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OnHERWAY的第259篇原创文章
传统新闻机构转型乏力,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最近注意到看到Associated Press (美联社,或简称AP),推出了一项全新业务AP Buyline, 在此简单写两笔。
其实我先是从另外一条消息里得知AP Buyline的:Gannett和McClatchy媒体集团决定不再使用美联社的新闻内容了。
或许你对Gannett和McClatchy这两个名字有点陌生~他们分别是美国东西岸的两家媒体集团,旗下有多家媒体公司和新闻品牌,其中前者最为人熟知的媒体就是《今日美国》(USA Today),后者麾下有《迈阿密先驱报》(The Miami Herald)、《堪萨斯城星报》(The Kansas City Star)等。
AP本质是一家新闻通讯社,在上一篇推送《从英国王室照片门事件看新闻图片黄金原则》中我写过,通讯社就是集中产生新闻内容放在自己的素材池子里,其他新闻媒体可以购买通讯社的服务后转载其发布的内容。这样一来,通讯社靠卖内容获取营收,而其他媒体可以省却众多一线采访的人力物力。
不过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加上整个传统媒体行业不景气,导致不少媒体开始从源头上砍预算。根据这篇报道,以Gannett为例,集团决定把有限的预算投入到自己的内容生产端,显然,Gannett只把有限的内容购买预算留给了Reuters路透社(包括视频);而与美联社的合作只保留了两个服务:一个是跟election相关的民调和计票服务,一个是著名的AP Style Guide ,也就是写作用词指南(关于什么是AP Style Guide, 戳这里回顾:《中国企业出海传播:Style Guide备好了吗?》)
因为这篇报道是AP出的,所以文章后半段就开始“力挽狂澜”:“听着有点惨?但其实,卖新闻内容只占据我们营收很小一部分啦!”例如,AP刚刚正式推出一个全新的服务叫AP Buyline,这被视为AP业务来源多元化的一个例子。
于是我就顺藤研究AP Buyline,分享几个有意思的发现~
首先这个业务的名字是精心设计的。熟悉英语新闻和海外传播的朋友肯定知道Byline的意思, 就是你发表一篇文章的署名,这个就叫Byline. 如下图所示,以前我在国内做记者时发表文章,会有如下部分,这里的“By He Wei” 就是Byline⬇️
此处再赠送一个知识点:后面的地点“in Shanghai”, 这个部分叫Dateline (很多人看到date 就默认是日期,其实更多指的是发稿地,就是这个报道发出的地方,而不是这个媒体所在地)
因此Buyline就取了Byline的谐音,一方面表明这是AP出品,预示着世界级通信社的内容高标准;另一方面“Buy”暗含了付费的意思,说明这里呈现的内容存在着交易属性,就好像以前的付费软文会标注“advertorial”。那让我姑且称其为“美联社购物指南”。
那么这个购物指南是什么来头呢?根据官网介绍,大致而言,美联社(“AP”)与 Taboola 一站式商务公司(“Taboola”)合作,共同推出了由 Taboola 提供的美联社购物指南(“AP Buyline”)。
这个指南“旨在通过为观众提供可靠的评估和直白的见解,简化消费者的复杂决策过程…目标是使每一篇内容都保持公正、准确和全面。”
也就是说,本质上它是一个内容电商种草服务。由 Taboola 一站式商务独立创建和管理,与美联社的新闻室分开。美联社购物指南的内容汇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编辑和专家团队。而美联社购物指南的推荐按照如下逻辑进行:作者根据自己在不同领域方面的特长,测试产品,评估产品服务的公司,并且提出意见建议。
至于美联社怎么挣钱,官网上说:购物指南的文章包含一些链接。凡通过这些链接完成的购买,美联社可以赚取佣金,并不会给买家额外带来任何费用——说白了就是B端收费的模式。
我看了一下这个网站,目前上线的基本都是一些非实物的金融理财品类,比如基金,保险,信用卡,借贷产品,等等;写作的文风和话题也比较温和学院派,可能也是秉承了新闻写作的特点,不是强买强卖型的,而是着重于消费者教育,比如“如何用好你的养老金账户”“什么是REIT"等,过程中夹带私货。我觉得整体调性比较像早年的公众号恰饭模式。
可能是因为服务才刚推出没多久,“挂车”的比例不是特别高,但是这两篇文章就是典型的上链接内容:2024年最好用的商务信用卡和2024年最适合航空出行的信用卡。这里,凡是有“Learn more”红色链接的,你直接就能点到推荐的卡的产品页面。这就是它说的,如果点击链接完成购买,美联社就能从中赚取佣金。
传播的渠道变了,卖货的逻辑变了,铺货的渠道也变了,于是美联社从top down的金字塔顶端,变成了众多KOC之一(而且流量跟真正的influencer相比还不行)。
其实这个做法完全不新颖,比如国内早在好几年前一些支付平台的app就推出过相关页面,请来行业专家写文章/开设主页做消费者教育;往大了说,从公众号、小红书、到抖音的挂车,载体从文字到视频到直播,本质上都是一个逻辑。只是现在这位KOC出身名门,如今有点家道中落的意思。
对这个服务的前景,我整体看空:业务埋得很深,基于网页端,和如今短平快、富媒体、移动端的传播调性实在相去甚远;行文还是保持阳春白雪的“理中客”的调性,确实让人很难激发起购买欲;基于此,成交量并不是很看好,那么相应的营收部分也很难乐观了。
当然作为普通读者而言,我反倒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因为新闻通讯社的写作基准在线,也可以用既准确又深入浅出的文笔,把专业的问题解释清楚,所以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肯定是受益的。只不过,在经济形势整体不明朗,企业也在压缩预算的大背景下,不知道这是不是又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作品了。
非要说2B端的合作,我个人倒是相对更看好做企业内容的共建,但是这个平台更适合搭载在企业的自有媒体渠道,或者投放的第三方平台上,而不是媒体的平台上。媒体的作用是做内容的共创和把关,让广告味不那么重。赚取佣金这一点吧,多少有点大炮轰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