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短小精悍,这家财经外媒正在迅速出圈|海外传播见闻

文摘   文化   2024-02-06 21:41   加拿大  

这是OnHERWAY的第254篇原创文章


说到财经类外媒,可能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Wall Street Journal, Financial Times, Bloomberg News等。但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长内容的打开率持续走低。


与此同时,严肃新闻还是有市场,不能被社交媒体所代替(最多只是作为发布渠道)。因此一股新兴力量崛起:适合快速阅读的财经媒体,主打短小精悍文风;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选手之一就是Axios。


Axios成立于2017年,其联合创始人是美国知名新闻网站Politico前记者。Politico本身是政治领域垂直的新型媒体,你可以粗略地把Axios理解为泛财经领域的Politico.


他们对新闻产品的诉求是:Smart Brevity. 根据Axios官网介绍,76%的读者更喜欢在5分钟之内读完的内容;72%的读者更喜欢把新闻标题或者短小的新闻内容转发给同事。




打开Axios的网站/客户端,呈现几个特点:


第一,映入眼帘的永远是在滚动中的栏目 Five Big Things,第一时间让读者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新闻;


第二,每条新闻的自动打开方式都不是跳转式的,而是展开呈现,而默认呈现长度只有短短两段。第一段是交代最重要的事情本身,第二段是则是"Why it matters" 或者"What's New" 或者"The Big Picture",用一句话交代这个新闻事件的context。比如下文⬇️


此处的用意是,让读者在最短的十几秒内就可以对一件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当然,如果读者愿闻其详,就可以点击下方“Go Deeper",只有点了这个按钮,才会跳转到一个单独的页面。


第三,每一条新闻,都力争用bulletin points的方式呈现。

我们还是以上面那条新闻为例,你会看到这里编辑团队把内容切分成了这些板块:

-What's New---告知最新事实;

-Why it matters---解释为什么这件事在此时此刻是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What they are saying---直接引语部分,引述相关人士/专家观点;

-Details---补充相关细节,支撑核心事实;

-The Intrigue---提供这一新闻事件大的背景环境,承上启下牵出与此前内容的关联;

-The other side:提供其他背景信息,试图呈现多元(相关、甚至相反)观点;

-What to watch: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和话题延伸;

-By the numbers--提炼重要数据吸引关注。。。

⬆️只是部分模块的截取,但是每个模块都是1-2段话


以上只是这篇报道的内容,不同文章有不同的排布顺序。熟悉国际媒体新闻套路的朋友们应该不难发现了,这不就是经典西方新闻写作套路吗?(比如四段体)但不同的是,记者不再把这些信息用暗逻辑隐藏在大段落的文字里,而是人为用bulletin points的形式,亮明段落之间的联系;于是乎,新闻产品就跟拼乐高一样,模块化了。这可能也是为了应对现代人习惯短平快内容摄取,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吧…


第四,界面极简,这也跟他们的盈利模式有关。


创始团队介绍,他们认为传统的广告点击模式(平移到移动互联网)也已经过时,不利于用户的阅读体验。因此他们致力于跳过中间商直接和广告主进行内容(文字、播客、视频)以及活动的合作(都会标明)而不保留日常的弹窗浮动广告等形式。


我很喜欢官网里面的这句话: Media is a tough business. But it is a business, not a right, or charity, or hobby. 颇有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我向来也秉持这样的观点:文人为何不能大大方方光明磊落靠自己的本事挣钱?⬇️


第五,Newsletter是日常新闻的重要载体。


之前有几篇推送也提到过,现在和海外主流媒体打交道,很多记者/编辑都是主管某一个主题的Newsletter。以下图为例,Axios的编辑团队几乎全都可以按照Newsletter来划分,所以企业应该关注好你所在行业在哪些媒体里有哪些newsletters在运行,他们的订阅用户数如何,哪些媒体人是在负责相应的newsletter⬇️



此外,Newsletters也是分级的。Axios有日常的newsletter, 也有Axios Pro newsletter, 顾名思义这个newsletter的深度就超越一般新闻(未必是长度),带有点政策研判、行业研究的意思,因此基本都要付费的。下图所示的就是Climate Deals 的newsletter,价格599美金/年⬇️


第六,Infographics是必选项。再次:记者如果只会文字功夫真的是会被淘汰了,结合数据的挖掘、撰写、呈现新闻已经成为从业必备。对于传播从业者来说,更需要在提供新闻原始素材中有意识提升可量化的部分(数字,变化等),才可能在终端产生更好的呈现效果。


最后一个有意思的点:在官网Mission and Manifesto的部分,创始团队写到“我们的新闻坚持不用人工智能写作,可以责任到真人”,但是到了末尾(应该是近期)新加了一句:“我们正在探索人工智能工具帮助增强新闻的可能性,我们目前没有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如果这一现状发生变化,我们会及时告知读者。” 我个人觉得也不奇怪,毕竟越是模块化的东西越容易训练机器学习。所以即便是新兴力量,也在革别人命的同时不断革自己的命。

⬆️注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应该说,Axios已经在新一代西方主流精英人群,尤其是中青年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从它一系列media buy的重磅合作伙伴列表中可见一斑。


For good or bad, 这种“Smart Brevity”的内容呈现方式会进一步引领主流媒体的采编走向;相比之下厚重的长文,特别是非特写类的新闻分析,确实已经很难抓住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眼球了。


无论在哪里,未来的商业领袖们,职场精英们以及每一位读者,他们都会是GenZ,Gen Alpha…因此有特定一代人所习惯的获取信息方式。如何把好内容用更为“当下”的形式呈现,而不是执着于过去的best practice,这无疑考验着新闻和传播从业者们判断力和执行力。

OnHERWAY
前英语媒体记者-现市场传播人-认证翻译; 关注语言|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