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场即兴表演课,我的内耗治好了大半

文摘   2024-08-17 20:01   加拿大  

这是OnHERWAY的第273篇原创文章


周中某天下班后,受朋友邀请去参加了一场即兴表演的体验课。

 

其实,去之前我并没有做好due diligence,因为地点在多伦多著名的脱口秀舞台,我就默认是去看一场免费的秀,心想:这对于打工人来说绝对是洗去班味的最佳武器。可惜我错了——这是一场培训体验课,aka,你是要去练习即兴表演,成为表演的一部分的… 要知道,那天我连续开了8个会 (早7点45到下午4点半),被各种项目接连轰炸,讲真原本实在是不想再多说一句话了。

 

没想到,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总能应验。一个半小时眨眼飞逝,确实和开会营业时开麦的心理感受千差万别,那叫一个“爽”字啊!

 

Improv, 写全了应该是Improvisational theathre, 源自improvisation/improvise,即兴做某事。“想一出是一道”的无厘头或许不适用于一个严丝合缝的商业体系,但这种思维模式本身非常反内耗,也给人自我审视的机会。我们做了好多组试验,有些记不清了,就记录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

 

热身游戏:一群人围成一个圆圈,老师随机对着其中一人拍手,用眼神示意这个掌声是传递给TA的;此人接到后,就会再次拍手,并且同样用眼神示意把这个掌声传给下一个人。这个游戏逼着参与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放眼全局,也凸显了非语言交流(肢体、眼神)的重要性

 

随后,老师把手里的“虚拟红球”抛向空中,依然用眼神示意抛物线抛给了谁。在抛掷的过程中,老师会说一句“Red ball”, 接到这个虚拟小球的人也要跟着说一句“Red ball”。之后,此人继续把该球抛给下一个人。一开始我没明白为什么在“接”和“抛”的时候都要说一句“red ball”,直到游戏升级——老师会突然走到某一个人背后,轻轻说一句:“开始传递1 million dollars”。此时,就会有两组东西在空中虚拟传递着;接着老师又会跑到另一个人背后说一句“传递dirty socks”,也即有三组东西在空中传递。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在接到物品时为什么也要跟着喊一句“red ball”,因为你是在跟对方确认你接到了TA的物品,也是在暗示自己,你接到了什么(是球还是袜子还是钱),以免发生混淆;这也是对信息发出方的及时反馈。回想日常生活工作中,当事情纷繁杂乱时,就特别容易lost in communications,及时确认你接收到了什么信息很有必要

 

这个游戏开始前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同时有两人都给我抛球,我要怎么prioiritize?老师立刻“噗嗤”,问:诶你是不是在corporate工作啊?这绝对是一个corporate高频词呢!她表示:不用prioritize, 就随机看,你想先接哪个就哪个,然后再把两个逐次都扔出去;虽然动作可能有先后,但重点是不要有“刻意排优先级”的主观想法

之后,我们开始参与到更为“即兴”的反馈表演中。在所有参与者里的任意一人先随便说一个单词,第二个人听到后说出这个词让TA联想到的任意一个词,甚至重复这个词本身也可以,以此类推。


这个环节的有趣之处有两点:

第一,有些人可能会下意识想预想一个单词,试图让自己不被caught off guard; 但其实,即兴表演锻炼的就是你的临场应激性,被put on the spot时是不是可以展现自己最自然的状态;

第二,虽然你可以说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词,但人们总会试图“合理化”听到那个词和所说出的那个词之间的逻辑关联,所以有时候会纠结到底该说什么;甚至已经脱口而出了,脑子里还在不断回想“诶呀,蛮好我刚才说另一个词的!” “我说了这个词,别人会怎么想我啊“,云云。但事实上,无论你说了什么词都不会有人真正在意、甚至judge你,因为大伙儿当时的注意力都在关注下一个词是什么,最多在听到一个意料之外的词冒出来时,everybody has a good laugh.(比如第一个人说Sunday, 下一个人说了drugs)

 

还有两组试验,都是关于聆听+即兴反应的。第一组试验,两两组队(组员分别是A和B)。A随意造句,B用A所造句子的最后一个词为开头,造下一句句子;以此类推。第二组试验,7-8人为一组,第一个人说一个单词,下一个人接着说第二个单词,以此类推,其目的是整组必须讲出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至于这个故事的内容完全靠所有人即兴发挥后现编。

 

这两个活动的有趣之处在于:

试验一,你必须听到最后才知道整句句子最终落在哪个单词上,所以提前想再多也没用。试验二,你可能会通过前几个单词来”预测“这句话的走向,但可能恰恰就是你前面一个人说了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单词,导致剧情和你头脑里的预演南辕北辙!比如我们组是讲的小美人鱼,谁能想某位大哥在听到前几位组员已经造出了"So she decided to perform a…"这个句型之后,能够脱口而出这个词:“surgeory”…


记得在试验开始之前,我又下意识问老师:“What if….”但是问题还没问出口(我现在也忘了我想问什么),我就说:”Oh, so we just go with the flow?“ 老师说:Exactly! 要的就是除掉你脑子里的“what if…”,因为这个词一出现就表明你已经在做scenario-planning. 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是不是下意识总在预判别人的讲话,预演自己的反应?其实阻碍有效交流的一大要素,就是我们不会认真聆听,或者我们以为自己在听了,但其实早就在头脑里设立了路障,这个路障就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各类假设。

 

后来还有几个游戏体验的是正向和负向反馈。比如A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提议,在面对B所作出的“firm No” “Yes…but…”和“Yes…and…”的不同回复时,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老师说,In Canada, we almost never say “No”, but remember, “Yes…but...” is literally a “No“.

⬆️课程的介绍海报


本来以为又得连续讲90分钟的话我会burnout, 没想到恰恰相反,一个session结束后我被完美治愈。几点收获概括如下:


1. 凡事永远保持100%的注意力,永远体会什么是“在当下”。尽可能主动屏蔽多任务进程,你会感到快乐和高效许多。

2. 其实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很多时候people are just making the entire thing up. 为什么要去焦虑和自我怀疑?

3. Trust your instinct. 最重要的事情用直觉回应。做完决定就买定离手,不要反复沙盘推演自我折磨。

4. 不必时刻给事情排优先级次序。减少预设和时刻在做Plan A/B/C的习惯。这样会活得自在一些。


And...all these boil down to one thing:允许一切发生。

 

虽然课程宣传主打的是提升交流沟通能力和技巧,我却觉得它最大的功效在于帮助人们对内耗说“不”。如果你感觉近期工作压力大,或者一直有比较严重的自我怀疑,非常推荐去你所在的城市参加一下这类即兴表演课,或者去看几场同类型的演出。相信我,这绝对是反内耗的一剂良方!




OnHERWAY
前英语媒体记者-现市场传播人-认证翻译; 关注语言|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