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OnHERWAY的第243篇原创文章
据我了解,在西方从事企业传播的华人应该不多。因此随手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心得(前提肯定是脱敏的),也算多一个记录传播行业的视角。这个系列主打一个想到什么写什么,必须放一个Disclaimer:毕竟是我的个人视角出发所以内容免不了会以偏概全,但会尽量在主观上做到不带节奏,不较高下,不做推介。OK吗?
自从上一篇《发布之后,一些朋友这才知道我正在北美从事企业传播工作;而公众号后台也收到若干不相识的读者私信,问询北美公关公司的情况。 》
今天这篇打算简单记录一下我在北美从事Corp Comm工作遇到的几个挑战。
01
第一,语言功底
在之前《》里,我提到接近母语的英语水平(主要是写作和口语能力)是做国际传播这一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我所在的大团队绝大多数人都是英语为母语的,要用自己的相对弱势和别人比肩,肯定得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
摸索了几个月之后我逐渐发现,自己在标准化内容的输出方面完全不输给English native speakers,比如写press release, newsletter, leadership quotes/thought leadership pieces 等等 (我甚至是团队里负责改各部门新闻稿的经手人之一),因为这里需要更多的是你对内容本身的把握,对特定知识的认知,提炼和抓取重点的能力,以及对媒体受众的了解程度,而不是一味用花哨的词藻堆砌。当然,这也得益于我10多年如一日的输出——从10多年前做记者开始到后来一直在做英文的freelancer writer。
怎么提高?只有一个字:练。怎么练?两个字:模仿。模仿材料太多了:最鲜活的就是顶级外媒的稿子。刚入行的时候,我的师父告诉我,“天下没有新鲜事”,比如天气寒冷对于交通的影响这个主题,你搜10篇外媒写的相关主题的稿子,然后自己开始练,记得需要“刻意使用”你学到过的句法/单词。
而关于新闻/新闻稿写作方法论的书籍我推荐两本:一个是讲了八百回的The Bloomberg Way ; 还有一个是我的新欢:The Economist最新的Style Guide. 前者能帮你快速建立写作基本规范,提升逻辑和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后者则能让你的写作多一点高级感。不过再好的刊物读100遍,如果不坚持练习也没用。写作,凭的是语感和手速(母语外语都一样),当你练就出肌肉记忆了,写中文和写英文已经感觉不到本质差别,写不到100分也有80分。
然而,我发现自己的真正挑战在于,在工作沟通过程中/半正式的语境下,如何用简洁的语句清楚无误又地道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下面举几个印象较深的例子,破折号后面的回复是我从同事那里学到的。这当然不是所谓“标准答案”,但肯定是一种比较地道精炼的说法~
· 有人有事寻求team帮助,邮件抄送了一大堆人;而team leader认为需要内部先协调一下再回复——If you will allow us to regroup internally and then revert.
· 有个记者发来采访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需要等几个因素确定了才决定是否推进,所以打算让这个事情先hold一下——Just let that one sit for now.
· 开大会的时候Alex没出席,但是QA时他被cue到了,这时候有好心的组员帮Alex回复了——Chiming in/Jumping in for Alex...
· 一个新闻稿正式发布之前,先披露给几个关系好/对话题感兴趣的媒体——We are getting word out to reporters under embargo next week.
· (这是我的最爱)急着问人要东西,发过邮件不回,再次邮件催促提醒——直接forward原邮件, 并且加上:Bumping this/Nudging this gently to the top of your inbox to see if you….
不过最终,想要在北美职场站稳脚跟,你就得要有十足的自信,所谓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其实前一阵子我也会哀怨:天啊为什么发一封简单的邮件之前我还是想请我的leader 看一遍,然后看着(有时候)被改得满目疮痍的文字会黯然神伤一下。但是。。。切忌玻璃心!你就敢于提问好了——为什么你用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那个词?然后认真记录下来,举一反三!
比如昨天我就问了同事,为什么把我写的“The report suggested”给改成“showed”(因为以前这类词我基本都混用)。她告诉我,因为suggest显得"very weak", 而我们对外发布的报告必须体现出十足的“权威性”。其实,我的收获并不在这个词的用法本身(因为这么一说我就意识到我早就懂suggest 和 show的区别),而是身份变化后用词变化必须跟上——以前做记者的时候,我对一切内容都是天然带着“怀疑”的目光,所以遣词造句几乎不会写“满”;现在作为in-house PR,在推介自家东西的时候当然得传递出十足自信了。
另外我也意识到,人家招你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你不是native speaker,也就不会刻意为难你或者给你设置很高的bar;同时,既然决定要了你,就知道你的语言本身必然不是障碍了,但你更大的价值在于输出观点,提出建设性意见,语言毕竟只是沟通的工具之一!
02
第二,媒体环境
近年来,东西方媒体环境既有趋同的一面,也有渐行渐远的一面。前者基本就是社交媒体、自媒体的挑战,后者是机构媒体在把握新闻内容、交流方式的倾向。这是个很大的话题,简单说一下后者吧。
比如,工作中接触到一个新业态——speaker bureau。我以前在国内工作时自己完全没有接洽过speaker bureau,所以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北美找influencers (比如知名主持人,记者,畅销书作家,教授等)去做event hosts/panelists/keynote speakers专门的agency. 业界有几家非常知名的。跟一位公关前辈聊起,她告诉我越是商业媒体&公关市场发达的地方,越有这样的细分机构。
又比如,领导需要在一群候选主持人里做优先级排序,需要听我的建议。这时候对于西方主流媒体的Who’s Who,王牌节目,条线与风格的熟悉就很重要了,比方说你能不能立刻反应出谁是Anderson Cooper?Quest Means Business大概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
上述这些都是传统的媒体形式了,如今的deliverables也很多元。比如有一些大活动的报道,经常会由知名记者/编辑/独立撰稿人采取themed newsletter的方式呈现,那你的media pitch plan里就得首先知道有这样的栏目设置存在!或者podcast,最近进行中的COP28——你有听过业界比较认可的ESG Insider Podcast吗?
当然,还有西方媒体怎么打交道,有一些怎样的共性和特性…总之在这一方面,我自认为整体还算勉强合格,毕竟十年如一日我每天都坚持阅读外刊报道,这些年订阅费用也不少(这个我专门得回头写一下,好内容凭啥希望不付费获取!)也持续关注国际媒体和传播行业的趋势动态。这些内容我准备等时机成熟之后逐一分享。
03
第三,文化背景
说真的,其实前两个挑战对我而言都不及第三个:文化gap。
曾经自诩还算对于美国文化大体up-to-date?但和本地人比一下就知道自己的认知是多么皮毛~~这么说并非想要苛责自己,毕竟我本来就是个中国人,既没可能也没必要如此细颗粒度地了解美国文化。然而,我这份工作的性质使然,导致很多时候同事们的闲聊反而是我社交压力最大的时刻,有时候不绞尽脑汁“蹭”话题。
比如这天,咱们团队说起了一个media inquiry, 同事A从"I was approached by a pub in Beirut"开始讲,然后同事B说: “Oh I thought you were talking about an actual pub and that sounded very James Bond to me”. 我反应了5秒钟,才明白原来第一个同事说的是publication…于是赶紧接了一句:"Or, Jason Bourne-I was re-watching the series over the weekend!"
我成功接上一句,score! 紧接着同事A说,“Speaking of Beirut, I had a Jon Hamm movie marathon this weekend. Beirut and then a very strange move called Corner Office.”
我脑子开始宕机了一下...同事B接着说:“I love Jon Hamm! Does anyone watch the Morning show? He is in the latest season.”
啊这部剧可以啊!我仿佛看到另一个可以插话的契机,可是我其实并没有看到latest season,所以自然也没看到Jon Hamm…
就在我抓耳挠腮时,另一个同事C说:“I’ve recently started Gilmore Girls and there is totally an episode with a very young Jon Hamm!”
这部Gilmore Girls已经让我状况外了,此时同事A接话:“Well, going back to the Gilmore Girls is a great idea!”
此时我已接近阵亡(同时还不忘学习了一个:原来“重温”一部电影可以说“going back to…”)
之后他们的对话就在Desperate Housewives, My Landlord Wants me Dead等大大小小我看过和没看过的片名中穿梭。影视剧只是一个例子,其他的还有音乐、戏剧、体育、成长历程中无数的梗...这就是文化差异的鸿沟——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人家的闲聊话题就是我的附加题。
但后来我告诉自己:这也没什么嘛!我做的是global communications, 并不是everything has to be US-centric. (至少理论上,对不?)所以,我和另外2位跨部门的同事也会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加入非美国/非西方的元素。比如,后天我要参与主持我们公司整个global branding, marketing和comms的年会了,我会负责看图猜画的主持环节,而我出的两道题就是跟咱们亚洲有关的!接下来,我还打算有意识地多组织不同地区的同事开展一些国别/文化的科普,以及全球不同媒体业态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体关系的影响。
总结一下:既然身处一个讲求政治正确的地方,我就决定把自己身为minority这张牌给打好,Fully play it to my advantage. 中国人在北美做西方主流社会的公关完全是可能的,在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大前提下,心态上既不可妄自尊大,亦不必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