承担照顾已故亲人的责任,因此可以获得一些积极的心理感受,或者,可以免于如如不然可能引起的不安、恐惧、愧疚。
然而,我们也要知道,清明、扫墓及相关做法都是文化设定的,基于特定的死亡观,有着古人认知的局限性,也不是普世的做法。考虑到相关做法给活着的人带来的压力,和给社会、环境带来的负担,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
 

03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价值多元的社会,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或者认同死后有阴间、有阴间生活的概念。对于这些人来说,传统的做法还有观念基础吗?如果没有观念基础,相关做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如果只是怀念亲人,并不认为已故亲人在阴间活着,需要生活必须品,不妨改变传统的做法。
行文至此,就想起我的父母。正是因为考虑到不愿意儿孙牵挂扫墓之事及为此奔波,他们生前就交代我们兄妹不用扫墓。想到有一个墓在,我们必定会有扫墓的压力,他们谢绝了我们为他们买墓,及亲人邀请他们归葬家乡的提议。
我妈对我和哥哥明言,生前好好对她和爸爸就行了,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买墓地、修坟茔都是浪费,毫无意义,还徒增将来没人扫墓,或者墓被挖掉、被毁坏的担忧。
哥哥曾经问妈妈,没有墓,没有地方扫墓,想你们了怎么办呢?
我妈说:“什么时候想我了,对着天空喊三声‘妈’就可以了。”
爸说,无所在就是无所不在,想念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我非常钦佩我父母的超脱、明智、豁达,也很感激他们为儿孙考虑、解脱儿孙负担的无私爱心。
他们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的死亡观受到他们的影响。
我父母明确指示不留骨灰,要我们兄妹把他们的骨灰撒到家乡的河里。
我父母是他们各自家族中率先选择放弃墓葬、不留骨灰的人。他们超越了自己的文化习俗,可谓开风气之先,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远见卓识。
至于我自己,死后必定是不留骨灰的。我甚至不要求把骨灰撒到任何特定的地方。对我来说,骨灰就跟泥土一样,没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女儿觉得如何方便就如何处理。
对我来说,死亡意味着存在的终结,不仅是肉体意义上的,也并没有一个脱离于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死了就是死了。如果说还留有什么的话,那就是生前的言行给有过交往的人留下的或好或坏的记忆。
留下的记忆好坏取决于自己。如果想留下一个好的记忆,那就对人好一些,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04 

想念已故亲人是很自然的事情,与是否有墓无关,也不一定需要通过一个特定的节日以扫墓来体现。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没有专门纪念逝者的节日,也有越来越多的民族在人死之后,不再留墓,遗体火化之后,骨灰撒进河里、海里,埋葬树下、花下,连骨灰盒都不用。
更环保、节约的方式是,采取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遗体,一具遗体几个月后就可以成为生物肥料,不仅不耗费资源,还最快地进入生物链,回馈大地。
我的英国婆母去世后,骨灰埋在公公生前任教的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后院。在她之前去世的公公,骨灰也埋在那里。
说是“埋”,其实并不准确。她的骨灰甚至没有装进一个骨灰盒,更没有棺木。我们把她的骨灰从硬纸袋子抖进一个浅浅的、脸盆大小的土坑,然后把挖出来的泥土回填进去,把骨灰覆盖好、压平就完事了。没有任何的标志。真正的回归尘土,从此不再有任何花费、消费,不再需要儿孙为他们做任何事情。
我的大姑姐在美国去世。她的骨灰处理的方式更简单。在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们带着她的骨灰来到她生前好友的牧场,在她家门口一米左右的地方找了一棵树,小叔把她的骨灰从一个纸筒里倒在树根下。没有挖坑,没有用土覆盖。我看不过去,抓了几把雪试图盖住她的骨灰。
正如我父亲所说,无所在就是无所不在。我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不需要去到一个特定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日子、仪式,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亲人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经常自然地谈论他们,也经常自然地想起他们说过的话,回想与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说起他们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忌讳,从不担心他们的鬼魂(如果有的话)骚扰我们。我笃信我和家人拥有他们的慈爱和祝福。
阴间、天堂都是心理构造。有时候,想到如果真地有阴间、天堂,而我的父母、公婆以及更多的亲人已经在那里,他们会保佑我和家人,我就觉得非常的安心、幸福。


05 

有些人开始采取更环保和美好的形式纪念亲人。有些人不再烧香烧冥币、纸制品或者燃放鞭炮,代之以鲜花、播放音乐。这样做既表达了对亲人的纪念,又没有污染环境。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代表着死亡观的更新和心智模式的改变,很了不起。
在西方,人们采取了一些更有情感意义的方式纪念亲人。比方说,有人使用亲人用过的物品,穿戴亲人的衣服、饰品,以此保持和亲人的情感连接,也避免了丢弃物品所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我采取了这种方式。我保留了我父母、婆母和姑姐的一些物品,继续使用。使用的时候,有一种他们与我同在的亲切、温暖的感觉。
有些人用更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已故亲人,比方说,为亲人生前关心和支持的公益事业和NGO捐款。 父亲Dicky——莱奇沃斯花园城访亲小记
有一个家庭在已故亲人生日这天捐一笔钱给社区的蛋糕店,为当天过生日的几个人买生日蛋糕。他们以匿名的方式,在卡片上说明为什么这么做。花钱不多,但是是一种非常有创意、传递对他人爱和温暖的纪念方式。
有人以已故亲人的名义创办活动。有位女儿的母亲生前喜欢合唱。母亲去世后,她每年举办一场家庭音乐会来纪念她。
有几个儿女在母亲去世后,每年在她生日这天聚会,纪念的方式是每个人做一道母亲生前爱做的菜。
在我看来,对亲人最好的纪念,其实是过好自己。每一个已故的亲人,最关心的就是活着的人是否过得好。我常常想,已故的父母已经不需要我为他们做什么了,我把对他们的感激和爱转为对自己的关心,替他们更好地爱我自己,而我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就是努力活成他们教诲和希望的样子。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拓展阅读




 • end •

文:彭小华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