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独星球停更想到:我们真的那么需要IP吗?

文摘   2024-06-30 20:17   加拿大  

这是OnHERWAY的第268篇原创文章


这礼拜加拿大又是长周末(7.1是加拿大的国庆节Canada Day) 本来只想躺平没想着更新,谁知今早醒来无意中读到朋友写的一篇文章《告别《Lonely Planet》,告别穷游马蜂窝,告别孤独星球的时代》才意识到Lonely Planet微信号官宣正式退出(原文:《祝你旅途愉快!》)缓过神儿后,感觉这个话题我得快速写两笔。

想写两笔的原因有二:第一,作为一个“在路上”的人,旅行本身就是我“On Her Way”的重要一部分。第二,这背后体现出不断变化的传播渠道和逻辑,也是我一直关注并思考的。


我得承认,我没怎么看过Lonely Planet的中国系列,但是在过去的快20年里,LP就像是全球化时代的mini bible,真正赋能了每一个踏上地球不同角落的微小个体。曾想过等未来有了更大的房子,要在书房专门辟出一个书架,整齐地摆放所去过国家/城市的LP读本,就好比一个更占空间内涵却也更丰富的冰箱贴集锦。


类似地,国内同时期也涌现了穷游锦囊、马蜂窝游记等出行攻略。我是在穷游域名为go2eu的那个年代就是忠实用户了。不记得在多少回旅行前,我都小心翼翼把锦囊下载到Pad上,有时候行前来不及看完,在出发的飞机上也兴致勃勃地划重点,比对着为自己的行程进一步做优化。


平台对内容的塑造重要吗?极其重要。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的UGC。


因为当年的大部分创作,作者本身是隐在视线外的,聚光灯几乎全部打在目的地上。无论是LP还是穷游锦囊,有关作者的简介总是淡淡的一段——比如留学后继续在那里工作生活,或者资深驴友去过XX个国家。时不时都能看到惊艳的履历,却总是淡妆浓抹的一笔带过,不想steal the thunder of the destination. 这些作者简介没有试图一网打尽热点的标签,没有因为害怕踏空算法而远离流量的患得患失。所以,内容更纯粹也相对客观全面。作者的个人特色不是靠关键词堆砌而来,而是体现在对一段枯燥历史的有趣演绎,或者一句不经意的起承转合,或者在推荐餐厅顺序时的小小心思…总之,不关心作者是谁的人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地接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对作者感兴趣的人又能够透过文字隐隐触及到一个有趣的灵魂。


延伸到别的领域,餐厅推荐平台国内的点评,国外的Google Review, 都是一个性质。曾经,客体是聚焦人们注意力的核心:一个旅行目的地该怎么玩,一家书店里有什么陈列和活动。现在,作者及其情绪成为了核心:你去吃什么买什么干什么,你的喜怒哀乐里顺便夹带了一座城市,一本书。


自从多年前互联网巨头提出的“人货场”三角,以及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逻辑转向,整个泛媒体圈就开始从议程设定者过渡到取悦受众者。这里面,平台/媒介所设定的游戏规则太重要了。比如,以搜索为结果还是以算法推荐为结果,比如以客体(目的地)展示为陈列逻辑,还是以主体(用户主页)为逻辑。甚至,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文字字数的限制,图片数量的限制,hashtag的应用,叠加流量的官方扶持话题…这些规定对产生的内容都是极大的再造。


例如,作为一个关注传播的人,我当然不是没有想过把现在这个号同步开到这两年大热的XHS平台(现在如果搜索还能找到,但我很久没有更新也缺乏动力更新)。我知道这个平台上也有很好的创作者,但或许不适配于我这个号。我最痛苦的经历有二:


1. 为了符合1000字以内的要求,大练句子缩写,除了所谓“干货”,你得要给hashtag的文字留下位置,以至于文字本可以赋予你挟带的小情绪被全部扫净,滋味全无。我更不想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去把辛苦写好的文字“绣”到图片上,这又不是藏宝地图?


2. 仅限于我个人的经验,这是我碰到过对话题把控最为严格的平台了。凡熟悉本号调性的朋友都知道,我时不时关注宏观话题,笔法文风亦是大开大合,加上几乎总有舶来文字和内容,所以从英语新闻热词分享开始,几乎每发布2次在XHS上就有1次被判定违规。后来我意识到,纵然没有人可以忽略整体大环境,但主动选择如此层层加码的自我阉割,实属和我三观不符。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非常小家子气地排斥其他平台(以至于微信这两个字都几乎不能提,得写暗语:🍃💌),过饱和度的多巴胺美图,塑料的“姐妹”“家人们”的称谓——写作是文人的浪漫,不是用来认互联网亲戚的。


当然我必须要承认,我初来乍到一个新地方生活,日常生活的资讯(特别是华人生活圈有关的生活信息)XHS上确实更多。所以,我也注册了另一个XHS账号,这里纯粹记录一日三餐,吃什么买什么哪里有打折,因为我默认吃喝玩乐很少会有内容风险,毕竟不想被机器判定的违规所裹挟。我几乎不P图,也不会在文字前方添加漂亮的emoji,更不会用“家人们”去称呼我真正家人之外的任何人,独生子女的我,也没有“姐妹”。除了刚开账号的时候转过2次朋友圈,之后基本没有“宣传”过,想隐去一些自我——在这个领域里,我是谁并不重要,if anything 这只会加重读者的负担。如果我的日常生活选择能够帮到你,我深感荣幸。而类似内容的英文版,我习惯写在google review上——这个平台更加是把创作者隐在幕后的,虽然不知不觉我也有了千名followers。


我欣赏那些旧时光平台上的内容,因为他们有一种冷静而专业的美,一种需要花时间去品读的耐心,以及一种虚拟世界里需要维持的边界和距离感。我不是说IP不重要,但你首先得有特定领域的一技之长/足够积累/浓厚兴趣,才能有自然而然的”人设“,而不是反过来——我先立个博主人设,并借此指导我的生活,再让别人用放大镜去追随我这脚本化的生活。


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领域,任何IP都显得没那么重要,或许只是一个ID而已。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徐志摩的《偶然》,感觉放在此处收尾再合适不过了。孤独星球,悠然自转。若有刹那,交汇的光照亮你的心,便足够了。


偶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OnHERWAY
前英语媒体记者-现市场传播人-认证翻译; 关注语言|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