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的边界、隐私是什么?父母要如何做? | 心理叙事工作坊之让青春期不迷航 三

文摘   2024-09-15 16:46   四川  

点击 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要点:

这是6月2日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探讨青春期困境的第三个主题。彭小华、轩鹤云、杜奕三位导师就“亲子间的空间、边界、隐私”这一议题分享了自已的经验、观点与看法。

前两问请见:

如何化解亲子间的手机、游戏冲突? 

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关系问题并霸凌与过度捍卫

转自微信公号“纯真年代书吧”



题:3


隐私与边界

赵承倩
家长问,边界分为物质和精神层面,物质的东西是很好分辨的,比如这支笔是你的还是我的。但是精神层面的就连成人都不一定能够分清楚。
比如我的父母七八十岁了,他们那个年代也没有接受到教育,到现在为止我爸爸妈妈都认为我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的事,包括我的孩子以及我的老公的所有的事情,他们都要关心、关注,而且都要去管理。
嘉宾

轩鹤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精神分析取向青少年和成人个体咨询师
这位妈妈提到一个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问题。
我从我们这一代人来感觉到,父母认为你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事情,这是他表达对你的关心和爱的一部分,这是他爱你的方式,但是当你自己成长以后发现有些地方会让你感觉很不自在。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爸妈,从什么时候或哪一次事件你感觉到你和你的孩子要保持一个物理边界和心理边界的?
真正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从外在的表现会说进来我要敲门,甚至他要锁门,你进不来了。那个时候你会感觉到,他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他长大了,他和你拉开物理空间、心理空间。这其实是一个隐私,一个边界感。
12岁到18岁是青春期的发展,有的早的话从10岁开始,那是青春期前期。你会发现,有的孩子从四五年级就开始有独立的想法,甚至他不让你干涉。特别女孩子可能更早一点。
青春期孩子的发展任务有一个告别童年,为成人做准备的时间。
为什么父母没有这样的意识?父母是没有这个觉察的。我们早期和孩子的融合性是非常绵密的,孩子一直围着你转,什么都想着你,把你放在第一位。
但是很多父母会跟我说,到青春期的孩子,我发现他变了一个人,完全不是原来我的那个小孩子了,原来那么的爱我,那么的喜欢我,跟我什么都好,为什么到现在就是不跟我说话?我一说他就烦,还把我赶出房间。
你想想你是用什么方式在不断地和孩子黏糊?送水果,然后问“你今天好不好呀?”不断地要进入他的房间,没有边界感的去帮他整理房间。
很多孩子会说,我很多隐私就被你看到了。
我们一直在怀念和孩子很亲密的时候。原来儿童时期,他是依赖于我们的,和我们是融合一体的,他也是借助我们去成长的,父母没有这个意识是很正常的。
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意识,到12岁,女孩和爸爸、男孩和妈妈可能都会有一个空间上的拉开,甚至有一些回避的东西。
我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的想象里,你们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去分离的
青春期还有一个发展任务,它是和父母心理上的分离,既要依赖又要独立。但是他有的时候独立不好,又回来黏你了,或者又开始呛你了,好像你说什么都不对。
我们父母这个时候要经历孩子的碾压、批斗,你要相信的是孩子在做什么,他是通过和你的对抗,甚至和你的相反的方式来去确立他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跟你有意慢慢地拉开,慢慢成为他自己的过程。
其实他并不是说让你不舒服,而是说,他必须用这种强烈的方式才和你分离。我们会感觉那真的是骨肉分离、削弱、模糊、很疼痛,父母就像垂手而立的侍从一样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是一个物理的边界。
青春期向外发展,他原来跟你很亲近,但现在他要去发展同辈的关系,有外面的好的老师的引领,好的偶像的精神、特质会吸引他,他也在不断地自我建构的过程: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要往哪里去?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以后要以什么的方式在这块立足?我真正热爱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青春期就在思考人生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大人也回答不了他的这些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了,咨询师也回答不了,我们(咨询师)是陪同他共同去创造和建构自己的。可能父母能够给他房子、车子,甚至以后给他找一份工作。但是你能够给到他“我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我们既疼痛和失落,但同时又要很高兴孩子在做一个自我发展的事情,要去支持他。所以在青春期,我们是帮助孩子如何去建构自己的辅助者,又能够给他一些边界和约束,和他共同去发展。
说到边界的问题,对父母来说可能需要有一个自我的思考,就是你的青春期是怎么过的?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不一样了,他有很多的信息,有很多的方式去学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你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分辨率,如果上大学他自然就拿到手机了,你这个时候不培养他,到那个时候仍然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首先都是很共情父母的,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真的挺痛苦的。但是几年以后你会非常感谢孩子,他在这个阶段也在帮助我们成长。
在分离的过程当中,我们父母要处理的是自己的失落、担心和焦虑。原来孩子那么需要我,他现在有的地方需要,有很多地方不需要了,我们自己消化,和伴侣共同去谈论孩子,或者你有好朋友去谈论,有个地方表达和理解。
当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可能情绪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你去发展自己的事业、爱好,交自己的朋友,有你的空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爸爸或妈妈,不要一直盯着孩子,孩子也就有空间了。
我们一直在用我们想象的那个孩子去看他,“你为什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有的时候你没有看到真实的孩子,他自己在发展什么部分,他和你的观点、处理事情的方法、应对方式完全不一样。当你的这一部分被应对、被挑战的时候,你觉着好像你要去指导他,担心他错。
错也没关系,让他去试错,错了他才会在错中再去总结经验、再去发展。我们是在给孩子一个训练场,我们当孩子的陪练。
他在我们这里来挑战我们、质疑我们,形成他自己的同时,我们要接受这个挑战,同时要去认可孩子,即便可能不符合社会的规则和实际的发展,但是他有独立的想法,他走出去以后会有一个回归的,回来他又会知道父母那个时候说的是对的。
当下你是对的,但是他否定你,他不接受,你也要允许他不接受,去形成他自己的观点。可能孩子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就是在处理和权威的关系,我们就是孩子的权威,他以后能不能去挑战权威?破坏规则再遵守规则,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发展自己。
我们想象的是,对孩子设立规则可能是一种伤害性的。有的时候,我们有过度共情的情况,觉着那个时候父母给我们立规矩太严厉了,就会心疼说,我要是狠一点,是不是孩子就会受伤害?
其实,孩子在破坏规则的同时,也在呼唤规则,并不是说你都不管他就是好的。
春期有各个方面冲动、幻想、激素的发展,他去冒险、去挑战的时候是希望有人能够告诉他哪些行,哪些不行的。还是要有过来人的东西指导他,同时要理解到他为什么这样做。
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自己当靶子给孩子练,我们要承受失落、分离的痛苦、不被需要,甚至我们的无能。我们小的时候在孩子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最强大的,完全能够提供给他、保护他的那个人。但现在他会发现父母是个普通人,父母有时候也做不到,父母也有很多的焦虑、失落,甚至痛苦。
到孩子的青春期,我们到了中年,面对事业、(自己年迈的)父母、很多焦虑的时候,我们也有会感觉到很无力的时候,有时候也是可以跟孩子去讲的。你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犯错、做不好也是很正常的。
要想看到一个有自我发展的、的确能超越你的孩子,你就要让他能够提出和你不一样的一些观点,你会重新去发现一个真实的孩子,并不是说按照你想象的,或者你要求他做的,那他永远是在你的套路里面。

嘉宾

杜奕

杭州焦点解决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
我们学心理学很早就知道一句话,就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标的,就是亲子之爱”。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离开我们依然可以好好地生存,好好地生活。
亲子关系本来就是一种高度融合的关系。我们面对几个月大、一两岁的小孩子的时候,真的是捧在手心,因为要照顾他,没有什么物理上的边界,身体的边界都一概不存在。只有他慢慢长大了,他开始第一次对你抱别的小孩产生介意的时候,他才意识的到,噢,这是我的妈妈。
我们总是能从很多孩子的哭声中一听就知道,里边有没有我们的孩子,这是一种关系共融的需求。但是很遗憾美好的日子总是太快了,马上就要到了一个要跟孩子去谈边界的这样的生活。
但在这个话题之前,我还想说,还有一个阶段,就是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将死的那几年,可能我们跟孩子又会重新回到那个没有边界的状态,有很多时候吃喝拉撒都要依靠于我们的孩子。
不过那个时候我们的角色正好发生了一个颠倒,而中间漫长的从孩子八九岁开始,到我们年纪很大的时候,只要我们父母有一方还存在,我们基本上都要跟他们去探究我们的关系边界到底在什么样的状态。
边界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我学心理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关系还需要有边界,我们对每个人都是赤诚的,都是掏心掏肺的,怎么会想到要有边界这个东西?后来我看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孩子高中有一篇文章,形容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下不同的对关系的理解。
他说西方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就像一捆火柴,把它捆在一起,比如说美国人、欧洲人他们是一捆,虽然是一捆,但是你把它的线拆开,他们还是一根一根的独立的个体。
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一颗石子投在湖面产生的一圈一圈的涟漪,我们每个人跟别人都是在涟漪的交汇之中。所以我们东方的这种集体主义,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关系社会、人情社会。
像我来自于我们国家中部的一个省份,在这样的省份,你会发现哪怕去办个结婚证、离婚证都需要关系,否则你可能要排很长时间。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好很多了。
但是你要到上海这种大城市,你谁都不认识,但你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有些人到上海就会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到上海就会觉得这简直就是人际关系的一个荒漠,在这儿我一天都不想待,我迫不及待要回到我的老家去。这可能就是我们内心有不同的关系的需要。
如果你喜欢非常个人化的,那可能待在大城市就会相对更适合你。而杭州这个地方就很神奇,它是两种文化的交界点。
我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我觉得这个关系也重要,但是好像也没有那么得重要,因为你凭能力吃饭。但是你要真的想在这个城市里去扎根,你就会发现你还是需要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所以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城市的文化,个人内在的不同的需要,对“边界”的定义也会有不一样。
我的来访者几次说要自杀,他是真的去割腕、去吃药,做过很多极端的行为,但是这个时候做一个家庭治疗,问他,“假如说接下来你家里发生一点怎么样的小小的不同,你就觉得你在这个家里是能活下去的,你愿意忍受下去的?”
他说:“我只要一点,我爸妈进我房间之前先敲门。”
我说:“他们现在不敲门吗?”
然后他就冷冷地看着他爸妈。
他爸就有点尴尬地说,因为孩子之前老是半夜不睡觉,偷偷地躲在房间里玩游戏。所以,他先是把锁给砸坏了,门是锁不上的,接下来更夸张的是,因为这个孩子又会把门从里边用柜子和椅子支起来,不让他们推门进来,然后爸爸妈妈又把这个门给拆了,堆在一边。
所以,这个孩子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他的诉求就是想要一点独立的边界。这个门其实就是一个边界,但是他爸妈出自于担忧为名,我要让你这个门不存在。但孩子就说,你要把我拉到你们这个世界里,生活在你们的目光之下,那我宁可死啊。
然后两方的冲突就激烈到了这种地步,后来那次治疗之后,他爸妈也承认了一个事实,活下来可能比他们所谓的学业、比他沾染什么坏的习惯更重要。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门给装上,就因为这样的一个改变,我们才会有接下来第二次、第三次的治疗和咨询。这是一个在我的个案中最极端的关于边界的诉求。
很多女性都是到了我们这个岁数来跟咨询师谈,就是在谈父母的边界问题。
因为我们的父母可能不满意我们的配偶、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的作息习惯,我们双休日可能想睡的时间久一点,不想吃早饭,在父母眼里都变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们就想想方设法的跟父母划清边界,但是有的时候是成功的,有的时候不成功。
后来我跟他们探讨,什么时候边界是成功的?
有个来访者出差的时候,他爸妈每天都会跟他打视频电话,以孩子的名义说你来看看孩子(孩子由来访者的父母来照顾)。他又不忍心不看孩子,结果他父母就会抓着这个机会问了很多细碎的事,你今天早上吃什么了,你出去怎么样了,这让我的来访者很痛苦。
他都40多岁了,父母问什么答什么,没有一句话是隐瞒的,因为他已经被父母规训得有问必答,还不能说谎话。
我说:“那咱能不能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呢?能不能报喜不报忧呢?”他说,诶,他从来没想过还可以这样。
一方面他对父母试图控制他深恶痛绝,另一方面非要让爸妈来照顾孩子。父母来了,新一轮的控制与摆脱控制又开始循环起来。这里边必须要有个终止,如果我的这个来访者只能依靠他以前的被本能地规训出来的方式来应对他父母,边界感是很难树立的。
我也想提出我的一个解决方案的思路。什么样的人会慢慢地摆脱我刚才说的这两种痛苦?
就是他的自我空间足够的强大,足够的独立,足够的丰富,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目标的追求,自我边界感相对来说就会不由自主地慢慢确定起来。因为如果你有自己的事干,你是没有闲工夫天天盯着你的孩子跟谁聊天了?他在聊啥?
但这个时候女性又会陷入到另外一种愧疚之中,就是说我的注意力都被工作占据了,我没有好好地陪伴我的孩子,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但是你放心,你的孩子到青春期,会特别喜欢你这样的妈妈。我儿子小学三年级,他们已经开始攀比妈妈。我知道我儿子的有些同学家庭条件比我们好多了,但是妈妈可能是全职太太。
然后她们的孩子就说,我妈妈是做饭的,天天接送我回家,是我们家的司机和保姆。但是我儿子提起妈妈就是一派崇敬崇拜的感觉。我们有自我,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这是一种关于目标为导向的人生,确定自己的边界相对是容易的,你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价值跟意义要实现。
有一种是天生的关系导向。
什么叫关系导向?
女性会居多,当然也有一部分男性也是如此,就是他们天生在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当中获取快乐,只有在人际关系中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被需要。我发现很多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的CEO,大部分都是非常善于接起人际网络资源的,包括我们承倩老师也是这样,很善于编织一个网络,让所有的人在这个网络里发挥自己的价值跟意义。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关系导向。假如你是关系导向的人,你也要知道更大的关系网络可能比你更小的关系网络要来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觉得,不同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你自己的东西很丰富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说是在跟某个人的关系里去寻求自己的定位,那这个时候你不会简单的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妻子、一个妈妈、一个女儿,似乎你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就只有在亲情的网络中才得以实现。
这不是代表你错了,只是说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局限,你完全可以拓展得更多。

嘉宾

彭小华

跨文化独立学者,养育-亲子关系,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研究者,咨询师
杜老师讲到作为父母亲可以建构自己的事业,找到兴趣成长发展,这个可能对于养育是好的,又有母亲担忧了,假如我是职场女性,有自己的事业,会不会减少对孩子的陪伴了?
陪伴,一个叫quantity time,一个叫quality time。
quantity time就是我看到我很多时间都陪在孩子的身边,我觉得我为陪伴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做出这么大的牺牲,都没有去做我自己的事情,没有去交我自己的朋友,没有去发展我自己的事业,我该够好了,是个好妈妈。
但是这种情况,第一,你的孩子可能觉得,不要陪伴我这么多的时间是更好的。
另外就是,我们给到孩子更少的时间的陪伴,但去提高陪伴质量,那么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好的,过多的陪伴其实是不好的,因为它会挤压孩子的自我成长空间。我看到很多父母,会很多的去指导孩子,随时嘴巴和眼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以至孩子没有时间去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做决定。
对我们来说,我们是好心,但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最好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独立性是需要增强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后退对孩子的成长是好的,只不过在陪伴的时候,可以增加陪伴的质量。
什么叫陪伴的质量呢?
假如说我们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面,关于吃饭、喝水、穿衣服、吃药等等,变得非常得琐碎,很令人讨厌、厌烦的,对彼此的关系是不好的。
如果我们把时间用来更多地去倾听孩子,去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今天学到了什么有趣的概念?或者说去跟孩子讨论一些国际国内的新闻、你读到的书、你参加的活动、你交的好朋友,那么我们陪伴的品质就增加了。
在这个地方我想推荐一本书叫《虎妈的女儿》,是英国的一位社会学家写的,我翻译的。这本书其实可以回答当下很多的父母焦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对孩子的陪伴是够的吗?我如果发展我自己的事业去了,是不是对我的孩子的成长就是不好的?
研究发现,父母有自己的事业,享受他的工作,获得晋升,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积极影响,是一个示范。
与其说我们把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去当门房、当司机、当保姆,各种去指挥控制、关注孩子,不如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发展自己。那这就是做到一个行不言之教,你说让孩子去好好学习,那孩子说你为啥不学习,你都不学习,你都在打麻将。就比较没有说服力。
那在《虎妈的女儿》这本书里,作者就说,职业女性,尤其是事业还发展得比较好的女性,最终她们更有可能培养出独立自主、学业和未来的事业更好的孩子
不过说要做到五点

一,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他能找到你。

二,你不在家的时候能安排别的人来代替你。孩子放学可以直接回家,家里是有人的。

三,孩子知道你在哪里,知道他随时需要你的时候,可以联系上你。

四,不要缺席孩子的重大活动。

五,陪伴孩子就专注陪伴。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上,放下手机,放下工作。

点击购买译者彭小华签名铅印本

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根源在于没有边界,或者说,边界不好是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是非常依赖我们的,我们习惯了这样的一种方式,觉得我爱孩子,就愿意跟他连在一起,就愿意处处关照他、给建议、给指令、帮他做决定、帮他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不需要我们这么多的关注。如果我们没有随着孩子的心智能力、身体能力的提高,适时的给孩子放出自主决定、自主管理的边界空间,那么势必就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孩子甚至会认为父母是他最坏的敌人。
我们觉得孩子叛逆了,其实“叛逆”是从父母的主观视角来看待孩子对我们做出的反应方式,对我们来说是叛逆,实际上对孩子来讲是成长的必须,他必须把这座“大山”给推开,他的自我才能够得到生长。
很多人讲到青春期叛逆,好像这个青春期叛逆是一定会发生的,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如果说我们适当的退出,给到孩子足够的自我成长的空间的话,叛逆不是必定发生的。实际上我想,起码有1/3的家庭里并不会发生所谓的叛逆。
为什么这些家庭就没有发生叛逆呢?
我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怎么去思考边界和叛逆的问题。
我的女儿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她放学,她突然问我一个问题:妈妈,书上说了,小朋友到初一初二的时候就要叛逆了,现在我们俩关系这么好,我很喜欢现在这个样子,那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会不会叛逆你啊?如果我叛逆你怎么办?”
她担心这个问题。我觉得,哇,这真的是个好问题!
然后,我可能停顿了10秒、20秒钟,跟她说了一句话:“那妈妈要好好学习。”
我女儿很吃惊,说:“为什么你要好好学习呢?”
我说:“如果说我们现在关系这么好,原因是你觉得我理解你,你觉得我给到你的一些回应评论、建议是好用的,是对的,你用起来以后这个效果是好的。如果说我们现在关系好的前提是这个,那么未来有一天你要叛逆我了,那就说明什么呢?就说明我不理解你了,我的行为可能是过度的,我给到你的自由和空间是不够的。还有就是你觉得我的评论、给到你的建议是不好的,不服务于你的最佳利益,对不对?所以你当然不要听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是叛逆了,那么,为了跟得上你成长的步伐,我就要好好的学习啊。”
这个时候我女儿就变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说,妈妈你怎么这么说呢?但是我说这个是真的,这就是关于我和女儿之间的一段关于“叛逆”的对话。
发展心理学当中总结出来四种养育方式,我认为也是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
一种方式叫作放任放纵型的养育。
这样的父母倾向于不给孩子制定更多的学习目标、行为规范,也不去纠正孩子、惩罚孩子,还特别容易响应、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关系模式、沟通方式,亲子之间的冲突不会发生。
第二种模式叫作忽视型的养育。
父母对孩子根本就没有制定标准要求,也不去规训孩子,较少回应孩子的需求。因为发生交集的机会比较少,没有去制定什么要求,又不去惩罚他、执行规则,那冲突就无从发生。
第三种叫专制独裁型。
也是偏粗暴的养育方式,父母会单方面制定高标准、高要求。这种模式下,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个有尊卑上下之别的关系。
你是我的孩子,我是父母,那我说的话你就要听,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办事,如果你不这么做,那我就要惩罚你,如果你没有达到我的标准,那我要批评,可能吼叫,甚至打骂。
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响应、倾听是较少的,不关心孩子有什么样的想法,只关心你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在这种模式下,孩子和父母之间就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因为孩子的自我受到了很大的挤压,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是不够的。所以他必须要反抗。
对父母来说,就觉得叛逆发生了。我会说如果你的孩子叛逆你了,那恭喜你,说明你对他的弹压还没有严重到一种程度——让他磨灭了自我,以至于都不反抗了,自我攻击了。
很多家庭里面孩子变得抑郁了,你不想你的孩子抑郁,所以你宁愿你的孩子叛逆你。
第四种父母叫权威民主型。
是结合了放任放纵型父母和专制独裁型父母的,有一个最佳结合点。他们仍然对孩子有高要求、高标准。跟专制独裁型父母唯一的差异在于对孩子有高的响应,有沟通、有倾听、有协商,什么事情会去跟孩子商量,而且这种商量是和平的、理性的、友善的。最终的目标、标准是双方共同达成的。
这种方式达成的目标,孩子就更愿意去执行。
当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偏移的时候,父母不是吼叫、生气、冷战,而是来讨论、梳理一下,把孩子作为一个主体,由孩子来分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其实青少年是能够清楚地分析出来自己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怎样去改进。
当孩子叛逆的时候,就表示我们给到孩子的成长空间不够,可能我们施加了太多的注意力、太多的指挥命令控制,这个时候有觉知的父母的做法就不是生气、着急、紧张,进一步地去施压,而是后退一点,我这个行为可能是过度了,需要尊重孩子的边界。
我再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引发我写了一篇文章 把你的孩子当成你的房客》。
作为父母来讲,我们很难跟孩子去保持边界。当孩子感冒又不吃药的时候,我们会说,昨天就告诉你了,你要多穿一点衣服,你不穿,所以你这下感冒了吧?你感冒了还不吃药,那怎么行呢?我水给你倒好了,药给你拿好了。
那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是在表达关心和爱。那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行为过度了,对我的管理太细致了,他会很不高兴,会生气。
这篇文章的案例里,这个女儿研究生毕业已经在外地工作了,她决定春节不回家,而且她抑郁了,这个时候母亲就来问我说怎么办。
我说,当她回来的时候,你是不是对她做了这些事情,比方说关于吃药的问题,关于早餐吃不吃的问题、关于几点钟起床的问题等等,她说是的。
说,那你能不能改变一下?你给到对方更多的空间,跟她有一个边界,不要催她、逼她去做她不想做的事情。
她说,做不到怎么办呢?
我说,你不要把她当成你的孩子,你就把她当成彭小华的孩子,简而言之,你把她当成一个房客。你用对待别人的孩子的方式,把你的孩子视为房客,你很容易找到边界,你也会用一个平等而尊重的态度去跟你的孩子沟通。
一旦我们找到了和孩子之间的边界,那么大家就会建立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或者也称为“有距离的亲密”的关系。这个时候你是最能够对孩子发挥积极影响的。很多父母,如果把每天对孩子讲的话减少一半,减少2/3,你们会有更好的关系。
嘉宾

轩鹤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精神分析取向青少年和成人个体咨询师
也有一种方式,你把他当做领养来的,拉开点距离。
我跟父母做咨询工作,分离中需要处理的是你跟孩子的分离,这部分能够有地方倾泻,表达和理解,你发展自己的事业,交朋友,有爱好,做快乐的爸爸和妈妈,孩子就有空间了。
孩子从挑战我们到发展自己,青春期过去会有一个回归,错也是他自己的,他会回归。
未来处理上下级关系,工作关系和恋爱关系,都会唤起和父母的关系。让我们把孩子当成人发射出去,我们做陪练,接受他们挑战质疑我们,即便可能不符合社会规则。他走出去会有一个回归,当下你要允许他不接受已经形成的关系。

嘉宾

彭小华

跨文化独立学者,养育-亲子关系,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研究者,咨询师


轩老师讲到犯错,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接受孩子犯错,实际上犯错不仅必然会发生,而且根本上来讲它是人性的一部分。

西方有一句话讲To Err is Human,是人自然就会犯错。就此而言,犯错是一种权利。我们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是只有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才真的是检验我们的爱和耐心的时候。 孩子犯错、失败,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爱和耐心的时候
很多父母说我吼叫孩子,我打骂孩子,你看他都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了,我还不是为了他好。但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最痛苦的人一定是孩子自己。真正地帮助到孩子的办法是,有更多的同情,也许抱抱他,再进入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讨论。
“恨铁不成钢”是恨,不是爱。正因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基于“恨”的,孩子就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当你有怨恨的时候,你跟孩子讲话的方式,对他来说都是进攻性的,那就会反感、反抗。
能不能唤起对他的同情?知道他遇到了困难,他的内心非常的难过,非常的痛苦,那么我们去跟他讨论,你要不要休息一下?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有什么我可以帮助到你的?当我们用爱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我们就真正的是在帮助孩子。
一个案例:孩子不上学,这种情况下母亲采取的方式就是逼迫孩子,软性逼迫,告诉他要去上学,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怎么能让他去上学呢?
我问这个母亲,你对他有怨恨吗?
有。
进攻型的方式,能不能唤起他的同情?知道他的难过,悲伤,讨论你要不要休息一下?需要我去帮你做什么?
用爱的方式去做。主动去告诉孩子,你这么难受,我帮你请一个星期假吧,孩子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主动起来了,用同情的爱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就主动起来了。


学做好父母,助力成长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


小华作品




亲子关系




 • end •
文:纯真年代书吧丨编:青苔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把时间交给阅读

彭小华爱闻思修
在爱的前提下,围绕各种关系、教育、事业、人生、生老病死,分享个人体验、阅读、思考;欢迎讨论;提供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